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8089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452548.5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安全稳定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网安全稳定评价指标,所述电网安全稳定评价指标包括电网安全性指标和电网充裕度指标两个一级指标,所述电网安全性指标和电网充裕度指标分别包括若干个二级指标;获取电网当前运行状态,计算出电网安全性指标和电网充裕度指标中各二级指标的值,并基于计算出的各二级指标的值进行电网安全性评估和电网充裕度评估,完成电网安全稳定评价。本发明能够提高对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调度控制水平,使调度运行人员及时准确掌握主网安全稳定性、系统调频调压能力和频率电压安全稳定特性、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及电力市场交易安全边界。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73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08012.5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次同步振荡风险评估的宽频振荡检测装置配置方法及系统,首先根据电网中所有火电机组的轴系固有频率找出电网中潜在次同步振荡模式频率集合,并确定潜在次同步振荡模式频率的关键厂站。量化评估上述频率集合中各个频率发生系统次同步振荡风险,筛选出风险较高潜在次同步振荡模式对应的关键厂站,在上述关键厂站上优先部署宽频振荡检测装置。本发明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该装置的检测作用并降低部署成本,提高电网检测次同步振荡的能力,降低次同步振荡事故发生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68089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452548.5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安全稳定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网安全稳定评价指标,所述电网安全稳定评价指标包括电网安全性指标和电网充裕度指标两个一级指标,所述电网安全性指标和电网充裕度指标分别包括若干个二级指标;获取电网当前运行状态,计算出电网安全性指标和电网充裕度指标中各二级指标的值,并基于计算出的各二级指标的值进行电网安全性评估和电网充裕度评估,完成电网安全稳定评价。本发明能够提高对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调度控制水平,使调度运行人员及时准确掌握主网安全稳定性、系统调频调压能力和频率电压安全稳定特性、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及电力市场交易安全边界。
-
公开(公告)号:CN111987720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872637.5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通道限额约束下受端电网受电及供电裕度区间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计及受端电网多个受电通道的稳定限额,建立受端电网最大电极限和最小受电极限线性规划计算模型,通过求解线性规划模型得到满足所有通道不越限的受端电网最大受电极限和最小受电极限,并基于受电通道最大、最小受电极限计算受端电网供电裕度区间。本发明通过计算多输电通道供电的受端电网供电裕度区间,为受端电网提升供电能力和保障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96960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958685.6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条件断面约束的支路N-1过载预防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过载预防控制自动化程度不足的技术问题。其包括:获取潮流数据;根据潮流数据进行N-1快速扫描,获得薄弱模式集和模式的裕度;当薄弱模式集为空时,返回步骤1,否则基于潮流转移比构建条件断面约束集合;当薄弱模式集中的最小裕度小于设定值,根据条件断面约束集合获得优化模型,并通过求解优化模型获得预防控制决策;进行条件断面分发。本发明能够进行支路N-1过载预防控制在线决策及协同防御,并实现电网安全边界实时共享,得到控制代价更低的预防控制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82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56304.0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暂态和静态约束的负荷恢复策略在线制定方法,先基于初始方式安全稳定评估结果进行负荷恢复策略优化,再基于优化后方式安全稳定评估结果进行恢复策略修正。同时也公开了相应的系统。本发明可以进行计及暂态和静态约束的负荷恢复策略在线快速制定,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给出经济代价更小、负荷恢复量更大、负荷恢复速度更快的控制策略,满足特高压直流故障处置后期负荷恢复控制对经济性、时效性、安全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740855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811492000.2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及关键断面限额约束的负荷恢复能力在线估算方法,基于系统保护、源网荷系统切负荷动作信息生成待恢复负荷集合并依据负荷优先级和负荷恢复性能指标进行排序;基于电网当前运行方式和直流恢复计划、新能源预测信息等生成在线调控措施空间,并依据措施优先级和措施调控性能指标进行排序;基于电网当前运行方式和恢复方案生成恢复后预想方式并进行潮流计算,若存在关键断面越限则综合考虑优先级和预想方式下潮流灵敏度对负荷恢复集合和调控措施空间重新排序,然后基于排序结果挑选措施消除越限,并根据辅助决策结果更新负荷恢复能力。本发明进行计及关键断面限额约束的负荷恢复能力快速评估,满足特高压直流故障处置后期调控人员对实时运行方式下负荷恢复能力分析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969606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0958685.6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条件断面约束的支路N‑1过载预防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过载预防控制自动化程度不足的技术问题。其包括:获取潮流数据;根据潮流数据进行N‑1快速扫描,获得薄弱模式集和模式的裕度;当薄弱模式集为空时,返回步骤1,否则基于潮流转移比构建条件断面约束集合;当薄弱模式集中的最小裕度小于设定值,根据条件断面约束集合获得优化模型,并通过求解优化模型获得预防控制决策;进行条件断面分发。本发明能够进行支路N‑1过载预防控制在线决策及协同防御,并实现电网安全边界实时共享,得到控制代价更低的预防控制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74085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492000.2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及关键断面限额约束的负荷恢复能力在线估算方法,基于系统保护、源网荷系统切负荷动作信息生成待恢复负荷集合并依据负荷优先级和负荷恢复性能指标进行排序;基于电网当前运行方式和直流恢复计划、新能源预测信息等生成在线调控措施空间,并依据措施优先级和措施调控性能指标进行排序;基于电网当前运行方式和恢复方案生成恢复后预想方式并进行潮流计算,若存在关键断面越限则综合考虑优先级和预想方式下潮流灵敏度对负荷恢复集合和调控措施空间重新排序,然后基于排序结果挑选措施消除越限,并根据辅助决策结果更新负荷恢复能力。本发明进行计及关键断面限额约束的负荷恢复能力快速评估,满足特高压直流故障处置后期调控人员对实时运行方式下负荷恢复能力分析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82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811556304.0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暂态和静态约束的负荷恢复策略在线制定方法,先基于初始方式安全稳定评估结果进行负荷恢复策略优化,再基于优化后方式安全稳定评估结果进行恢复策略修正。同时也公开了相应的系统。本发明可以进行计及暂态和静态约束的负荷恢复策略在线快速制定,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给出经济代价更小、负荷恢复量更大、负荷恢复速度更快的控制策略,满足特高压直流故障处置后期负荷恢复控制对经济性、时效性、安全性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