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9007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1250329.X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站储能优化配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计及抽蓄电站的电化学储能容量协同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分别建立抽水蓄能电站优化模型和抽蓄储能优化模型,所述抽水蓄能电站优化模型以所述抽水蓄能优化弃电总功率最小为目标,实现对抽水蓄能的调度。所述抽蓄储能优化模型在所述抽水蓄能电站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并以储能优化弃电总功率最小为目标,实现对电化学储能的配置和调度。本申请以提升新能源消纳为目标,可以有效进行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的协同优化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4380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060043.5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5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碳交易的抽蓄与电化学储能联合运行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测发电系统的参数,并建立待测发电系统的联合调度运行模型;求解建立的联合调度运行模型,确定使联合调度运行模型目标函数最小的抽蓄出力和电化学储能出力,并计算火电机组的出力;根据得到的抽蓄出力、电化学储能出力和火电机组出力,向待测发电系统的对应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和火电下达出力指令;判断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调度周期,若是,则完成待测发电系统抽蓄与电化学储能的联合运行;若否,则重新确定抽蓄出力、电化学储能出力和火电机组出力并向待测发电系统下达对应的出力指令,直至调度周期结束,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36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99845.6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时间尺度下的风光储蓄联合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首先根据预先构建的风电模型、光伏模型、变速抽水蓄能电站模型和电化学储能模型,分别建立日前调度目标函数、滚动调度目标函数和实时校正目标函数,并以此构建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最后根据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确定风光储蓄联合发电系统的调度方案。本申请考虑了变速抽水蓄能电站与电化学储能差异性与相关性影响,提出了变速抽水蓄能电站与电化学储能装置的配合策略,合理规划变速抽水蓄能电站与电化学储能装置的运行状态与出力,有效满足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消纳与平抑出力波动的需求,实用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4677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04979.3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负荷特性需求的风光储联合运行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将电化学储能配置在电力系统的新能源侧,并获取用电和电化学储能参数;2)以新能源和电化学储能联合出力特性跟随电力系统负荷特性为优化目标,以电化学储能的出力为变量,构建联合优化模型及其约束条件;3)以满足联合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为前提,将获取的用电和电化学储能参数输入至构建的联合优化模型,求解得到电力系统的最优电化学储能出力;4)电化学储能根据求得的最优的电化学储能出力进行充放电并显示结果,实现新能源与电化学储能的联合运行,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07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50329.X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站储能优化配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计及抽蓄电站的电化学储能容量协同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分别建立抽水蓄能电站优化模型和抽蓄储能优化模型,所述抽水蓄能电站优化模型以所述抽水蓄能优化弃电总功率最小为目标,实现对抽水蓄能的调度。所述抽蓄储能优化模型在所述抽水蓄能电站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并以储能优化弃电总功率最小为目标,实现对电化学储能的配置和调度。本申请以提升新能源消纳为目标,可以有效进行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的协同优化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301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52898.7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山东潍坊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G1法的抽水蓄能电站选址方法及装置,从抽水蓄能电站位置选择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出发,建立抽蓄电站与电网薄弱点的电气距离、潮流分布不均衡度、抽蓄电站与负荷中心电气距离、抽蓄电站对电网薄弱点的无功支撑能力、抽蓄机组黑启动路径数量,五个方面完善的指标分析体系对抽水蓄能电站位置进行分析;首先以客观CRITIC法求得客观权重,再以主观G1法重要程度之比为变量,以重要程度之比所属区间为约束,以主、客观权重差的绝对值最小为目标求取最优权重,依据不同建设位置下的分析结果的大小来选择最佳的建设位置,对抽水蓄能电站位置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74380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60043.5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5 , G06F30/27 , G06N3/0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碳交易的抽蓄与电化学储能联合运行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测发电系统的参数,并建立待测发电系统的联合调度运行模型;求解建立的联合调度运行模型,确定使联合调度运行模型目标函数最小的抽蓄出力和电化学储能出力,并计算火电机组的出力;根据得到的抽蓄出力、电化学储能出力和火电机组出力,向待测发电系统的对应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和火电下达出力指令;判断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调度周期,若是,则完成待测发电系统抽蓄与电化学储能的联合运行;若否,则重新确定抽蓄出力、电化学储能出力和火电机组出力并向待测发电系统下达对应的出力指令,直至调度周期结束,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84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710646.3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长时间断面的外送新能源低碳效益提升方法及系统,包括:对长时间断面下的新能源出力特性进行分析,确定外送通道中新能源占比;基于外送通道中新能源占比,确定新能源出力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根据新能源出力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设置外送输电通道输送能力最大为优化目标,并设置约束条件对优化目标进行求解,获得长时间断面的外送新能源碳排放值。本发明通过对比计算得到外送新能源碳排放值与现有碳排放结果,低碳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整体外送新能源低碳效果,将会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远距离电网规划的建设、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5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94201.0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多微网参与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激励型需求响应的用电特性,建立具有不同调控特性的需求响应模型;根据不同调度特性的需求响应模型,考虑光伏、储能和柴油机调度特性,建立微电网调度模型;根据微电网调度模型,建立配电网‑微电网群‑微电网日前逐级申报出力数据、日前逐级优化出力信息和日内逐级优化修正量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根据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以及预设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配电系统日前‑日内滚动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对配电系统日前‑日内滚动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求解,获取微电网及其内部资源出力信息,对微电网进行优化调度。本发明能降低配电系统的负荷峰谷差和发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39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10057.5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层级模糊技术的外送新能源消纳受阻程度评估方法,包括:构建外送新能源消纳受阻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括基础资源条件指标、系统外送水平指标和系统技术能力指标;基于所述外送新能源消纳受阻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设计评估方法对外送新能源消纳受阻程度进行评价。本发明能够有效评估受阻评估指标对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受阻程度,针对性的制定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策略,可以规避外送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