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2052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220831.4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适用于光伏高渗透率下的电力系统惯量的获取及模型建立方法,针对调度中心在已知光伏渗透率与集群内各光伏电站并网控制策略与参数下无法直接获取系统等效惯量水平的问题进行解决。首先,建立有光伏接入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聚合模型,分析光伏接入时的系统等效惯量计算原理;其次,基于一段时间窗口内的系统功率频率数据开展惯量辨识;以三次样条插值法对辨识获得的一系列“光伏渗透率‑系统惯量辨识值”数据进行函数辨识,获得光伏渗透率‑系统等效惯量函数,实现对系统等效惯量的直接计算。本发明所提方法可以方便的计算光伏高渗透率下的电力系统惯量水平,具有实用性强、精确度高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8492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62761.4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25B15/06 , F02C6/00 , F02C6/18 , F03D9/00 , F03D9/25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2J3/28 , H02J3/38 , H02J15/00 , C25B1/04 , C25B9/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吸收式热泵梯级利用余热分布式供能系统及运行方法,系统通过电网、光伏、风能以及燃气轮机发电来满足电负荷并增加氢储能系统,可满足氢负荷需求,其中燃料电池采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冷热负荷方面,不仅利用压缩式热泵进行供热、供冷和热化学储能设备供热,还耦合了吸收式热泵系统,将燃气轮机产生的烟气、热化学储能系统产生的蒸汽以及燃料电池产生的热水作为高压发生器的驱动热源,并在吸收器和蒸发器的外部水源管道上设置换向阀,可调节系统制热、制冷模式。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用户的“电、热、冷、氢”四联供,并通过耦合吸收式热泵将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多源、多品味余热充分回收利用,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19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17481.6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18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12 , G06N3/00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快速部署的分布式供能系统集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出系统模块化集成原则,将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关键功能部件有机整合,实现将模块化设备装入集装箱内部的优化布局,利用集装箱易于运输、模块化设备易于拼装等特点有效解决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快速部署问题;采用整型规划方法确定关键供能模块的集成方案,针对集装箱布局问题,提出了基于替代模型算法的设计方法,对决策变量进行蒙特卡罗抽样,采集样本点;利用有限元软件获取样本点的目标值;通过模拟目标值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对该模型的搜索算法求解得到最优预测方案。再以通风散热效果为限制条件,求解最佳散热方案下的集装箱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0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72786.7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分岔理论的虚拟同步机阻尼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对虚拟同步机的阻尼参数进行分岔分析,得出参数的稳定区间,为自适应控制阈值选取提供依据,以更好维持电网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解决了在面对电力电子装置的快速响应和低过压过流阈值时,难以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19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1117481.6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18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N3/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快速部署的分布式供能系统集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出系统模块化集成原则,将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关键功能部件有机整合,实现将模块化设备装入集装箱内部的优化布局,利用集装箱易于运输、模块化设备易于拼装等特点有效解决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快速部署问题;采用整型规划方法确定关键供能模块的集成方案,针对集装箱布局问题,提出了基于替代模型算法的设计方法,对决策变量进行蒙特卡罗抽样,采集样本点;利用有限元软件获取样本点的目标值;通过模拟目标值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对该模型的搜索算法求解得到最优预测方案。再以通风散热效果为限制条件,求解最佳散热方案下的集装箱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15471037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796177.1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琪 , 陈冠初 , 唐君毅 , 张斌 , 张龙 , 焦春雷 , 翟保豫 , 李星 , 徐志 , 李明 , 李骥 , 阿里马斯克·沙肯别克 , 张玉莹 , 李子安 , 梁树超 , 史亚娟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技术领域,是一种电力系统灵活性评估模型构建方法、评估方法及相关装置,前者包括:建立灵活性综合评价指标,其中灵活性综合评价指标包括火电机组灵活性指标、系统灵活性指标和系统灵活性不足指标;结合灵活性综合评价指标,以系统的向上调节能力和向下调节能力最大为目标,量化系统的运行灵活性和经济性,建立考虑风电预测区间的电力系统灵活性评估模型。本发明通过结合风电预测区间建立风电随机极限场景集,有效表征风电区间内的随机波动,然后利用电力系统灵活性评估模型中的约束条件对其进行对应的约束,保证系统的经济性和运行鲁棒性,同时通过目标函数完成系统的灵活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3821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85105.8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流器综合稳定裕度提升方法,涉及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下变流器控制技术领域,其包括步骤:通过建立小信号模型得出的根轨迹特性和控制参数与频率支撑的关系;动态调整控制参数;优化参数范围。本发明基于分岔出现和消失的规律,设计微分补偿控制策略,调整控制参数消除暂态周期解,远离分岔点。同时,结合小信号模型分析,动态优化控制参数与虚拟惯量,增强系统频率支撑,扩大稳定范围,提升变流器综合稳定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0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72784.8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容量加权的多变流器聚合方法,通过功角摇摆曲线对构网型控制下的多变流器并网的聚合降阶,实现在相同扰动下,通过功角曲线判定出同调群组后,等效电路与控制的参数,把同调群组用一台虚拟同步机代替,再根据聚合前后有功功率不变原则验证聚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通过改进聚合后参数值的容量加权等效,使聚合的效果相比不考虑虚拟同步机容量的参数聚合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5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59516.0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网型逆变器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双同步统一虚拟振荡控制器的故障穿越系统、方法,包括双序列电流参考发生器获取在检测到故障时的功率参考值,结合功率参考值确定正、负序电流参考值;双序列矢量限制器与双序列电流参考发生器连接,实现对称、非对称故障下的过电流限制,输出限制后的正、负序饱和电流参考值;正序列空间矢量振荡器和负序列空间矢量振荡器均与双序列矢量限制器连接,实现双序列同步操作。本发明在对称或不对称的故障条件下均能抑制过电流,并且使得增强的同步能力与快速过流限制相结合,提供电压支持和不平衡缓解的故障穿越,而不需要切换到后备控制器或电流源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41350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61646.5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25B15/06 , F25B25/02 , F24V30/00 , F22B33/18 , F03D9/19 , F03D9/18 , F03D9/00 , C25B1/04 , C25B9/65 , C25B9/00 ,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零碳高效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及运行方法,系统利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为用户提供电能;通过电解水制氢,然后输送至储氢设备来满足氢负荷需求;通过电驱动压缩式热泵进行供冷、供热并利用热化学储能装置实现对太阳能热量的存储和再利用;对于吸收式热泵系统,利用热化学储热系统产生的高温蒸汽和氢储能系统中燃料电池产生的高温热水作为联合驱动热源,提高了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本发明完全利用了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系统零碳排放、将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多源、多品味余热充分回收利用和能量高效梯级利用的特点,能够实现对用户“冷、热、电、氢”的四联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