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安全施工实时同步检测方法、装置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0108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85657.X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安全施工实时同步检测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挖机的位置信息和施工管道的定位信息;S2、基于多个传感器获取挖机的挖铲、动臂、小臂及驾驶室的角度姿态信息;S3、将S2获取的角度姿态信息进行预处理和插值,得到实时三维姿态信息,映射并显示在三维管线模型上;S4、接收操作指令,并执行操作指令,改变并显示改变的实时三维姿态信息和距离信息,并实时更新挖机的位置信息和施工管道的定位信息;S5、记录操作指令和实时三维姿态信息,重复S4~S5,完成挖机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降低挖机的传感器的延迟,确保姿态还原的连续性等优点。

    一种电网排管工程的数字化显示设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0978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45214.2

    申请日:2022-0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排管工程的数字化显示设备和方法,方法包括通过激光雷达进行点云扫描,获取电网排管工程的点云数据,并实时通过定位模块采集电网排管工程内的定位信息;根据点云数据和定位信息,进行三维重建,构建电网排管工程的三维数字图像;将电网排管工程的标注信息添加到三维数字图像中;实时通过摄像头获取电网排管工程的实际图像数据,并同步通过定位模块获取定位信息,从而匹配三维数字图像,将三维数字图像叠加到实际图像数据中,得到带标注的电网排管工程图像显示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将排管三维重建模型直接映射、叠加在现实场景中,大大提高验收质量和效率,并具有稳固可靠、操作方便、使用舒适度高等优点。

    基于AR的施工辅助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09098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24053.4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R的施工辅助系统、方法和计算机设备,所述系统搭载有施工建筑的BIM模型;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施工现场的图像数据;BIM匹配模块用于对系统与BIM模型进行定位,基于定位信息将采集图像数据与BIM模型进行匹配;AR显示模块基于BIM模型匹配结果在采集图像数据上显示相关信息;交底模块用于在施工前,按照类别对各构件的安装位置进行演示交底;验收模块用于在安装完成后基于对BIM模型与现场施工情况的匹配程度,对施工现场进行比对验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将施工图纸可视化地在施工现场呈现,减少图纸理解偏差导致的施工错误,加快施工效率,提升质量管理效率等优点。

    一种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方法、装置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44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85655.0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二维地下管线图纸,对图纸中的地下管线包含的元素进分类;S2、建立管件三维模型库;S3、建立地下管线三维模型;S4、记录欧式距离和方向向量;S5、将记录的内容与二维地下管线图纸的位置信息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执行S6,若校验失败,则将校验失败的管件模型的位置进行调整,直至校验成功,执行S6;S6、将地下管线三维模型中的三类管件模型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渲染,输出可视化的地下管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直观显示管道间的相互关系并准确还原实际的管道三维信息等优点。

    基于BIM和AR的施工管理系统、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10925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523494.2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和AR的施工管理系统、方法和计算机设备,所述系统搭载有施工目标的BIM模型;所述系统包括规划模块、数据采集模块、BIM匹配模块、工期管理模块和AR显示模块;所述规划模块用于制定施工工期、施工工作重心和方针;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施工现场的图像;所述BIM匹配模块用于对系统与BIM模型进行定位,基于定位信息将采集数据与BIM模型进行匹配;AR显示模块基于BIM模型匹配结果,通过AR技术在采集图像上显示工期管理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给予施工人员实景实地可视化指导,减少工程的设计于施工时间,提高效率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