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7573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59105.7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W12/00 , H02J13/00 , H04W12/02 , H04W12/03 , H04W12/041 , H04W12/0431 , H04W12/06 , H04W12/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端到端通信的安全轻量级组认证系统及方法,包括用户设备、AMF和5G基站;所述用户设备通过5G基站与AMF单元连接;所述AMF将公钥和私钥分发给用户设备,为用户设备提供匿名身份保护,然后通过聚合签名方案对用户设备进行验证,最后通过ECDH协商一个会话密钥。本发明有效提高智能电网中的端到端通信安全、认证效率,同时减少设备和服务器的计算和通信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80757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59105.7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W12/00 , H02J13/00 , H04W12/02 , H04W12/03 , H04W12/041 , H04W12/0431 , H04W12/06 , H04W12/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端到端通信的安全轻量级组认证系统及方法,包括用户设备、AMF和5G基站;所述用户设备通过5G基站与AMF单元连接;所述AMF将公钥和私钥分发给用户设备,为用户设备提供匿名身份保护,然后通过聚合签名方案对用户设备进行验证,最后通过ECDH协商一个会话密钥。本发明有效提高智能电网中的端到端通信安全、认证效率,同时减少设备和服务器的计算和通信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228957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20084.4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配变终端专用开合式低压电流互感器,包括绝缘支撑柱,所述绝缘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下半圆体,所述下半圆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铰链,所述下半圆体通过铰链固定安装有上半圆体,所述下半圆体正面的底部和上半圆体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承接板,所述上半圆体正面的顶部和下半圆体背面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固线组件。该智能配变终端专用开合式低压电流互感器,通过固线组件的设置,使得线路穿过电流互感器后可得到固定,避免线路不稳定,影响检测结果,通过固定板和侧支撑件的设置,使得电流互感器在使用时可以得到很好的固定,避免发生晃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2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67923.4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电力场景的自主可控操作系统安全增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电力采集控制设备中集成专用的电力加密芯片,并按照设备的功能和重要性分层次设计可信安全防护策略;步骤S2:构建鸿蒙操作系统的应用层与系统内核层的双体系架构,分别应用轻量级安全协议进行交互保护;步骤S3:定义多型态信任链的各个节点及其传递机制,分析不同信任节点中可能的信任损失情况,并将静态信任与动态信任结合的混合信任链机制;步骤S4:使用加密芯片进行引导加载时的静态度量,确保启动环境的完整性,在运行时,通过实时监控和验证应用、进程的行为,检测异常并触发防护机制。本发明能够更有效地抵御各种安全威胁,保障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539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33189.3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终端适配的数据识别与存储方法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初始化自主可控数据库的存储架构;步骤2、将原始数据存储到所述数据缓存区;冷热数据多维度识别模块计算数据温度,封装原始数据;步骤3、当前温度或初始温度大于阈值时,标记为热数据;当前温度或初始温度小于阈值时,标记为冷数据;步骤4、计算系统整体的负载均衡度,若小于阈值γ,则将数据从所述数据缓存区存储至对应冷数据库或热数据库,完成数据迁移;反之,则暂停迁移。本发明优点:能够高效识别冷热数据,并考虑负载均衡,在不同存储介质之间进行数据迁移。
-
公开(公告)号:CN11345277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12386.9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福建网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挂式物联网网关辅助能源控制器采集数据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能源控制器、外挂式的物联网网关和若干个物联网传感器;物联网网关包括上行通信模块、下行通信模块以及协议转换模块;上行通信模块用于以指定的电力通信协议与能源控制器通信连接;下行通信模块支持不同的私有协议,分别与各所述物联网传感器通信连接;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上行通信接口接收到的能源控制器以电力通信协议发出的数据进行转换,转换为私有协议的数据并发送至对应的下行通信接口;协议转换模块还用于将接收到的物联网传感器以私有通信协议发出的数据进行解析和协议转换,将解析内容转换为指定的电力通信协议发送至上行通信接口。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7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46015.4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14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N3/042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边缘协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智能融合终端和云端,具体的:在智能融合终端中引入数据分层处理机制,通过对传感器数据分为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来实现实时处理;并基于时序异常检测的降噪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将台区内的若干智能融合终端依据计算量的分布优先级建立动态协作网络,采用层次化的任务卸载协同机制,动态调配计算任务至其他智能融合终端;云端基于LSTM模型,根据处理后的传感器数据实时预测台区负荷变化;云端引入基于图神经网络的配电诊断模型;通过智能融合终端的动态协作网络实现故障自愈。本发明显著提升台区的智能化程度和电网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3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0628.0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14 , G06F18/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4 , H02J3/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侵入式需求侧资源软量测生成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云计算中心接收传感器采集的需求侧的用电数据,将所述用电数据进行标注,利用改进的K中心算法对标注过的用电数据进行聚类后提取到用电设备状态;所述云计算中心获得用电设备型号,选择与该用户家庭相匹配的用电设备状态序列,然后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生成训练数据集;所述云计算中心利用所述训练数据集针对每一个家庭训练一基于深度学习网络挖掘时序特征的负荷分解模型;将训练完成后的负荷分解模型发送至边缘计算节点中,所述边缘计算节点采集该用户的总馈线负荷后完成负荷分解。本发明优点:智能、高效管理需求侧资源,保护需求侧隐私,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4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81739.7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温静 , 冯笑 , 林晓康 , 黄吕超 , 董腾飞 , 方金国 , 王永贵 , 张帅 , 常宇昊 , 严函明 , 郝志飞 , 吕东东 , 邓思阳 , 刘玉明 , 杜月 , 李云鹏 , 韩学禹 , 王利民
IPC: H02J3/00 , G06F18/23 , G06N5/01 , G06N20/20 , G06Q50/26 , G06F16/29 , G06N3/088 , G06N3/082 , G06N3/04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缘计算下轻量级光伏发电短期功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历史天气数据和光伏功率输出数据,并采用滑动时间窗口策略构造数据集;步骤S2:基于数据集,采用TS‑SOM神经网络模型对天气类别进行聚类;步骤S3:根据聚类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的聚类,分别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LightGBM模型来预测光伏发电输出功率。本发明用于细粒度的光伏发电输出功率预测,为边缘计算设备开发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提供轻量级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65208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100865.7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在线监测智能巡检系统,包括巡检系统,巡检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A/D转换器的输出端电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与监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运维检修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该配电线路在线监测智能巡检系统,通过监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运维检修模块、GPS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配合设置,从而数据分析模块对监测模块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在数据异常需要进行巡检时,通过运维检修模块和GPS模块把地点、电子检修单和设备问题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维护人员,进而及时迅速切除故障区域缩小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以及电网智能巡检,进一步优化电力供给与配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