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71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38938.3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成都引众数字设备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补偿方法,并识别直流B码的周期与码元,当B码周期的偏差小于B码周期偏差预设时间t、码元脉宽的偏差小于码元脉宽偏差预设时间t1时,提取直流B码的准时沿;提取直流B码的准时沿,并计算准时沿的时间间隔对应的计数值NS;生成超前直流B码准时沿预设时间t2的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设定延时补偿值ΔT;将设定的延时补偿值ΔT转换成计数值NΔT,将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延时ΔN1计数值对应的时间,得到补偿脉冲;将生成的补偿脉冲与输入的直流B码做逻辑或,合成补偿后的直流B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调整B码准时沿,就能实现传输延时的补偿,达到被授时设备与授时设备的时间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267149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1438938.3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成都引众数字设备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B码传输延时补偿方法,并识别直流B码的周期与码元,当B码周期的偏差小于B码周期偏差预设时间t、码元脉宽的偏差小于码元脉宽偏差预设时间t1时,提取直流B码的准时沿;提取直流B码的准时沿,并计算准时沿的时间间隔对应的计数值NS;生成超前直流B码准时沿预设时间t2的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设定延时补偿值ΔT;将设定的延时补偿值ΔT转换成计数值NΔT,将本地时间信号上升沿延时ΔN1计数值对应的时间,得到补偿脉冲;将生成的补偿脉冲与输入的直流B码做逻辑或,合成补偿后的直流B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调整B码准时沿,就能实现传输延时的补偿,达到被授时设备与授时设备的时间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271392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434979.5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成都引众数字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模卫星共视的时间同步装置及系统,北斗接收模块与GPS接收模块用于将1PPS信号输入到所述本地钟生成模块;本地钟生成模块将北斗接收模块输出的1PPS与GPS接收模块输出的1PPS用于对本地钟的时差进行调节,对本地钟的时差调节量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共视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可视卫星的共视数据,基于共视数据判断子站与主站是否满足共视条件,若满足共视条件,则计算主站和子站的时间偏差,并对其进行调节;共视数据交换模块用于传输可视卫星的共视数据;频标源用于调节本地钟模块的时间稳定度和准确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子站卫星共视时间同步装置与主站之间的时间同步可靠性高、精度好;共视比对的发起者的时间基准源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71392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434979.5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成都引众数字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模卫星共视的时间同步装置及系统,北斗接收模块与GPS接收模块用于将1PPS信号输入到所述本地钟生成模块;本地钟生成模块将北斗接收模块输出的1PPS与GPS接收模块输出的1PPS用于对本地钟的时差进行调节,对本地钟的时差调节量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共视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可视卫星的共视数据,基于共视数据判断子站与主站是否满足共视条件,若满足共视条件,则计算主站和子站的时间偏差,并对其进行调节;共视数据交换模块用于传输可视卫星的共视数据;频标源用于调节本地钟模块的时间稳定度和准确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子站卫星共视时间同步装置与主站之间的时间同步可靠性高、精度好;共视比对的发起者的时间基准源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7427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18665.9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日前‑日内调度的分层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包括:S1、分析分布式储能接入配电网后电能质量对配电网损耗的影响,进而评估电能质量对配电网损耗影响程度,并将其作为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指标;S2、构建基于日前‑日内调度的多层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包括上层规划层和下层运行层;S3、通过上层规划层以配电网运行总成本最低为目标给定储能的选址定容方案;S4、在给定选址定容方案的基础上,在下层运行层中依次以日前调度和日内调度确定储能最优运行方案。本发明弥补了传统网损研究中对电能质量影响考虑不完善的问题,且能够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情况来量化配电网的技术经济性,得到的配置方案能够为系统规划投资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43901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81576.0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产业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数据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方法及转移引导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电力基础数据;所述电力基础数据包括各个行政区域的总用电量和行政区域内各产业用电量;步骤2:按照第一预设公式计算产业电力集中度;按照第二预设公式计算产业用电成长指数;按照第三预设公式计算产业用电规模;步骤3:基于产业电力集中度、产业用电成长指数和产业用电规模,按照第四预设公式计算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数。本发明提供的产业转移粘性测量较精准,能够为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可靠数据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67923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547695.0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吴杰 , 甄威 , 李小鹏 , 滕予非 , 刘明忠 , 宋梁 , 丁理杰 , 李文泉 , 周文越 , 朱鑫 , 丁宣文 , 郑永康 , 高艺文 , 胡蓉 , 孙永超 , 杨勇波 , 冯世林 , 张纯 , 段翔兮 , 代宇涵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流互感器宽频传输特性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中的计算控制装置,基于获取的测试指令,生成标准数字信号,并将标准数字信号转换为标准模拟信号,以使待测直流电流互感器基于标准模拟信号生成起始信号;数据采集装置,基于起始信号生成目标数字信号,并发送给计算控制装置,以使计算控制装置从目标数字信号中选择与接收到的测试指令对应的待测数字信号,并对待测数字信号和标准数字信号进行测试计算,获取直流电流互感器宽频传输特性测试的测试结果,以完成对直流电流互感器的宽频传输特性的准确测试,使得用户根据测试结果保证换流站及整个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48559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21858.7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RTDS平台的馈线终端FTU自动检测装置,包括设置模块、功能模块、仿真控件模块、监督模块和报告模块;设置模块,用于进行馈线终端FTU自动检测装置的系统参数设置和仿真条件设置;功能模块,用于根据设置模块进行的不同参数配置,实现馈线终端FTU自动检测装置的各个元模型构建;仿真控件模块,用于根据实际需要对功能模块构建的各个元模型进行对应地逻辑响应;监督模块,记录设置模块的参数设置信息及功能模块、仿真控件模块的相应计算处理过程和FTU终端故障。报告模块,用于设定FTU性能检测报告的模板及格式,并根据记录信息,生成对应模板及格式的FTU性能检测报告。
-
公开(公告)号:CN11082622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81686.0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区电网运行品质极限评估方法,本方法从电力系统遥测、遥信数据及电网一、二次设备的特点出发,建立地区电网的经济运行指标、电压波动指标、故障频率指标、频繁操作指标和寿命损失指标等,对地区电网的运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通过构建基于PandaPower的地区电网稳态仿真模型(PSSM),结合最优潮流方法(OPF)以及主成分分析法对关联地区电网运行品质的各类电力数据进行分析,运用极限评估方法实现基于系统当前运行参数的地区电网运行品质的综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900267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149149.0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的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实施对象混合动力汽车复合电源系统双向DC/DC变换器的Buck模式和Boost模式的模态1、模态2、模态3,分别建立其基于拉格朗日力学的模型;分别对建立的模型进行离散化;基于离散化的拉格朗日模型和混杂自动机理论,将离散化的拉格朗日模型进行拓展,将离散事件状态自动机模型中嵌入离散化的拉格朗日模型对应的微分方程,获得混杂自动机模型,实现了…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