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08438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856683.0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国核(北京)核电常规岛及电力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复合薄膜及制备方法,所述超疏水复合薄膜包括基底材料、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本发明通过在基底材料上依次喷涂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且该两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碳纳米管分散溶液与全氟树脂分散液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每喷涂完一层混合溶液则加热一段时间,从而在基底材料上分别形成全氟树脂含量占70%以上的第一薄膜层与碳纳米管含量占70%以上的第二薄膜层,第一薄膜层在基底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结构,将基底材料与酸碱液体等物质隔离开,增强本发明的超疏水复合薄膜的耐酸碱腐蚀能力;同时,第二薄膜层则在第一薄膜层之上形成一层主要由碳纳米管组成的密集分布的突起,令超疏水复合薄膜具有超疏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35286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49538.6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0 , C02F103/1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系统,属于脱硫废水处理领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池,用于收集脱硫废水;进口与废水收集池的出口连通的澄清池,用于沉淀并分离脱硫废水中的悬浮物;进口与澄清池的第一出口连通的反应器,用于沉淀脱硫废水中的钙镁离子,获取含有钙镁离子的一级沉淀物;进口与反应器的出口连通的第一过滤器,用于将一级沉淀物与脱硫废水分离;进口与第一过滤器的第一出口连通的重金属收集装置,用于沉淀脱硫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获取含有重金属离子的二级沉淀物;第一进口与重金属收集装置的出口连通的第二过滤器,用于将二级沉淀物与脱硫废水分离。本发明可依次分离脱硫废水中的悬浮物、钙镁离子、重金属离子。
-
公开(公告)号:CN10636316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01199.7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国核(北京)核电常规岛及电力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055 , B01J23/72 , B01J35/026 , B22F9/24 , C25B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铜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电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铜盐溶解于油酸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0.25~1的混合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加入还原剂,得到铜盐含量为1g/L~10g/L的混合溶液;将所述铜盐含量为1g/L~10g/L的混合溶液装入高压反应釜,在170~200℃的条件下反应8~15小时,从而得到厚度的平均值为500nm以下,厚度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为50nm以下,并且平面最大尺寸的平均值为5000nm~20000nm,平面最大尺寸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为1500nm以下的片状铜颗粒。该方法工艺简单,得到的片状铜颗粒尺寸均一、形状规则、单分散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992328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227734.3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7D487/22 , H01L51/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酞菁铜纳米粒子分散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酞菁化合物领域。该分散体系包括氯仿和分散在氯仿中的β型酞菁铜纳米粒子,β型酞菁铜纳米粒子的一次粒径为10‑20纳米,利于制备得到性能优良的酞菁铜薄膜及太阳能电池。本发明提供了酞菁铜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将β型酞菁铜的浓硫酸溶液加入水中得到悬浊液;过滤该悬浊液,用水冲洗所得酞菁铜粒子至pH值为6‑6.8;然后将洗涤后的酞菁铜粒子加入氯仿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即得到酞菁铜纳米粒子分散体系。通过将酞菁铜粒子的pH值控制为6‑6.8,使其吸附硫酸根离子,利用硫酸根离子之间的电荷排斥力使酞菁铜粒子分散,使其一次粒径为10‑20纳米。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易控制,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60843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856683.0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国核(北京)核电常规岛及电力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复合薄膜及制备方法,所述超疏水复合薄膜包括基底材料、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本发明通过在基底材料上依次喷涂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且该两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碳纳米管分散溶液与全氟树脂分散液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每喷涂完一层混合溶液则加热一段时间,从而在基底材料上分别形成全氟树脂含量占70%以上的第一薄膜层与碳纳米管含量占70%以上的第二薄膜层,第一薄膜层在基底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结构,将基底材料与酸碱液体等物质隔离开,增强本发