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9220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410277801.2
申请日:2014-06-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济南鲁源电力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配电网接地自适应控制系统,其在原系统基础上增加了母线PT、自适应控制并联回路及自适应控制模块等,在该系统的支持下,通过自适应控制方法,使开关的投切和电阻值的调整通过自适应控制模块实现了优化调整,该方法还对消弧线圈和可变电阻档位调整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控制的优化策略。本发明提高了跳开故障线路的准确性,有效降低下一次故障时控制调整的误差,有效防止了接地故障信号的错发,大幅提高了系统单相接地的选线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401501U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21173955.7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济南鲁源电力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H02G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可调节电缆固定夹具,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长螺栓;所述下夹板顶面中部设有内弧型结构的下线孔,下夹板于下线孔两侧中部设有槽体,槽体内侧与下线孔内部连通;所述上夹板两侧位于槽体正上方,上夹板底面中部设有内弧型结构的上线孔,上线孔与下线孔配合用于固定线电缆,上夹板两侧边缘略小于槽体设置并可垂直落入入槽体内部;所述长螺栓分别穿过上夹板两侧和所述下夹板的槽体底面设置,长螺栓端部通过螺母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夹具的线孔最小间距可以进行缩小调节,可以固定更细的电缆,固定效果好,无需现场加工,保障了电力线缆铺设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985592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1841120.9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济南鲁源电力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H02G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地埋管路的端部密封装置,包括端盖、定位柱和锁紧螺栓;所述端盖为圆柱形结构,其一侧端面为敞口结构;所述定位柱设置在端盖内部并与端盖连接固定,定位柱与端盖同轴分布,定位柱为自内侧至外侧直径逐渐减小设置的圆锥形结构,定位柱外侧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垂直于其轴线方向设置的环形定位面;所述锁紧螺栓径向分布在所述端盖侧壁上并靠近端盖的敞口一侧设置,锁紧螺栓穿过所述端盖的侧壁设置并与端盖螺纹连接,锁紧螺栓的螺杆端部位于所述端盖内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定位柱可以对管路端部进行密闭,不易脱落,而端盖在外侧则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保障了管路使用前的安全性,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及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8237974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20856369.6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济南鲁源电力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家庭用电炉取暖系统,包括电炉和至少一组暖气片,所述电炉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路与暖气片的进水端连接,电炉的回水口通过回水管路与暖气片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电炉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蓄热砖、加热管和换热管,所述壳体内壁上设有保温层,壳体外部侧壁上设有所述出水口和回水口,所述蓄热砖中部设有一纵向分布的加热槽,加热槽内设有所述加热管,蓄热砖两侧侧壁上设有蛇形分布的换热槽且换热槽内设有所述换热管,换热管的进水端通过分水器与所述回水口连接,换热管的出水端通过集水器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大大降低了散户居民储煤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节能效率大大提高,实现“零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11455505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20090080.5
申请日:2020-01-0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济南鲁源电力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H01F2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高压引线支撑结构,包括变压器本体、高压线路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基础支架、绝缘子和限位件,所述绝缘子竖向安装并位于变压器本体引入高压线路的一侧,绝缘子底端通过基础支架与所述变压器本体连接固定,绝缘子顶端设置有与其连接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两端上部分别设有限位通道;所述高压线路依次穿过所述限位通道设置,高压线路外侧设有与其连接固定的一限位块,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通道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对靠近变压器设置的一段高压线路进行固定,用于缓解高压线路整个悬空部分在受力时直接作用于连接处的情况,使得高压线路与变压器的连接结构稳定,保障了供电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1088041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20081112.5
申请日:2020-01-0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济南鲁源电力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H01F2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架空变压器的安装结构,包括变压器本体、防护机构、底梁和横梁,底梁与所述变压器本体的底面连接固定,横梁位于底梁下部且两者相互连接固定,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加固板和底板,所述加固板竖向分布并与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底板水平分布并与所述横梁连接固定,底板内侧端部与所述加固板底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架空变压器底部安装固定的基础上,再通过防护机构对架空变压器的侧面中部及上部进行再次固定,使其可以与底梁和横梁实现较为稳固的安装结构,从而可以在恶劣环境中保障其正常使用及供电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8571474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1180586.4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济南鲁源电力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H02G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折弯部位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基板,所述固定基板为四分之一圆的弧形面板,固定基板顶面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分布的弧形电缆通道,弧形电缆通道的截面为半圆形通道且其具有一朝向内侧倾斜45度设置的开口,电缆自开口处嵌入至弧形电缆通道内设置,弧形电缆通道的开口顶端外侧设有与其平行分布的第一安装面,弧形电缆通道的开口底端外侧设有与其平行分布的第二安装面;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弧形电缆通道的开口位置,使电缆的张力方向恰好位于弧形电缆通道内壁上,防止张力向电缆直线段延伸,保障了对电缆的固定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8401456U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21174166.5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济南鲁源电力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折弯部位固定面板,包括面板本体,所述面板本体为四分之一圆的弧形面板,固定基板顶面上设有径向分布的固定支架,且位于同一半径长度上的固定支架为用于固定单根电缆的一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U型板和底板,所述U型板径向分布且其整体朝向面板本体内侧倾斜设置,U型板的开口内侧底面为一半圆形结构的弧面,U型板底端设有所述底板,底板水平分布并与所述面板本体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同一组固定支架的多个U型板对单根电缆进行固定,电缆的张力方向恰好位于U型板开口内壁上,防止张力向电缆直线段延伸,保障了对电缆的固定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26605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68965.6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瞿寒冰 , 王勇 , 沈卫军 , 李玉志 , 袁森 , 游大宁 , 尹茂林 , 林祺蔚 , 晋飞 , 徐征 , 周春生 , 沈通 , 辛刚 , 马强 , 张国强 , 刘红霞 , 刘晨 , 贾玉健 , 霍健 , 施雨 , 尹爱辉 , 徐涛 , 刘航航 , 刘晓亮 , 李国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间优化的机组组合模型的建模及求解方法,包括:S1、给定风功率的波动区间,构建区间优化的机组组合模型;S2、针对区间优化的机组组合模型采用隔代映射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获得最优开停机计划与负荷分配。本发明无需提前假设风功率的分布,在给定风功率的波动区间即可得到机组组合的最优成本区间,通过区间数理论及隔代映射遗传算法进行区间机组组合的求解,与传统的用概率分布进行不确定性处理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处理不确定性时较为简单,且有计算结果的鲁棒性较好,也可为电力调度等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风电更好的精确预测以及有效控制,对促进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及经济运行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190611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0483208.6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电网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的电网周波变化率的一次调频校正方法及系统,电网同步频率相量处理单元将收到的基于电网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的Hzi转换成同步频率相量的变化率,然后进行电网同步频率相量的变化率是否超过电网周波大扰动门槛判定,再进行电网同步频率相量是否超过电网周波大扰动门槛判定,从而提前确定了电网频率是否发生了大扰动。如果确认电网频率发生了大扰动,一次调频校正系统对大扰动采用了“缩短机组出力动态稳定时间,增大补偿电量”的控制方式,满足电网一次调频考核及评价系统对大扰动计算的要求。该系统和方法可以确保机组一次调频动作的合格率达到100%,机组一次调频非法响应次数实现零,从而提高了电网和机组的安全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