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3742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70181.4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灵活性需求约束的两阶段鲁棒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基于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资源调节能力和灵活性需求确定灵活性平衡供需约束;以灵活性资源的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灵活性容量配置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得到确定性问题;基于电力系统的不确定因素构建不确定集;根据灵活性资源规划容量约束、发电‑负荷平衡约束、与外部电网交互约束、储能充放电约束、分布式发电约束、火电机组约束和灵活性平衡供需约束,基于确定性问题和不确定集得到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对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求解,得到灵活性容量配置的最优解。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应对电力系统中的不确定性,提高资源整体的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0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0167.4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合商的县域需求侧可调节资源互动响应方法,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日前阶段各聚合商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计算得到各聚合商次日各时段整体负荷需求、各聚合商的各可调节资源的运行计划以及各聚合商运行成本;以各聚合商整体在某调节时段的用电需求调整量最大为目标计算得到各聚合商可调出力空间与调节成本;以县域电网调度成本最小为目标,计算得到各聚合商调节出力与补偿价格;以各聚合商整体收益最大为目标,计算得到各聚合商的各可调节资源实时阶段最优出力策略。本发明方法为县域电网容量小、规模大的需求侧可调节资源有序参与电网调节提供解决方案,促进县域地区的新能源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48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17587.4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村地区电能替代潜力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村地区电能替代潜力预测方;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进行电能替代量的计算;步骤2、确定电能替代电量的影响因素;步骤3、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曲线对电能替代量进行预测建模;步骤4、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本发明的一种农村地区电能替代潜力预测方法,该方法提出了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智能预测混合模型,对农村地区的电能替代潜力进行预测和量化分析;本发明将非线性拟合值与实际值的残差通过小波神经网络训练,并对结果进行修正,进一步提升了拟合精度,获得的电能替代量预测值最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17599.7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67 , G06Q50/02 , G06Q50/06 , G06F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考虑不确定性的多主体农村虚拟能源系统两阶段模式设计,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考虑农村能源特性的虚拟能源系统;步骤2:基于能源供需布局的农村虚拟能源系统投资建设模式;步骤3:计及不确定性的农村虚拟能源系统运营模式;步骤4:算例分析;本发明具有解决农村能源利用率不高、建立虚拟能源系统框架、构建虚拟能源系统投资建设模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4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43837.6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负荷侧调峰辅助服务成本分摊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获取负荷侧调峰辅助服务的总成本;基于参与辅助市场的各主体的责任电量,计算基准成本分摊比例;基于通过预设方法计算得到的效益因子,对所述基准成本分摊比例进行修正,得到目标分摊比例;通过所述目标分摊比例,对所述总成本进行分摊,完成对负荷侧调峰辅助服务成本的分摊。以此方式,能够构建更加合理的需求侧资源成本疏导机制,大幅度提升了需求侧资源参与市场交易的积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5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04653.9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村能源资源容量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村能源灵活性资源容量配置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灵活性资源参与农村能源互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S2、建立灵活性资源参与下不同场景农村能源互联网的优化运行模型;步骤S2包括:S21、建立VPPO运行优化模型;S22、建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机组以及屋顶光伏用户的运行优化模型;S23、建立生物质单元运行的优化模型;S24、建立储能操作优化模型;S25、建立负载侧操作优化模型;本发明可为不同区域建立清洁、低碳、高效的灵活资源参与能源提供决策工具和实践前提;为缓解农村分布式电源与公共电网之间的技术矛盾提供解决路径;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农村能源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74552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04664.7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减排价值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村典型应用场景碳减排综合价值评估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综合价值测算模型;S2、建立综合价值赋权模型;S3、确定灵活性资源并构建灵活性资源典型应用场景;所述步骤S1包括:从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安全价值三个方面构建灵活性资源综合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所述步骤S2包括:S21、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赋权模型;S22、建立基于熵权法的客观赋权模型;S23、建立基于TOPSIS的农村碳减排价值测算模型;本发明选取需求响应负荷和电动汽车进行技术经济特性分析,提出绿色农业、清洁采暖、绿色交通及基准低碳四种典型场景及虚拟电厂参与方式,可对基于TOPSIS的农村典型应用场景碳减排综合价值进行有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36559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93128.3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46 , H02J3/00 , H02J3/1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农业园区负荷响应优化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力优化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可中断负荷的日前运行数据确定可中断负荷的最大响应容量;基于柔性负荷单体数学模型,根据环境参数、加湿负荷的日前运行数据、温控负荷的日前运行数据、补光负荷的日前运行数据及光合有效辐射日总量最低值,确定加湿负荷、温控负荷及补光负荷的最大响应容量;根据各柔性负荷的最大响应容量,以各资源聚合体的响应容量最大为目标函数,将农业园区内的柔性负荷分为多个资源聚合体;根据日内响应指令及各资源聚合体的最大响应容量,确定各柔性负荷的日内运行状态。本发明能够满足电网侧响应容量的要求,提高了农业园区能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9059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486601.9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农村地区碳减排的空气源热泵采暖方案优化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研究区域在采用燃煤采暖方式下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获取多种末端采暖方案;分别计算研究区域的每种末端采暖方案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在采用燃煤采暖方式下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每种末端采暖方案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每种末端采暖方案的碳减排效率;选取碳减排效率最大的末端采暖方案作为最优的末端采暖方案。本发明通过定量分析对不同末端采暖方案进行优选,实现对多末端的取暖系统的整体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436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80871.6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3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资源聚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广域互补性的配电网灵活性资源聚类方法;包括步骤S1:选取区域聚类指标;S2:建立配电网区域聚类优化策略模型;选取区域聚类指标包括选取节点间电气距离耦合程度即电气距离指标作为唯一聚类结构性指标;选取爬坡灵活性供需平衡度指标、灵活性平衡时间指标和集群广域互补性指标作为功能性指标;本发明从计及广域互补性的配电网灵活性资源出发,选取结构性和功能性双重聚类指标,建立配电网聚类优化策略模型,实现结构、功能两层配电网灵活性资源聚类,实现灵活性资源集群的最优化分;通过利用配电网灵活性资源集群互补特性,有效解决配电网电压越限、反向潮流等安全问题和经济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