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866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59441.6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天和本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气工程规划和输变电工程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站合一变电站储能装置规划设计系统及方法,该方法以获取三站合一变电站储能装置的容量计算模型,以储能装置的容量、PCS、储能电芯信息为目标,通过生产运行模拟,采用机器学习算法等求解,得到储能装置的容量、PCS、储能电芯配置信息;并根据三站合一变电站储能电池的设计模型,求解多约束决策模型,对接入三站合一变电站储能电站土建总平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本申请能够得到储能电池容量、电芯型号和PCS容量配置信息,然后通过容量配置信息对储能装置的PCS设计、土建设计进行最优配置,使得三站合一变电站发挥消纳新能源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62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159441.6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天和本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气工程规划和输变电工程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站合一变电站储能装置规划设计系统及方法,该方法以获取三站合一变电站储能装置的容量计算模型,以储能装置的容量、PCS、储能电芯信息为目标,通过生产运行模拟,采用机器学习算法等求解,得到储能装置的容量、PCS、储能电芯配置信息;并根据三站合一变电站储能电池的设计模型,求解多约束决策模型,对接入三站合一变电站储能电站土建总平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本申请能够得到储能电池容量、电芯型号和PCS容量配置信息,然后通过容量配置信息对储能装置的PCS设计、土建设计进行最优配置,使得三站合一变电站发挥消纳新能源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86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568134.X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天和本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比例新能源区域电力系统全环节协调规划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高比例新能源区域电力系统的电网分区进行负荷特性精细化建模,对灵活性供给与需求建模,从系统灵活性的调节、充裕以及传输三个角度,构建灵活性平衡约束。提出源‑网‑荷‑储全环节协调规划优化模型,在传统的电力平衡、电量平衡等约束的基础上加入灵活性平衡约束,该约束能保证成本尽可能小的前提下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充裕性。构建算例,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源‑网‑荷‑储进行协调规划,以提升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568166.X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天和本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源‑荷‑储灵活性资源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节点和系统层面分别量化灵活性需求和供给,然后,构建反映系统灵活性平衡的评价指标,该指标考虑了灵活性资源的空间分布及线路容量对于灵活性功率传输的限制作用。最后,构建算例,对源‑荷‑储多类型资源系统进行灵活性评估,以验证所提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0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46061.X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高比例新能源电网暂态稳定的构网储能选址定容方法,包括:获取电网测量数据,通过分段Hankel矩阵递推分解和动态加权图谱分解提取时空特征,采用多尺度张量融合构建特征张量;基于分层稀疏主成分映射分析暂态响应特征,通过多尺度耦合评估构建稳定性指标,采用自适应权重融合得到节点评分;利用亲和力传播聚类筛选候选节点,通过多时间尺度影响力传播评估支撑能力,采用分数规划约束优化确定容量配置;基于递归状态估计实现实时评估,通过多时间尺度分层决策生成响应策略,采用分布式一致性优化实现协同控制。本发明有效提升了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暂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0362.5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28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组聚类的长时储能规划方法,方法包括根据机组技术参数,利用机器学习建立机组聚类方法,将多台机组划分为机组群;根据长时储能的技术参数,构建以年为运行周期的长时储能调度模型;构建松弛整型变量的机组聚类机组组合,融入长时储能调度,构建长时储能与机组同步调度;以长时储能与机组同步调度为运行模拟,构建含机组组合的长时储能规划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在以年为时间尺度的机组组合问题的求解,其最终优化结果实现了与系统运行相适应的长时储能配置方案求解,从而能够实现系统长时间尺度运行特征与长时储能运行方式的精确关联,实现储能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46222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283950.4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数据在线实时电压稳定裕度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随机给出多组各个节点的初始运行参数,通过给出的运行参数训练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直至获得期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再通过该期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处理相量测量装置测得的节点数据,从而得到各个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位角,再通过连续潮流算法得到电压稳定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46080.3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F01K11/02 , F01D15/10 , F01K17/00 , F01K27/00 , F01K25/10 , F04B37/12 , F04B35/04 , F22B33/18 , F25B30/02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38 , H02J15/00 , H02J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发电储能耦合系统,属于燃煤发电技术领域,包括燃煤发电单元和卡诺电池储能单元;燃煤发电单元包括燃煤蒸汽锅炉、汽轮机、燃煤单元发电机、凝汽器、回水管路以及回水换热器;卡诺电池储能单元包括热泵循环模块、中间储热模块和热机循环模块;热泵循环模块包括热泵蒸发器、热泵冷凝器、压缩机以及节流阀;热机循环模块包括热机蒸发器、热机冷凝器、热机模块膨胀机以及工质泵;中间储热模块包括高温罐和低温罐。通过卡诺电池储能单元可利用燃煤发电单元的余热,将热转化为电能,实现热电联产,提高整体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且热泵循环和热机循环可以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的多级利用,能够实现热电联产与储能的深度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0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75664.6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及灵活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建立主从博弈的双层结构模型,所述上层模型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基于源荷生产时序匹配,以实现经济性最优为目的,建立博弈领导者优化模型,所述下层模型为外部电网,包含电力调节成本、计划调整成本、电力碳成本三部分,为博弈跟随者优化模型;S02:采用双层嵌套的方式求解该双层结构模型的均衡解,即经济效益平衡点;S03:根据均衡解对源网荷储的调度进行调整,达到最佳的效益,该方法揭示不同时段、不同运行状态下一体化项目与外部电网的真实供需关系,提升一体化项目的灵活性,降低一体化项目对外部电网的依赖程度,实现外部电网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0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50407.5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哈尔滨理工大学
Inventor: 王晓斌 , 曹茜 , 陈伟伟 , 宋新甫 , 周专 , 边家瑜 , 余中平 , 余金 , 荆世博 , 李昌陵 , 陈立志 , 宋朋飞 , 李忠政 , 常鹏 , 于志勇 , 易庚 , 孙家文 , 钟锐 , 辛超山 , 周红莲 , 于国康 , 郑伟东 , 胡志云 , 高贵亮 , 王丽馨 , 杨德友
IPC: G06F18/24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云模型的多类型储能选型方法,属于新型电力系统储能规划选型技术领域,由于目前储能性能指标中描述储能特征量大多以定性形式表征,其中掺杂了大量的主观因素和不确定性,本发明将云模型引入多类型储能选型的决策过程,极大地提高了选型过程中对于储能特征中不确定性因素表达的灵活性,增强了选型决策过程中对不确定性因素定性表达的有效性和定量刻画的准确性,选型结果可信度更高。本发明在选型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云模型在反映多类型储能评价指标信息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中的优势,提高了综合评价选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