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55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8888.9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 H02J3/46 , G06F18/2433 , G06F18/15 , G06Q50/0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布式能源调度优化方法,涉及能源调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测小区内的所有区域,标号每个区域并获取每个区域的电力时序数据和电力调度影响数据;根据所述每个单元在各个时间段的频率和发电量数据绘制成折线图,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得到频率和发电量的相关性;根据所述频率状态和电力调度影响数据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得到电网稳定系数;根据所述频率状态和发电量的相关性,控制发电量的大小改变频率状态,从而获取不同频率状态下电网稳定系数的值;本申请通过得到能源调度的稳定性,已解决提高分布式能源调度的效率和稳定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5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10994.7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终端承受能力的重点控排行业碳配额优化分配方法,涉及碳配额优化分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各行业终端承受能力下的不同用能特性,动态调整分配策略以进行分行业差异化管控得到公平性指标;基于公平性指标构建基于多指标法决策分配模型,得到初始碳配额量;基于公平原则基础上兼顾碳配额分配效率原则的有效性,引入零和博弈数据包络分析法(ZSG‑DEA)得到基于ZSG‑DEA的重点控排行业碳配额分配模型并对初始碳配额量进行重点控排行业的分配效率评估,进而得到各行业优化碳配额,为我国各行业碳配额分配方法提供政策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27324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32446.4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碳排放成本的决策优化方法,涉及碳排放成本的决策优化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地区待优化的碳排放决策策略,并统计目标地区的能源数据、对目标地区的能源数据进行分析,并匹配得到参照比对碳排放数据、对目标地区待优化的碳排放决策策略进行解析,评估目标地区待优化的碳排放决策策略对应的需求优化值,由此进行碳排放决策策略优化提示。本发明依次对各领域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碳排放成本评估,识别了潜在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并有助于进行决策的优化,制定针对性的相关节能措施,从而优化碳排放成本,有效地减少碳排放整体投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455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00619.7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H02J3/00 , G06Q50/06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量分布式资源聚合下的分布式博弈互动方法,包括:建立负荷聚合商分布式互动模型;建立微电网运营商分布式互动模型;进行负荷聚合商与微电网运营商之间的互动迭代;判断步骤(3)的互动迭代是否收敛,若收敛,则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3);负荷聚合商与微电网运营商进行互动出清。本发明基于合作博弈撮合聚合商建立合作联盟,在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以及保障负荷供电可靠性的同时,最大化聚合商的效益;采用纳什议价结算公式进行多主体合作盈余分配,使合作盈余以帕累托最优在聚合商间分配,分配策略具有公平性和最优性;基于ADMM算法进行聚合商分布式互动,仅需聚合商在互动时交互少量耦合交易信息,能有效保护多主体隐私。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850600.6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优化运行方法,该方法包括:S1、目标区域供电网电量获取、S2、目标区域供电网电量供需平衡分析、S3、目标区域电量调配分析、S4、目标区域电量供需平衡判断、S5、目标区域调配信息分析、S6、目标区域修正信息分析、S7、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处理和S8、适宜修正充电电动汽车处理,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以电动汽车为主体,电网为客体的缺陷,进而体现了电网的主体作用,提高了电动汽车与电网的紧密度,保障了电动汽车与电网的高效运行,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降提高了适宜调配电动汽车分析的参考性和价值性,将电动汽车与电网优化电量紧密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64899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1512177.0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充电桩储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多种能源转换的充电桩储能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充电桩充电信息获取、充电桩充电速度分析、停车场供电模式分析、停车场供电控制、停车场充电状态分析、停车场充电状态判断和蓄电池蓄电分析与控制,通过对充电停车场对应的供电情况和蓄电情况进行分析,解决了当前技术中充电停车场供电控制和蓄电池的蓄电控制分析存在局限性的问题,实现了充电停车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供电和蓄电,有效的保障了充电停车场的充电效果和太阳能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充电停车场的资源浪费,并且保障了充电停车场运行的稳定性,还缓解了后续充电高峰期对电网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3781.9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7 , G06F18/243 , G06F18/2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STIRPAT模型的碳排放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各省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数据,并对影响因素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采用ElasticNet法对各省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得到初次筛选结果;对初次筛选的影响因素进行模型构建,得到基于STIRPAT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对STIRPAT模型进行岭回归分析,得到模型的拟合系数;对影响因素进行岭回归,得到各省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通过弹性系数对各省份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的预测值。本发明能够将碳排放双控预测限定在一个较为有限且动态变化的范围内,提高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759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70305.9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低压柔性互联调控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系统调控设备的特性和参数,并根据所述特性和参数建立各类设备模型,包括有载调压变压器模型、电动汽车充放电模型和可再生能源模型;根据各类设备模型获取季节性负荷数据以及变压器使用容量数据;根据季节性负荷数据和变压器使用容量数据,建立配电网低压柔性互联模型;基于各类设备模型和配电网低压柔性互联模型,建立面向新能源消纳和季节性负荷供应的配电网低压柔性互联调控模型;基于配电网低压柔性互联调控模型和有载调压变压器模型,确定新能源配电系统互联调控优化策略。以此方式,可以在满足新能源配电网的季节性负荷需要的同时,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088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38889.X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VaR的含碳交易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规划方法,包括:建立基于CVaR的碳价不确定性模型,计算考虑不确定性后的碳交易成本;建立计及碳交易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配置模型,所述计及碳交易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配置模型由上层规划模型和下层运行模型组成;对计及碳交易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规划结果。本发明通过构建阶梯型碳交易机制可以更好地降低实际运行成本,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上层规划模型中通过多目标规划,得到兼顾经济性和环保性的规划方案;应用CVaR理论构建计及碳交易机制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配置模型,为处理综合能源系统规划问题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提供了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648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512177.0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充电桩储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多种能源转换的充电桩储能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充电桩充电信息获取、充电桩充电速度分析、停车场供电模式分析、停车场供电控制、停车场充电状态分析、停车场充电状态判断和蓄电池蓄电分析与控制,通过对充电停车场对应的供电情况和蓄电情况进行分析,解决了当前技术中充电停车场供电控制和蓄电池的蓄电控制分析存在局限性的问题,实现了充电停车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供电和蓄电,有效的保障了充电停车场的充电效果和太阳能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充电停车场的资源浪费,并且保障了充电停车场运行的稳定性,还缓解了后续充电高峰期对电网的冲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