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270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43756.6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9/32 , G06F18/213 , G06F18/23 , G06F18/2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RAM‑PUF建立无证书跨域认证方法及系统,在域内随机选择域内注册终端,随机选取历史交互终端作为跨域认证终端,采用CRPs构建注册‑认证两阶段身份认证机制,认证后的终端形成跨域终端交互群。构建基于卷积自编码器的特征提取‑信任评估和基于DBSCAN的信任聚类的间接评估机制,随机选择跨域交互群内的终端作为信任锚点,信任锚点间接信任评估通过后,可跳过信任锚点终端直接通信,从而有效提高电力智能终端同区跨域交互终端的认证效率,并减少认证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87842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43760.2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RAMPUF的安全参数生成系统及方法,包括针对电力智能终端安全增强要求提出挑战‑响应机制选取方法,构建安全参数生成功能架构,建立了涵盖熵源获取层、算法实现层、配置管理层、功能服务层PUF的安全参数生成框架;其次,设计了涵盖稳定特征搜索算法、状态数据预处理算法、辅助数据生成算法、模糊提取算法、密钥派生函数、纠错编码算法等算法实现层的一系列算法设计方案,为安全参数的生成和处理奠定了算法基础;本发明基于SRAM PUF的安全参数生成系统及方法具备良好的可靠性、稳定性与安全性,可有效支撑终端可信根体系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813825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44017.7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UF的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认证方法及系统,针对目前电力物联网中T2T架构的智能终端间安全认证问题,基于传统PUF协议引入扩展CRP的概念,对传统的CRP结构进行改进,在两个拥有PUF实体的智能终端之间进行双向身份认证,确保只有经过注册的智能终端能够通过认证并进行会话密钥交换。此外,该协议能够抵抗重放攻击与机器学习攻击,具有很好的前向安全性、自治性、紧密耦合性和可用性。而且,该协议中的智能终端在身份认证之前,并不需要提取并存储大量的PUF原始数据,只需要对特定智能终端存储相应的扩展CRP,有效降低了部署难度和存储空间,与现有PUF协议相比安全性更好且性能更优。
-
公开(公告)号:CN11813825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44017.7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UF的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认证方法及系统,针对目前电力物联网中T2T架构的智能终端间安全认证问题,基于传统PUF协议引入扩展CRP的概念,对传统的CRP结构进行改进,在两个拥有PUF实体的智能终端之间进行双向身份认证,确保只有经过注册的智能终端能够通过认证并进行会话密钥交换。此外,该协议能够抵抗重放攻击与机器学习攻击,具有很好的前向安全性、自治性、紧密耦合性和可用性。而且,该协议中的智能终端在身份认证之前,并不需要提取并存储大量的PUF原始数据,只需要对特定智能终端存储相应的扩展CRP,有效降低了部署难度和存储空间,与现有PUF协议相比安全性更好且性能更优。
-
公开(公告)号:CN1188692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43753.2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杨超 , 冯笑 , 李桐 , 王永贵 , 黄吕超 , 孙峰 , 刘玉民 , 刘扬 , 方金国 , 陈得丰 , 陈明辉 , 耿洪碧 , 黄江升 , 任帅 , 廖应霞 , 陈剑 , 陈武 , 杨舒钧 , 翁章君 , 刘芮彤
IPC: H04L9/40 , H04L9/32 , G06F21/64 , G06F18/23213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证书与SRAM‑PUF SPG的跨区认证方法,包括CRPs构建注册、证书签发和跨域认证三个阶段,进一步提升原有PKI认证机制的安全性。随机选择跨区交互终端作为信任锚点划分直接信任群和间接信任群,融合直接‑间接信任方法,构建信息熵综合信任评估机制,通过属性加权聚类和自适应权重融合,可动态适配认证场景需求,实现电力智能终端跨区交互更细粒度的信任量化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7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46015.4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14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N3/042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边缘协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智能融合终端和云端,具体的:在智能融合终端中引入数据分层处理机制,通过对传感器数据分为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来实现实时处理;并基于时序异常检测的降噪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将台区内的若干智能融合终端依据计算量的分布优先级建立动态协作网络,采用层次化的任务卸载协同机制,动态调配计算任务至其他智能融合终端;云端基于LSTM模型,根据处理后的传感器数据实时预测台区负荷变化;云端引入基于图神经网络的配电诊断模型;通过智能融合终端的动态协作网络实现故障自愈。