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8645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1636873.3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客户侧用能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运行过程分析模块、能效评估模块和优化方案编排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获得控制系统的数据,为运行过程分析模块、能效评估模块和优化方案编排模块提供数据支撑;所述运行过程分析模块获得控制系统的能效因素;所述能效评估模块根据能效评估模型获得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运行结果;所述优化方案编排模块根据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运行结果获得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客户侧用能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方法。本发明获得客户侧用能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整体用能状况、反映效率转化、节能潜力、节约环保及可靠性,根据评价结果获得最佳控制方案有效降低客户用能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650162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31538.X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能源柔性负荷分层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分层分布式协调控制的过程中,将用户分为上层和下层,在对下层用户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用户的用电能力以及下层系统的储能情况进行收集,然后根据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自趋优控制。在对上层园区进行控制的过程,需要先对上层园区内的设备以及各个设备的关口功率进行收集和处理并对各类能源的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能源进行调度和分配,提高能源综合控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8645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636873.3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客户侧用能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运行过程分析模块、能效评估模块和优化方案编排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获得控制系统的数据,为运行过程分析模块、能效评估模块和优化方案编排模块提供数据支撑;所述运行过程分析模块获得控制系统的能效因素;所述能效评估模块根据能效评估模型获得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运行结果;所述优化方案编排模块根据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运行结果获得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客户侧用能控制系统的能效优化方法。本发明获得客户侧用能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整体用能状况、反映效率转化、节能潜力、节约环保及可靠性,根据评价结果获得最佳控制方案有效降低客户用能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97761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26337.4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电能路由器图模设计方法,包括建立电能路由器的CIM扩展模型;根据电能路由器的CIM扩展模型,建立电能路由器的数据模型;建立电能路由器图元;建立电能路由器的数据模型和图元的关联关系。本发明对电能路由器进行建模,填补了电力系统CIM模型中电能路由器的空白,丰富了CIM模型库,为工程应用和能量管理系统高级应用软件开发提供统一标准的数据结构、逻辑视图和图形模型表示方法,有利于电能路由器接入电力系统后,基于上述模型实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及互操作,为实施包括电能路由器的电网应用技术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765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39542.X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岛的供电或并网路径关键设备追溯方法,包括电压岛、电压岛的构建与拓扑分析、边界变压器的分析与处理、供电路径或并网路径关键设备搜索方法。本发明构建了类比于“电气岛”概念的“电压岛”,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各个拓扑节点的电压岛分析,完成各类设备的电压岛映射,进而根据电压岛之间的边界特性,实现负荷、馈线等设备的供电路径分析和发电机、集电线等设备的并网路径追溯,该方法能够大幅提高供电、并网路径上关键设备的搜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5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254914.0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电厂运营商及其代理用户的调控收益分配方法及系统,所述虚拟电厂运营商及其代理用户的调控收益分配方法,基于代理用户对虚拟电厂整体的调控贡献度,合理分配虚拟电厂运营商及其代理用户双方收益,提高虚拟电厂参与电网调控积极性,充分挖掘用户侧灵活资源调节潜力。本发明能够合理考虑虚拟电厂运营商及代理用户双方利益,避免部分用户“超调”或“负调”影响,在虚拟电厂内部达到利益均衡,有效激励虚拟电厂运营商及其代理用户积极参与电网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0506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111281368.6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参与调频服务的暖通空调负荷鲁棒聚合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电网系统运行扰动时,获取系统频率并计算一次频率偏差;基于负荷曲线获取一次调频储备容量,根据一次调频储备容量和一次频率偏差进行一次调频;当一次调频后系统频率达到新稳态,获取系统频率并计算二次频率偏差;根据二次调频储备容量最大值和二次频率偏差获取二次调频的负荷控制目标;基于风险规避多臂机理论选择当前参与二次调频用户;获取实际聚合功率,并基于实际聚合功率与二次调频的的负荷控制目标以最小化聚合偏差为目标进行二次调频;本发明基于用户侧暖通空调的调频方案在用户疲劳问题上的不足,为系统的频率稳定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96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00196.4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拓扑供电路径生成的新能源聚合计算分析方法及系统,步骤如下:获取电网模型,所述电网模型包括主网模型和配网模型,基于所获取的主配网模型,建立主配网映射关系;结合分布式新能源并网信息和所属配变负荷连接关系,构建分布式新能源和主配网一体化拓扑网络模型;将分布式新能源和主配网一体化拓扑网络进行拓扑拼接,生成分布式新能源拓扑供电路径;根据生成的拓扑供电路径层级关系,构建对分布式新能源拓扑供电路径的各层级聚合计算。本发明能够直观查看分布式新能源的供电路径及供电路径上各层级电网设备下挂接的分布式新能源聚合计算信息,提高查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1278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0470312.1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7/13 , G06F119/08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衡变换理论的综合能源系统简化模型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天然气管道、储能电池和风机的动态模型与电网络方程;联立所有动态模型与电网络方程,得到用高阶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组描述的综合能源系统整体复杂模型;通过模型线性化和接口扩展得到用一般微分方程组描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高阶线性微分方程;使用平衡变换理论对高阶线性模型进行降维简化,得到综合能源系统的简化模型。本发明所提的模型简化方法可以在不影响刻画综合能源系统主要动态特性的前提下降低模型复杂度,为综合能源系统仿真平台和控制算法建立提供模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508246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1344728.8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似日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依赖光伏电站的历史发电数据及历史气象数据,并采用组合预测方法对光伏发电功率进行预测。具体步骤如下:先是将预测日辐照度曲线与前n天历史日辐照度曲线进行匹配,分别计算其相异度,得到m天历史相似日以及历史最相似日(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