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1348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09915.3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远程电动合闸装置,包括空气开关、电动合闸装置以及漏电保护器复位装置;掉闸后,漏电保护器复位装置先将漏电保护器按钮复位,然后电动合闸装置将手动开关合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自动合闸装置,避免了操作人员触电的风险,解决了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1367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015631.3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湖南经研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需求响应参与度的电网紧急切负荷方法,包括获取电网切负荷用户的历史用电数据信息和经济收益;计算电网切负荷用户的平均经济损失和需求响应参与积极度;以平均经济损失最小为优化准则计算得到待切负荷用户的用户组信息;根据待切负荷用户的用户组信息进行切负荷操作,完成电网紧急切负荷。本发明在考虑需求响应背景下的待切负荷用户的用电行为习惯,通过采集电网切负荷用户的历史日用电负荷数据信息及经济收益,计算平均经济损失与需求响应参与积极度并得到电网切负荷用户响应不积极集,按照平均经济损失最小优化准则获取待切用户组信息,实现待切负荷调度操作,因此本发明用户友好,方法稳定可靠且满足电网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83029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66564.7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 G01R1/28 , H02M7/5387 , H02M1/12 ,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校验用电流源,涉及电力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持式校验用电流源,其包括:逆变电源、电流表、限流电阻以及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用于将外部校验设备接入逆变电源,电流表用于指示逆变电源输出的电流值,限流电阻用于限制短路电流。逆变电源分为四块,分别为电池、H桥开关单元、隔离变压器以及控制单元,该电源的控制单元统一协调H桥开关单元的四个开关元件,其采用脉宽调制技术,通过调整H桥开关单元输出的脉冲宽度,实现正弦波波形,其控制精度较模拟电路方式高,控制单元还设有按键,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输出工频正弦波电压的幅值,方便校验过程针对不同的用电设备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75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015605.0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湖南经研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用户时间公平性的电网紧急切负荷方法,包括统计电网切负荷用户的历史切负荷数据信息;计算切负荷用户的时间公平因子;计算待切负荷用户的用户组信息;根据待切负荷用户的用户组信息进行切负荷操作完成电网紧急切负荷。本发明通过采集统计电网切负荷用户的历史切负荷信息,计算考虑切负荷次数、时段和切负荷持续时间三个因素在内的切负荷用户公平因子,按照平均用户公平性差值最小优化模型获取待切用户组信息实现电网紧急切负荷操作,有效改善电网紧急切负荷操作的切负荷用户公平性,而且本发明方法考虑了用户侧的用户数据信息,同时兼顾公平性、稳定可靠且相对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9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23379.7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5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二次回路的直流接地故障定位方法。方法包括获取故障行波信息,确定最先检测到故障行波的两个行波检测终端,并确定其检测到故障行波信息的时间,确定故障发生范围,若直流接地故障发生在两个第一检测终端之间的线路上,则根据两个第一检测终端检测到故障行波的时间确定直流接地故障位置;若直流接地故障发生在两个第一检测终端之间的交叉节点上或在两个第一检测终端之外的线路上,则确定与两个第一检测终端最近的两个行波检测终端,均记为第二检测终端;确定两个第二检测终端检测到故障行波的时间确定直流接地故障位置。本申请在线路末端设置行波检测终端,迅速准确地检测并定位故障,实现故障的快速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971367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15631.3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湖南送变电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需求响应参与度的电网紧急切负荷方法,包括获取电网切负荷用户的历史用电数据信息和经济收益;计算电网切负荷用户的平均经济损失和需求响应参与积极度;以平均经济损失最小为优化准则计算得到待切负荷用户的用户组信息;根据待切负荷用户的用户组信息进行切负荷操作,完成电网紧急切负荷。本发明在考虑需求响应背景下的待切负荷用户的用电行为习惯,通过采集电网切负荷用户的历史日用电负荷数据信息及经济收益,计算平均经济损失与需求响应参与积极度并得到电网切负荷用户响应不积极集,按照平均经济损失最小优化准则获取待切用户组信息,实现待切负荷调度操作,因此本发明用户友好,方法稳定可靠且满足电网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75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910015605.0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湖南送变电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用户时间公平性的电网紧急切负荷方法,包括统计电网切负荷用户的历史切负荷数据信息;计算切负荷用户的时间公平因子;计算待切负荷用户的用户组信息;根据待切负荷用户的用户组信息进行切负荷操作完成电网紧急切负荷。本发明通过采集统计电网切负荷用户的历史切负荷信息,计算考虑切负荷次数、时段和切负荷持续时间三个因素在内的切负荷用户公平因子,按照平均用户公平性差值最小优化模型获取待切用户组信息实现电网紧急切负荷操作,有效改善电网紧急切负荷操作的切负荷用户公平性,而且本发明方法考虑了用户侧的用户数据信息,同时兼顾公平性、稳定可靠且相对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017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04226.2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电池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变电站蓄电池组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蓄电池组的当前电压、当前电流、额定容量和环境温度;根据当前电压、当前电流、额定容量和环境温度,确定蓄电池组的当前电量;根据蓄电池组的当前工作状态,结合当前电量和当前电压确定蓄电池组在当前充放电周期结束后的剩余电量;若剩余电量与额定容量的比值小于阈值,则根据蓄电池组的充电特征量和环境温度确定目标充电曲线,在下一充放电周期中根据目标充电曲线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本申请能够根据蓄电池组的当前状态实现对蓄电池组的充电,而不需要人工操作,能够节省人力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62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19088.X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急电源线夹及使用方法,包括发电车交流电源、设置在应急电源箱上的低压母排A、设置在应急电源箱上的低压母排B、设置在应急电源箱上的低压母排C以及相序表,所述低压母排A、低压母排B以及低压母排C上分别设置有三个与之一一对应的线夹,所述低压母排A、低压母排B以及低压母排C分别与应急电源箱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线夹上的螺栓A可接入低压母排,通过发电车交流电源给应急电源箱提供电源,相序表可通过螺栓B核对三个低压母排的相序。凸起A和凸起B可更好的使夹棍A和夹棍B卡紧低压母排。
-
公开(公告)号:CN110053007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76877.0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具箱,包括箱体、拉杆、导电块,箱体侧面可拆卸连接有电池模块、灯具和背带,底部设有万向轮;拉杆一端插入箱体内,另一端位于箱体外,拉杆上设有用于与灯具电连接的连接端口、通过导线与连接端口电连接的导电触片以及设于导电触片下方的卡板;导电块插接于箱体上,与电池模块电连接,导电块与卡板的上端面滑动连接,用于与导电触片抵接或分离。本发明提供的工具箱,增加了作业人员在爬山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避免了作业人员在攀登过程中发生跌倒,提高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