明的超疏水复合薄膜的耐酸碱腐蚀能力;同时,第二薄膜层则在第一薄膜层之上形成一层主要由碳纳米管组成的密集分布的突起,令超疏水复合薄膜具有超疏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45358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637164.5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结构氧化亚铜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合成材料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盐溶于水中,得到铜盐水溶液;将油酸钠溶于乙醇中,得到油酸钠的乙醇溶液;(2),将步骤(1)所得铜盐水溶液和油酸钠的乙醇溶液加入反应容器中,搅拌5-10分钟后向反应体系中滴加水合肼水溶液;(3),所述水合肼水溶液滴加完后,在20-30℃下搅拌反应5-10分钟;(4),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反应液离心分离,除去上清液后加入乙醇进行超声,重复2-4次;将所得沉淀在30-35℃下真空干燥即得所述双层结构纳米氧化亚铜。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亚铜纳米微球直径小、尺寸均一,由于具有双层结构,因此比表面积大。
-
公开(公告)号:CN10636316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801199.7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国核(北京)核电常规岛及电力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铜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电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铜盐溶解于油酸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0.25~1的混合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加入还原剂,得到铜盐含量为1g/L~10g/L的混合溶液;将所述铜盐含量为1g/L~10g/L的混合溶液装入高压反应釜,在170~200℃的条件下反应8~15小时,从而得到厚度的平均值为500nm以下,厚度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为50nm以下,并且平面最大尺寸的平均值为5000nm~20000nm,平面最大尺寸的绝对偏差平均值为1500nm以下的片状铜颗粒。该方法工艺简单,得到的片状铜颗粒尺寸均一、形状规则、单分散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935286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1249538.6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0 , C02F103/1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的处理系统,属于脱硫废水处理领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池,用于收集脱硫废水;进口与废水收集池的出口连通的澄清池,用于沉淀并分离脱硫废水中的悬浮物;进口与澄清池的第一出口连通的反应器,用于沉淀脱硫废水中的钙镁离子,获取含有钙镁离子的一级沉淀物;进口与反应器的出口连通的第一过滤器,用于将一级沉淀物与脱硫废水分离;进口与第一过滤器的第一出口连通的重金属收集装置,用于沉淀脱硫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获取含有重金属离子的二级沉淀物;第一进口与重金属收集装置的出口连通的第二过滤器,用于将二级沉淀物与脱硫废水分离。本发明可依次分离脱硫废水中的悬浮物、钙镁离子、重金属离子。
-
公开(公告)号:CN10444535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37164.5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02 , C01P2002/72 , C01P2002/85 , C01P2004/03 , C01P2004/32 , C01P2004/62 , C01P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结构氧化亚铜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纳米合成材料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盐溶于水中,得到铜盐水溶液;将油酸钠溶于乙醇中,得到油酸钠的乙醇溶液;(2),将步骤(1)所得铜盐水溶液和油酸钠的乙醇溶液加入反应容器中,搅拌5-10分钟后向反应体系中滴加水合肼水溶液;(3),所述水合肼水溶液滴加完后,在20-30℃下搅拌反应5-10分钟;(4),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反应液离心分离,除去上清液后加入乙醇进行超声,重复2-4次;将所得沉淀在30-35℃下真空干燥即得所述双层结构纳米氧化亚铜。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亚铜纳米微球直径小、尺寸均一,由于具有双层结构,因此比表面积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992328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27734.3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7D487/22 , H01L51/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C07D487/22 , H01L51/00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酞菁铜纳米粒子分散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酞菁化合物领域。该分散体系包括氯仿和分散在氯仿中的β型酞菁铜纳米粒子,β型酞菁铜纳米粒子的一次粒径为10-20纳米,利于制备得到性能优良的酞菁铜薄膜及太阳能电池。本发明提供了酞菁铜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将β型酞菁铜的浓硫酸溶液加入水中得到悬浊液;过滤该悬浊液,用水冲洗所得酞菁铜粒子至pH值为6-6.8;然后将洗涤后的酞菁铜粒子加入氯仿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即得到酞菁铜纳米粒子分散体系。通过将酞菁铜粒子的pH值控制为6-6.8,使其吸附硫酸根离子,利用硫酸根离子之间的电荷排斥力使酞菁铜粒子分散,使其一次粒径为10-20纳米。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易控制,实用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