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91592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0809247.0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节能增容导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导线技术领域。输电线路节能增容导线,包括碳纤维复合芯、以及绕制在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外部的铝线,所述碳纤维复合芯由碳纤维芯外绞制隔离层构成,所述碳纤维芯由多股细碳纤维芯绞制而成,所述细碳纤维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纤维10‑20份、环氧树脂50‑7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12份、二甲基二氯硅烷1‑8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5份、纳米氧化锌0.1‑5份、聚多巴胺0.01‑1.2份、固化剂0.1‑3.5份、溶剂30‑50份。本发明输电线路节能增容导线,以降低导线的直流电阻,增加导线载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49159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09247.0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节能增容导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导线技术领域。输电线路节能增容导线,包括碳纤维复合芯、以及绕制在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外部的铝线,所述碳纤维复合芯由碳纤维芯外绞制隔离层构成,所述碳纤维芯由多股细碳纤维芯绞制而成,所述细碳纤维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纤维10-20份、环氧树脂50-7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12份、二甲基二氯硅烷1-8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5份、纳米氧化锌0.1-5份、聚多巴胺0.01-1.2份、固化剂0.1-3.5份、溶剂30-50份。本发明输电线路节能增容导线,以降低导线的直流电阻,增加导线载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81795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0692238.0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光网无线网融合通信网关包括:设置在电屏蔽壳体内的无线信号接收器、波分复用分插复接器、光信号接收器、信号混合器和光信号发射器,电屏蔽壳体用于形成无线信号接收器的天线。它可以在兼顾电力光缆内信号传输的条件下复合无线网数据信号。它的使用方法,在同一波分复用光纤上串接有至少两组光网无线网融合通信网关;第一波长域的光信号用于编码长报文信息,第二波长域的光信号用于编码短报文信息;波分复用分插复接器用于通过波长属于第一波长域的光信号,引出波长属于第二波长域的光信号;光信号发射器根据第三电信号属于长报文信息或短报文信息,对应编码第二光信号波长属于第一波长域或第二波长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81795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92238.0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光网无线网融合通信网关包括:设置在电屏蔽壳体内的无线信号接收器、波分复用分插复接器、光信号接收器、信号混合器和光信号发射器,电屏蔽壳体用于形成无线信号接收器的天线。它可以在兼顾电力光缆内信号传输的条件下复合无线网数据信号。它的使用方法,在同一波分复用光纤上串接有至少两组光网无线网融合通信网关;第一波长域的光信号用于编码长报文信息,第二波长域的光信号用于编码短报文信息;波分复用分插复接器用于通过波长属于第一波长域的光信号,引出波长属于第二波长域的光信号;光信号发射器根据第三电信号属于长报文信息或短报文信息,对应编码第二光信号波长属于第一波长域或第二波长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0367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75615.0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德栓
IPC: G06V10/764 , G06V10/30 , G06V10/50 , G06V10/7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变电站设备分类识别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点云数据;步骤2:对待测点云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3:获取待测点云的距离直方图,设定阈值,对比目标点云与模型库的距离直方图,将差别超阈值的模型舍去,得到初选结果;步骤4:点云数据特征提取;步骤5:进行霍夫投票得到质心票数,输出识别结果;本发明具有识别准确率和效率高、识别耗时短、有效避免冗长搜索过程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2649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1037401.6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IPC: C10M169/00 , H01B1/02 , H01B1/04 , H01B5/08 , H01B9/00 , C10N30/12 , C10N30/08 , C10N40/32 , C10N50/10 , C10N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油膏和光纤复合碳纤维导线,所述光纤油膏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基础油65‑75%、稠化剂10‑20%、防锈剂1‑5%、黏附剂0.5‑2%、改性纳米氮化铝5‑10%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0.1‑1%。本发明光纤油膏性能稳定,防止光纤被氧化或者腐蚀,对光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15120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021705.3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输电线路导线技术领域,由内向外依次为碳纤维复合芯棒、玻璃纤维层、软铝型线层;所述软铝型线层由多个梯形软铝型线绞制而成;碳纤维复合芯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碳纤维18‑25份、玻璃纤维3‑5份、剑麻纤维5‑8份、浸胶液210‑230份。本申请碳纤维复合芯棒均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拉伸强度为2613MPa‑2638MPa,弹性模量为137GPa‑145GPa,芯棒在55D直径的筒体上以不大于3r/min的卷绕速度卷绕1圈,芯棒不开裂,不断裂。扭转360°试验,表层不开裂,线膨胀系数为1.57×10‑6/℃‑1.52×10‑6/℃。
-
公开(公告)号:CN11169671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010602395.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碳纤维芯光电复合导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导线技术领域。输电线路碳纤维芯光电复合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层和依次设置在所述中心层外部的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中心层为单根圆形碳纤维复合芯,所述第一层由多根梯形碳纤维复合芯构成,所述第二层由光单元和多根铝单线构成,所述第三层由多根铝单线构成,所述第三层的外部依次包覆阻水层、钢带和外护层。本发明输电线路碳纤维芯光电复合导线用于改善复合导线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15120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021711.9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导线专用高韧性碳纤维复合芯棒,属于输电线路导线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丙烯腈基碳纤维35‑42份、玻璃纤维5‑10份、剑麻纤维7‑15份、环氧树脂18‑24份、固化剂9‑12份、液体硅橡胶1.5‑2份、填料2.5‑6份、偶联剂1.2‑1.8份、苯乙烯250‑270份。本发明表面圆整、光洁、平滑、色泽一致,无缺陷,拉伸强度为2673MPa‑2708MPa,弹性模量为140GPa‑151GPa,芯棒在55D直径的筒体上以不大于3r/min的卷绕速度卷绕1圈,芯棒不开裂,不断裂。扭转360°试验,表层不开裂,且扭转后的抗拉强度达到2567MPa以上。160℃高温抗拉强度测试,拉伸强度为2441 MPa‑2455 Mpa。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15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437698.X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西安亚建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KV开闭所安全环境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前端数据采集系统和后台控制系统;所述前端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监控主机、人员安全监测系统、设备安全监测系统、人防监测系统、红外热成像网络摄像机;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包括互联网访问服务器、工作站及设备控制系统;所述监控主机通过网络传输通道与服务器连接,所述工作站可通过互联网访问服务器,所述监控主机分别与人员安全监测系统、设备安全监测系统、人防监测系统、红外热成像网络摄像机以及设备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本发明建立的环境监测系统不但能够有效降低了开闭所安全隐患,而且能够避免因开闭所非法入侵、水淹、爆燃、温度过高等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大大降低了电力维护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