-
公开(公告)号:CN1175746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72667.1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对临近管道电磁干扰的快速批量计算方法,属于输变电工程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构建管道电磁干扰的计算模型;构建所述输入参数与中间参数的关联模型,所述中间参数为所述计算模型求解所述输出参数过程中所用到的中间变量;向所述计算模型中输入初始的输入参数进行首次计算,获取所述输出参数的计算结果;当修改某项或某些项输入参数再次计算时,利用所述关联模型获取与被修改的输入参数相关联的所述中间参数;所述计算模型利用输入参数及被修改的输入参数相关联的所述中间参数再次计算,获取所述输出参数的计算结果。与现有的电磁仿真手段相比,本发明能够在保证良好的计算精度的同时,极大的提高管道电磁干扰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2138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37007.2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9/06 , G06F113/14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近埋地油气管道的架空地线接地系统的设计方法,属于输变电工程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建立电磁感应仿真模型;获取临近埋地油气管道在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下的电磁感应安全限值;在电磁感应仿真模型中沿架空输电线路模拟单相接地故障;仿真计算临近埋地油气管道的涂层感应电压和涂层耐受电压;获取架空地线直接接地点数目的最小数目;以最小接地点数目为最小值,以每段架空地线的杆塔数为最大值,计算架空地线在不同直接接地点数目下的运行损耗;以运行损耗最小的架空地线直接接地点数目作为最优方案。本发明在尽可能降低架空地线自身损耗的同时,将临近埋地油气管道的电磁感应限制在安全水平以内,确保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42759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59955.X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武汉大学
IPC: G06F18/2132 , H02J3/00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稳定性判别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电力系统海量运行方式数据,构建初始样本集合,并根据初始样本集合构建包含N个维度的初始时序场景变量矩阵;对初始时序场景变量矩阵进行特征选取,建立包含n个维度的聚类样本矩阵;采用改进的K‑means++算法对聚类样本矩阵进行聚类分析,确定电力系统的多个典型运行方式;根据获取的电力系统的生产模拟数据分别计算多个典型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的冗余有功功率值;根据多种典型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的冗余有功功率值,判定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71525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267671.7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电能质量控制方法,搭建多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模型;对高线路阻抗情况下单一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并网控制;利用抑制谐波环流和直流环流的控制对配电网模型中多逆变器并联进行控制,本公开能够解决多台逆变器在配电网中通过多种形式并联运行的情况下,谐波环流与直流分量的存在引起的一系列电能质量问题,有助于改善配电网供电质量,实现电能质量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85479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56622.5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5G通信的差动继电保护通信装置、系统和方法,包括电气信息采集模块、5G通信模块和跳闸逻辑处理模块,所述电气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电气设备的运行信息;所述5G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电气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到的电气设备运行信息,并实现不同电气设备之间的运行信息互通;所述跳闸逻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5G通信模块传递来的电气设备运行信息,并判断电网的运行状态,作出正常运行或开关跳闸命令;本宫所述的通信装置、系统和方法,不需要常规传播介质,装置成本大幅降低,极大的提高了传输速率,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多节点协同传输和故障判断,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3517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72918.0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应用至微电网的微源逆变器的恒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采集逆变器的输出至母线的电压及电流信号,进行派克变换获得电压vod、voq,电流iLd、iLq;有功参考值与vod相除后获得的电流值与iLd作差,输入至电流单环控制器进行调节,获得调节后的有功电流;无功参考值与电压voq相除后获得的电流值与iLq作差,输入至电流单环控制器进行调节,获得调节后的无功电流;将调节后的有功电流及无功电流进行派克反变换后获得的信号经过信号调制SPWM后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输出至逆变器实现对开关管的控制,使微电源逆变器输出的功率与功率参考值一致。本公开更好地保持系统电压和频率保持在额定值附近以较小偏差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535175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772918.0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应用至微电网的微源逆变器的恒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采集逆变器的输出至母线的电压及电流信号,进行派克变换获得电压vod、voq,电流iLd、iLq;有功参考值与vod相除后获得的电流值与iLd作差,输入至电流单环控制器进行调节,获得调节后的有功电流;无功参考值与电压voq相除后获得的电流值与iLq作差,输入至电流单环控制器进行调节,获得调节后的无功电流;将调节后的有功电流及无功电流进行派克反变换后获得的信号经过信号调制SPWM后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输出至逆变器实现对开关管的控制,使微电源逆变器输出的功率与功率参考值一致。本公开更好地保持系统电压和频率保持在额定值附近以较小偏差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989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43223.4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IPC: G06F18/23213 , G06Q50/06 , G06F18/2135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聚类及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电力系统的实际潮流断面运行数据进行降维特征提取,获取降维特征数据;采用轮廓系数和簇内误差平方和的肘部法则确定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的最优聚类数;根据最优聚类数对降维特征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获取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的聚类结果,其中聚类结果用于表征电力系统的典型运行方式;根据降维特征数据中各个样本点的轮廓系数分布及平均轮廓系数对聚类结果进行评估,确定聚类结果的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0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69505.7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网虚拟惯量估计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电网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PMU实时采集电网的输入输出数据;利用系统辨识方法基于所述输入输出数据构建传递函数模型,以确定所述传递函数模型的极点和零点的阶数;将AR部分的阶数设置为所述传递函数模型的极点阶数,将X部分的阶数设置为所述传递函数模型的零点阶数,以基于所述输入输出数据构建ARMAX模型;利用所述ARMAX模型计算电网虚拟惯量。本发明通过实时采集PMU数据,保证系统对电网频率波动的精确捕捉。此外,通过系统辨识出的传递函数极点和零点的映射至ARMAX模型,能够实时调整虚拟惯量响应策略,确保在频率扰动下保持电网频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1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71674.X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8 , H02J3/38 , H02J3/18 , H02J3/1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最大送出功率及最小无功补偿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建立沙戈荒新能源变流器接入弱电网的分析模型,获取在电压稳定约束条件下新能源变流器向交流电网传输的理论最大有功功率;引入用于评估新能源汇集接入点交流电网系统强度的短路比,分析获取新能源最大发电功率影响因素;当网架拓扑和运行方式一定时,短路比以及阻抗比基本不变,电压失稳点新能源机组最大有功功率与额定功率的比值直接与新能源场站的无功功率相关,电压失稳点新能源送出有功功率为额定值时求解得到系统所需的最小无功功率,进而确定满足最大有功功率输出情况下的最小无功补偿容量量化评估方法,可用于指导实际电网可靠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