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1395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910253034.4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IPC: G01R2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窃电智能电度表,包括防窃电模块、录像模块、采集终端、通信模块和后台服务器,所述防窃电模块包括电源模块、行程开关常闭接点、微控制器、双色二极管、时钟芯片、三极管、继电器、二极管、锂电池、数据接口和存储芯片,电度表与所述采集终端、通信模块、后台服务器依次连接,所述通信模块还与所述数据接口信号连接。本发明通过网络,发现有窃电行为,实现远端停电,还可以在现场或通过物联网系统向已经接受处罚的用户电度表输入指令,使用户电度表能够正常供电,同时通过分析用户的用电数据信息,可以发现潜在的窃电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7930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17427.7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防火电缆沟。第一电缆沟道与第二电缆沟道间隔设置;中间电缆沟道的首尾两端将第一电缆沟道和第二电缆沟道互相连通;中间电缆沟道与室外设备区的位置对应;第一电缆沟道、第二电缆沟道和中间电缆沟道敷设线缆以及设置消防预警体系;线缆包括交流电缆、直流电缆、二次电缆、通信电缆和光纤;消防预警体系包括烟温传感器、断电保护模块、告警消防模块、限位终止模块和复位保护模块;主控室与第一电缆沟道和第二电缆沟道之间分别设置用于独立连接的第一端子箱和第二端子箱;第一端子箱和第二端子箱内均设置与对应交流电缆相连接的交流接触器。减少各沟道起火后的相互影响,为线路提供多重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092144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32171.6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IPC: B65H7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施工用线缆收卷装置,包括底座、立架、基板和绕线架;所述立架固定在底座的顶部,基板转动连接立架,绕线架设置在基板上且能够随着基板转动;所述基板靠近立架的一侧固定有转轴,转轴通过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底座上对应绕线架的位置上设置有横移杆,横移杆的顶部固定有导向环,底座上还设置有驱动横移杆沿着绕线架宽度方向来回移动的横移驱动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转动式的缠绕架,配合沿直线往复移动的导向环,工作时,线缆穿过导向环,由转动驱动机构带动缠绕架转动,由横移驱动机构带动导向环移动,从而实现线缆的自动收卷,提高收卷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9065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24540.2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表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防窃电智能电表箱及其使用方法。基于防窃电智能电表箱,箱体门上设置多个用来观测电能表读数的透明玻璃窗,控制箱内设置进线开关、控制开关,智能终端、电场采集模块、磁场采集模块、和监控装置,计量箱内设置多个电能表,用户开关箱体内设置有多个与电能表分别对应连接的用户开关,窃电分子通过打开电能表盖或者通过超负荷过流这种方式进行窃电,信息由所述电能表传递到所述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启动对应的智能开关进行跳闸,防止用户窃电,户正常用电过程中发生过负荷或者短路,用户开关跳闸,用户开关跳闸后,用户可以自行打开所述用户箱,进行合闸送电。
-
公开(公告)号:CN10981395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53034.4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IPC: G01R2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窃电智能电度表,包括防窃电模块、录像模块、采集终端、通信模块和后台服务器,所述防窃电模块包括电源模块、行程开关常闭接点、微控制器、双色二极管、时钟芯片、三极管、继电器、二极管、锂电池、数据接口和存储芯片,电度表与所述采集终端、通信模块、后台服务器依次连接,所述通信模块还与所述数据接口信号连接。本发明通过网络,发现有窃电行为,实现远端停电,还可以在现场或通过物联网系统向已经接受处罚的用户电度表输入指令,使用户电度表能够正常供电,同时通过分析用户的用电数据信息,可以发现潜在的窃电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1396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910253035.9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IPC: G01R2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防窃电智能电度表及监控系统,包括电源模块、计量模块、防窃电模块、监控系统、物联网,所述计量模块包括电流采样、电压采样、计量芯片,所述防窃电模块包括微控制器、可控硅继电器、环境监测模块、控制开关,所述监控系统包括采集终端、通信模块、后台服务器,物联网包括监控系统及现场的电度表。本发明通过在电度表内部设置检测元器件,对电度表环境监测分析,判断是否有窃电情况发生,并在发生窃电时及时切断供电,阻止窃电行为的进一步发生,保护电力系统财产免受损失。并且对用户的开闸停电或合闸供电,可以通过物联网远程实现或现场操作实现,更加灵活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36500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74700.4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用于电网安全和人身安全的转移接地时间控制方法。T1、T2分别为配电网发生单相低阻接地故障时和单相高阻接地故障时转移接地装置的故障相接地开关的对地合闸时间,Td高阻接地时故障是否恢复检查时间段,UN1低阻接地与中阻接地故障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分界值,当UN≥UN1时,为低阻接地故障,UN<UN1时,为高阻接地故障。一种用于电网安全和人身安全的转移接地时间控制方法,根据中性点位移电压UN的大小把配电网单相过渡电阻接地的分为低阻接地故障和高阻接地故障,然后根据不同的故障决定转移接地装置的故障相接地开关不同的对地合闸时间,给触电者留了足够的逃生反应时间,降低了对触电者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8677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83653.X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亮 , 赵永浩 , 张亮 , 伦迪 , 赵东坡 , 赵永刚 , 李幸 , 赵洋 , 谢文 , 吴启亮 , 李亚红 , 张珊 , 耿飞 , 张瑞 , 马丹 , 胡云云 , 宋小兵 , 张子寒 , 高怡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流ATS双电源的自动切换装置,属于双电源供电技术领域。所述自动切换装置用于在所述交流母线供电异常、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供电正常、且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供电正常时,利用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供电;所述自动切换装置用于在所述交流母线供电异常、所述第二交流电源供电正常、且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供电正常时,利用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供电。本发明能够对交流接触器触头微脱离的异常情况进行监控,能够利用切断微脱离状态交流接触器线圈供电的方式使该交流接触器恢复正常,同时自动切换到另一路电源进行供电,因此本发明能够提高交流ATS双电源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4220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13918.2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IPC: G01R3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次电缆对线装置及对线方法,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分别包括互相连接的电源、开关、稳压芯片、滤波电容、电感线圈、二极管、晶振、陶瓷电容、上电复位电容和第一电阻;信号发射器还包括信号编码芯片、多个发射器接口和多个发射器鳄鱼线夹;发射器鳄鱼线夹的一端与发射器接口连接,另一端用于夹持电缆线芯;信号接收器还包括信号译码芯片、两个接收器接口、两个接收器鳄鱼线夹和显示屏;每个接收器接口对应设置有第三电阻;接收器鳄鱼线夹的一端与接收器接口连接,另一端夹持电缆线芯的另一端。提高对线速度和准确率,适用各种对线。
-
公开(公告)号:CN11108094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90688.3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IPC: G08B13/181 , G08B13/18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防护报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达报警安全围栏。其包括报警装置、支撑杆、支撑杆接口、底座、挂环、警示带。所述报警装置与支撑杆顶端通过支撑杆接口螺纹活动连接,所述底座与支撑杆底端通过支撑杆接口螺纹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挂环,所述警示带连接安装完成的报警装置、支撑杆和底座形成安全围栏。一种雷达报警安全围栏,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性能可靠、安装方便,对地面要求低,雷达信号强,通过报警提醒现场所有人员,解决工作中人员在工作中的隐患,保障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