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670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907631.0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属于线束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下模、上模、第一折弯组件、竖移组件以及第二折弯组件,所述下模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所述上模设置在所述下模上方并由所述竖移组件控制竖向移动,所述下模上部以及所述上模底部均设置有呈半弧形结构的弧面,所述第一折弯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折弯组件均设置在所述上模下部的弧面上,所述第一折弯组件用于对金属片端子的一端进行折弯。本发明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在金属片端子被压合在线束外部时,能够对金属片端子两端进行折弯,使得金属片端子被压合在线束外部后能够呈现相互勾连状态,从而提高金属片端子包夹于线束外部时的稳定性。

    免重复性打钉表箱壁挂器

    公开(公告)号:CN113219228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52677.9

    申请日:2021-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免重复性打钉表箱壁挂器,属于表箱壁挂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两个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包括横向滑轨,所述横向滑轨上设置有中空的横向滑槽,两个所述横向支架之间安装有两个纵向支架,所述纵向支架包括纵向滑轨,所述支撑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箱,所述排水箱的顶端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中间位置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下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排水箱的侧壁延伸至外部。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根据电表箱的大小进行尺寸调节,便于安装和拆卸,避免在墙上重复性打钉,减少墙体损坏、渗水的情况,同时壁挂器上的排水装置,一定程度减少壁挂器淋雨的情况。

    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630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695266.6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机箱,所述变压器机箱内设置有变压器主箱以及设置于变压器主箱侧沿的冷却箱;所述变压器主箱内设置有变压设备组件,所述变压器机箱的箱体上部设置有顶箱机架,所述变压设备组件与顶箱机架呈电连接,所述顶箱机架上设置有变压接线平台,变压接线平台上分别安装有若干高压套管组件和若干低压套管组件;所述冷却箱的箱体内腔设置有冷却周转组件,冷却周转组件外接有冷却机件。本发明保持变压设备组件整体稳定同时,配合冷却箱内部的冷却效果,利于冷却的油液穿梭于变压铁芯、变压线圈所在位置,提高散热效果,减少变压器主箱箱体内散热不均匀的问题。

    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26300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95266.6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机箱,所述变压器机箱内设置有变压器主箱以及设置于变压器主箱侧沿的冷却箱;所述变压器主箱内设置有变压设备组件,所述变压器机箱的箱体上部设置有顶箱机架,所述变压设备组件与顶箱机架呈电连接,所述顶箱机架上设置有变压接线平台,变压接线平台上分别安装有若干高压套管组件和若干低压套管组件;所述冷却箱的箱体内腔设置有冷却周转组件,冷却周转组件外接有冷却机件。本发明保持变压设备组件整体稳定同时,配合冷却箱内部的冷却效果,利于冷却的油液穿梭于变压铁芯、变压线圈所在位置,提高散热效果,减少变压器主箱箱体内散热不均匀的问题。

    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6709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907631.0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属于线束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下模、上模、第一折弯组件、竖移组件以及第二折弯组件,所述下模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所述上模设置在所述下模上方并由所述竖移组件控制竖向移动,所述下模上部以及所述上模底部均设置有呈半弧形结构的弧面,所述第一折弯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折弯组件均设置在所述上模下部的弧面上,所述第一折弯组件用于对金属片端子的一端进行折弯。本发明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在金属片端子被压合在线束外部时,能够对金属片端子两端进行折弯,使得金属片端子被压合在线束外部后能够呈现相互勾连状态,从而提高金属片端子包夹于线束外部时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