本发明显著提升台区的智能化程度和电网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7370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46675.X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67/12 , H04L9/40 , H04L67/10 , H04L9/00 , G06N3/098 , G06N3/0495 , G06N3/082 , G06N3/096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F18/241 , G06F21/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幂优化的安全轻量化数据交互系统,针对现有终端数据交互方法难以有效兼顾安全性和轻量化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幂优化的数据安全轻量化交互机制,以电力隐私数据分类作为数据交互的典型应用代表进行建模,并构建了边端协同的交互系统,依据数据特性、网络条件,基于联邦迁移学习,首先解决了数据异构、需求异构场景下的电力数据个性化分类需求,构建基于剪枝算法的模型压缩方案,有效减少训练过程中模型参数的传输量,缓解智能电力终端设备数据交互效率低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3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0628.0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14 , G06F18/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4 , H02J3/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侵入式需求侧资源软量测生成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云计算中心接收传感器采集的需求侧的用电数据,将所述用电数据进行标注,利用改进的K中心算法对标注过的用电数据进行聚类后提取到用电设备状态;所述云计算中心获得用电设备型号,选择与该用户家庭相匹配的用电设备状态序列,然后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生成训练数据集;所述云计算中心利用所述训练数据集针对每一个家庭训练一基于深度学习网络挖掘时序特征的负荷分解模型;将训练完成后的负荷分解模型发送至边缘计算节点中,所述边缘计算节点采集该用户的总馈线负荷后完成负荷分解。本发明优点:智能、高效管理需求侧资源,保护需求侧隐私,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4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81739.7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温静 , 冯笑 , 林晓康 , 黄吕超 , 董腾飞 , 方金国 , 王永贵 , 张帅 , 常宇昊 , 严函明 , 郝志飞 , 吕东东 , 邓思阳 , 刘玉明 , 杜月 , 李云鹏 , 韩学禹 , 王利民
IPC: H02J3/00 , G06F18/23 , G06N5/01 , G06N20/20 , G06Q50/26 , G06F16/29 , G06N3/088 , G06N3/082 , G06N3/04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缘计算下轻量级光伏发电短期功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历史天气数据和光伏功率输出数据,并采用滑动时间窗口策略构造数据集;步骤S2:基于数据集,采用TS‑SOM神经网络模型对天气类别进行聚类;步骤S3:根据聚类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的聚类,分别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LightGBM模型来预测光伏发电输出功率。本发明用于细粒度的光伏发电输出功率预测,为边缘计算设备开发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提供轻量级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88236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78792.4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柱 , 李温静 , 林晓康 , 冯笑 , 郭永山 , 刘玉民 , 黄吕超 , 王利民 , 王永贵 , 张杨华 , 肖新华 , 董腾飞 , 常宇昊 , 方金国 , 刘超 , 邓思阳 , 李云鹏 , 韩学禹 , 崔明涛 , 张航 , 刘振东 , 席勒 , 严琦 , 陈世峰
IPC: H02B1/56 , H02B1/54 , H02B1/52 , H02B1/28 , H02B1/24 , H02B1/46 , H02B1/48 , B01D46/10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配电房故障预警装置及其系统,涉及故障预警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故障预警设备和防护箱,所述故障预警设备位于所述防护箱的内侧,所述防护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所述防护箱的前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防护箱的底部开设有贯穿式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式的散热口,所述防护箱的内部两侧下方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防护箱、支撑腿和箱门,可以对故障预警设备起到防护作用,利用设置的安装口、散热风扇和散热口可以对故障预警设备起到散热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