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1096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346886.X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三维设计的变电站智能紧凑化布置方法,包括:步骤1)完成设备建模,并完成设备赋属性;步骤2)通过三维设计软件布置变电站的相关区域;步骤3)选定待紧凑化区域,并设置不动点;步骤4)设置每个设备对应的编号、移动方向以及基本步长;步骤5)所有设备向固定点按所设定的移动方向移动一个基本步长;步骤6)进行带电距离校验和碰撞校验,若通过校验则转到步骤5),若碰撞报警则转到步骤7);步骤7)所有设备向固定点反向移动一个基本步长;步骤8)设定域度步长,所有设备向固定点按所设定的移动方向反向移动一个基本步长。有益效果:通过三维设计的数字化、智能化特征实现变电站智能紧凑化布置,提高了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40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89182.9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11/133 , H02B11/02 , H02B11/1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开关设备的技术领域,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纵旋柜可移开式一体化电流互感器手车,包括柜体以及与所述柜体滑动连接的电流互感器手车,所述电流互感器手车包括固定架、电流互感器和至少一个锁定装置,所述电流互感器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所述锁定装置均活动受限安装在固定架上,通过操作任意一个所述锁定装置可相对于柜体在解锁状态和锁止状态之间切换,其中任意一个所述锁定装置呈所述锁止状态下,所述电流互感器手车活动受限无法移出所述柜体;反之,各个所述锁定装置呈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电流互感器手车相对于所述柜体自由移动,本发明解决了运维人员进入柜体内安装维护不方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87612.3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纵旋柜隔离真空断路器运维的检修手车,包括用于与纵旋柜前端面移动对接配合的移动架、设于移动架上方的轨道框架、设于轨道框架上的锁紧组件;其中,轨道框架具有与纵旋柜柜内预设的隔离断路导轨相齐平且沿定向延伸布置的承接滑道,锁紧组件包括均沿平行于承接滑道延伸方向布置在轨道框架上的主动转轴及从动转轴,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之间相旋转联动;主动转轴和/或从动转轴的前端部成型有止挡弯钩,通过旋拧主动转轴以驱使止挡弯钩在预设的锁止位和解锁位之间旋转切换;当止挡弯钩处于伸入纵旋柜前端面预设有的锁孔的锁止位时,能够实现检修手车与纵旋柜间的连接锁紧,提高纵旋柜隔离真空断路器运维检修过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153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64421.3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中变电设备的三维模型布局方法,该方法通过三维激光雷达获取全景点云,并根据变电设备结构的高程信息对全景点云进行相关于单体设备点云的聚类分割,再获取单体设备点云、三维模型以及模型点云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三维模型在全景点云中的姿态位置布局。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变电站中变电设备三维模型的快速、准确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1711538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164386.5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设备三维模型的表观检核修正方法和装置,该表观检核修正方法利用配准算法将模型点云与实景扫描点云姿态对齐,进而使三维模型与实景扫描点云姿态对齐,再根据姿态对齐后的三维模型与实景扫描点云之间的表观差异,渲染出三维模型多余的三角形面片和模型点云中缺失的数据点;本发明的表观检核修正方法并非是异源点云之间的直接差分,而是根据姿态对齐后的三维模型与实景扫描点云之间的表观差异,进行三维模型多余的三角形面片以及模型点云中缺失的数据点的渲染,因此可以避免因异源数据数据点不对应导致的差异,因此本发明的表观检核修正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405322.X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配电网的光储规划方法和系统,该光储规划方法中构建了考虑负荷输出定时特性以及光伏输出定时特性的光储规划模型,从而可以获取相关于储能装机位置、额定容量及功率、光伏装机位置及容量的光储规划方案,该方法无需过度考虑配电网的主动管理措施,降低了规划成本。同时该规划方法采用计及有功损耗中因光伏(出力)波动产生的波动部分,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有功损耗视为固定值的不足之处,因此可以得到综合考量固定损耗与波动损耗的准确的光储规划方案,提高了配电网的运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88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33192.3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382 , G06F30/27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充电行为的电池容量状态估计方法和系统,对目标电池进行恒流恒压的充电直至其温度达最高充电温度,获取该充电过程中相关于电流、电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充电曲线;基于所述充电曲线获取目标电池的健康因子;将所述健康因子输入至预先训练完成的电池容量状态估计模型中,输出目标电池的容量状态估计结果。该方法基于电池的充电行为获取其健康因子,该方法仅需获取电池充电至最高温度的外特性参数,不需要对电池充电过程进行全面覆盖,可以在较短时间进行预估,尽可能利用最少的资源达到快速估计电池容量的目的,同时本发明的估计方法的估计结果准确性较高,可以满足市场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1153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64386.5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设备三维模型的表观检核修正方法和装置,该表观检核修正方法利用配准算法将模型点云与实景扫描点云姿态对齐,进而使三维模型与实景扫描点云姿态对齐,再根据姿态对齐后的三维模型与实景扫描点云之间的表观差异,渲染出三维模型多余的三角形面片和模型点云中缺失的数据点;本发明的表观检核修正方法并非是异源点云之间的直接差分,而是根据姿态对齐后的三维模型与实景扫描点云之间的表观差异,进行三维模型多余的三角形面片以及模型点云中缺失的数据点的渲染,因此可以避免因异源数据数据点不对应导致的差异,因此本发明的表观检核修正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9668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88958.5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三维设计软件的变电站设备材料汇总表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物料数据库:收集物料数据,并定义各项信息的含义,实现数据的导入、更新;步骤2)定义工程设备数据库关键字段:在物料数据库中增设用于定义变电三维设计软件中工程设备数据库中各设备对应的关键字段;步骤3)查找物料数据:步骤4)制作设备材料汇总表:工程设备库的设备在工程中使用后,平台会记录设备的相关信息,最终导出设备材料汇总表,材料表依据查找物料数据的结果,显示设备的物料编码、固化ID以及物料完整描述。有益效果:充分利用三维设计软件的优点,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常规设计模式人工判断可能造成的错误和疏漏,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11991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61138.3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变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输变电工程数据集中处理方法,监测终端、PC机和通过互联网相连的云端远程服务器;所述监测终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无人机航拍与地面监测测绘进行输变电相关数据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经无线传输发送到PC机;PC机内载一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由数据本地储存模块、数据可视化模块、数据报表生成模块、GSM预警模块构成。本发明通过数据的融合与综合分析处理,实现高效率输变电数据处理;实现输变电线路全方位监测,多维度、多状态量的综合分析处理;提高了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处理效率;基于数据定位模块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分类储存,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方便了后续数据调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