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54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261758.1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划曲线模式下储能系统的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属于应用于储能电站的自耗电节能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预先通过充放电计划得到当天各时段电芯运行状态;实时采集电芯温度及电流值;根据电芯的工作状态和温度值等参数对空调下达不同的控制指令来实现动态调节等步骤,从而实现节能目的。该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储能电池舱内统一的温度设定造成的能耗提高,对单体电芯的实时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在不影响电芯性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空调能耗,保证储能系统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6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72214.1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消纳方法和系统,通过获取电网设备信息,基于发电设备信息构建虚拟电厂,基于用电设备信息预估用电负载,基于预估的用电负载、可再生能源消纳约束以及储能设备信息,在虚拟电厂、用电设备、储能设备间构建映射关系,基于虚拟电厂、用电设备、储能设备间的映射关系,对网络传输资源进行配置,得到网络配置信息,基于虚拟电厂和用电设备间的匹配度,对映射关系和网络配置信息进行更新,能够使得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过程得到有效的管理,并能通过对NFV网络设备的配置以及对网络流表的配置,保证虚拟电厂中数据和监控信息的有效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5733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55735.4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OC约束的储能装置模糊自适应虚拟惯性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同步发电机的一次调频方程、根据蓄电池荷电状态将系统的工作状态划分为五段、建立模糊自适应VSG控制规则步骤。本发明增加了模糊控制环节,考虑系统频率变化量、系统频率变化率以及SOC约束来调节J和Dp的大小,从而提高系统频率的稳定性,有效减缓蓄电池的出力,避免蓄电池进入深度过放和过充区。它可以有效提供惯量支撑,频率动态响应较好在负荷随机波动时可以选取合理的J和Dp值,系统的动态响应较优。
-
公开(公告)号:CN11508305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44853.3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定空间有无人员的多条件判定系统及方法,包括门禁控制器、人体探测器和边缘侧控制器,其中,所述边缘侧控制器的内部设有数据采集模块、边缘计算模块、逻辑策略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门禁控制器和人体探测器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边缘计算模块连接,所述边缘计算模块与逻辑策略模块连接。本系统及方法通过充分利用这类空间单元内既有的信息,例如门禁控制器信息、人体红外或雷达感知传感器等探测器,而不额外增加昂贵的例如摄像头等传感器,利用既有信息的多维度交叉验证、校核,给出准确的有无人员的判定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009604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403080.8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源站多能供给网络协同控制系统,包括能量管理子系统、多个协同控制子系统和多个分布式能源站,每个协同控制子系统均包括同步数据采集单元和数据优化处理单元,同步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优化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同步数据采集单元包括主控模块、遥测模块、遥信模块、遥控模块和MLVDS总线,数据优化处理单元包括优化算法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多个协同控制子系统的同步数据采集单元通过各类数据接口与多个分布式能源站实现双向数据通信,数据优化处理单元与能量管理子系统实现双向数据通信。本发明可以对能源站网络状态进行实时把控,对实现能量梯级利用,提高系统能源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00470.X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北京康迪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北京博望华科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咨询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发电及储能系统的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一)准备步骤;(二)测试计算及虚功率补偿步骤;(三)机器学习步骤:训练输入资料是各并网节点电压值,输出是其并网节点虚功率补偿量;与储能系统个数相同的三次多项式回归控制器各别进行训练,每个控制器使用二次变电所主变压器辖区中各个储能系统自主补偿之结果作为训练资料来源,运转情景为主变压器二次侧电压1.0p.u.、储能系统放电,负载量由0.1%至100%,以每0.1%抓取一份负载条件资料在训练之前,将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四)应用实施步骤:得到太阳能及储能系统的三次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输入电网节点的电压数据及电压控制要求得到需要的虚功率补偿量,对系统的电压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432091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96071.8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协调调度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边缘计算的源网荷储优化控制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系统中,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源侧发电设备的工作数据、负荷侧的用电负荷数据、储能设备的储能数据以及负荷侧和电源侧的环境数据;边缘计算模块分别预测出新能源发电设备发电功率和负荷侧的用电负荷数据;汇总规划模块包括状态分析单元、能源调度管理单元和储能管理单元。本发明能够预测未来时间内负荷侧的用电负荷数据和电源侧的新能源发电设备发电功率,并且进一步对用电负荷数据和新能源发电设备发电功率进行分析,判断其在不同时间段的供求关系,将供求关系和电价进行结合,在保证电力需求的情况下减少电力成本,电力调度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33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0589487.1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北京平高清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C/DC变流器直流短路故障快速恢复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中央监控单元,双极短路故障恢复单元,直流断路器单元,及阻值测量单元,其中:双极短路故障恢复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到直流母线正极,其第一输出端连接到直流母线负极;双极短路故障恢复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中央监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其第二输出端连接中央监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直流断路器第一输入端连接中央监控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其第一输出端连接中央监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阻值测量单元第一输入端连接到直流母线正极,其第一输出端连接到直流母线负极;的阻值测量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到中央监控单元的第三输出端,其第二输出端连接到中央监控单元的第三输入端。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40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308458.9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黑启动顺序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电网系统中多个发电机组一一对应的多个启动参数,确定所述电网系统中多个负荷一一对应的多个负荷优先级,根据所述多个负荷优先级、所述多个负荷在所述电网系统中的供电关系和所述电网系统中相邻负荷之间的多个电力输送损耗,构建类路由模型,根据所述多个启动参数和所述类路由模型,生成黑启动顺序优化模型,基于预设优化算法求解所述黑启动顺序优化模型,以生成目标黑启动顺序。从而根据当前发电机组的启动参数和当前负荷的启动优先级,来生成契合当前启动场景的电网黑启动顺序。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30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91722.7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网分区动态调整优化方法、介质及系统,包括:根据电网的负荷节点及负荷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建立电网拓扑图,负荷节点包括:直接节点和间接节点,直接节点为与供电源直接连接的负荷节点,间接节点为与供电源不直接连接的负荷节点;对于电网拓扑图中的每一直接节点,将与该直接节点直接和间接连接的间接节点划分到一个基础分区中,使电网拓扑图中的所有间接节点的迁移增益的和最小;根据采集的每一间接节点的用电量,计算每一基础分区的用电量;根据每一供电源的供电能力,将每一供电源与每一基础分区的直接节点连接,使每一供电源的供电能力均大于连接的每一基础分区的用电量。本发明可实现电网分区的优化调整,降低了电力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