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30130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345631.8
申请日:2012-09-17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基于进风口阻力高位集水冷却塔阻力计算装置和建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计算常规冷却塔进风口区域阻力的方法不适用于高位集水冷却塔,无法得到高位集水冷却塔阻力,不能建造高位集水冷却塔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建立高位集水冷却塔的物理模型;测量物理模型中淋水面积和塔壳底面积,得到淋水面积与塔壳底面积之比并由此确定试验常数;通过实验确定填料阻力系数;根据进风口区域阻力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进风口区域阻力;并结合冷却塔其他阻力计算得到高位集水冷却塔阻力;对高位集水冷却塔的结构尺寸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结构尺寸建造高位集水冷却塔。提出了适用于高位集水冷却塔的进风口区域阻力计算公式,计算装置和建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34380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139361.X
申请日:2013-04-19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F28F25/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和方法,以解决常规冷却塔需要消耗大量输送冷却水的电力,以及降低雨区噪声污染的问题。所述集水装置位于冷却塔的填料层下方;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分集水槽,所述分集水槽为U型水槽,悬吊或支撑在冷却塔的淋水架构上;冷却水通过集水装置收集到分集水槽中,汇流到主集水槽,流出冷却塔;其中,所述主集水槽与所述分集水槽垂直,且通过U型口与所述分集水槽终端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使循环水泵的静扬程大大减少,节省后期运营成本,同时在高处收集冷却水,降低噪声污染,也提高冷却塔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95715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91480.2
申请日:2012-08-15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2F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属于再生水回用技术领域。该处理系统由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构成,所述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的循环冷却水池通过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与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的缓冲水池相连。本发明通过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管路将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引入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系统的再生水缓冲水池,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来再生水一并处理,可节省出一套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循环水排污水缓冲水池、循环水排污水提升泵、循环水排污水石灰混凝澄清池、循环水排污水过滤池等设备,降低了火电厂的初投资费用,节约了占地,便于集中布置、集中维护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968547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210345755.6
申请日:2012-09-17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基于集水区阻力高位集水冷却塔阻力计算装置和建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常规冷却塔中不存在集水装置,无法计算集水装置的阻力,从而无法得到高位集水冷却塔阻力,而且不能建造高位集水冷却塔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建立高位集水冷却塔的物理模型;测量物理模型中集水装置断面风速和淋水密度;根据集水装置断面风速和淋水密度确定试验常数;根据集水装置阻力计算公式计算得到集水装置阻力;结合冷却塔其他阻力,计算得到高位集水冷却塔阻力;对高位集水冷却塔的结构尺寸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结构尺寸建造高位集水冷却塔。提出了适用于高位集水冷却塔的集水装置阻力计算公式、阻力计算装置和建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34380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39361.X
申请日:2013-04-19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F28F25/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和方法,以解决常规冷却塔需要消耗大量输送冷却水的电力,以及降低雨区噪声污染的问题。所述集水装置位于冷却塔的填料层下方;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分集水槽,所述分集水槽为U型水槽,悬吊或支撑在冷却塔的淋水架构上;冷却水通过集水装置收集到分集水槽中,汇流到主集水槽,流出冷却塔;其中,所述主集水槽与所述分集水槽垂直,且通过U型口与所述分集水槽终端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使循环水泵的静扬程大大减少,节省后期运营成本,同时在高处收集冷却水,降低噪声污染,也提高冷却塔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68547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345755.6
申请日:2012-09-17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基于集水区阻力高位集水冷却塔阻力计算装置和建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常规冷却塔中不存在集水装置,无法计算集水装置的阻力,从而无法得到高位集水冷却塔阻力,而且不能建造高位集水冷却塔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建立高位集水冷却塔的物理模型;测量物理模型中集水装置断面风速和淋水密度;根据集水装置断面风速和淋水密度确定试验常数;根据集水装置阻力计算公式计算得到集水装置阻力;结合冷却塔其他阻力,计算得到高位集水冷却塔阻力;对高位集水冷却塔的结构尺寸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结构尺寸建造高位集水冷却塔。提出了适用于高位集水冷却塔的集水装置阻力计算公式、阻力计算装置和建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951883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330855.1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具体讲,涉及一种高强度低弹性模量混凝土。所述的高强度低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原料包括水泥100重量份,中砂100~200重量份,石子0~150重量份,轻骨料40~150重量份,水30~40重量份,减水剂1~2重量份。本发明的高强低弹性模量混凝土系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超过C40,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比小于0.5×103,混凝土坍落度大于200mm,具有优异的强度性能、变形性能和工作性能,对土木工程领域新材料及新型薄壳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93013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345631.8
申请日:2012-09-17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基于进风口阻力高位集水冷却塔阻力计算装置和建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计算常规冷却塔进风口区域阻力的方法不适用于高位集水冷却塔,无法得到高位集水冷却塔阻力,不能建造高位集水冷却塔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建立高位集水冷却塔的物理模型;测量物理模型中淋水面积和塔壳底面积,得到淋水面积与塔壳底面积之比并由此确定试验常数;通过实验确定填料阻力系数;根据进风口区域阻力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进风口区域阻力;并结合冷却塔其他阻力计算得到高位集水冷却塔阻力;对高位集水冷却塔的结构尺寸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结构尺寸建造高位集水冷却塔。提出了适用于高位集水冷却塔的进风口区域阻力计算公式,计算装置和建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62997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31563.6
申请日:2013-12-02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贲岳 , 张东文 , 包冰国 , 王成立 , 徐士倩 , 高学贞 , 栾伟 , 潘苏 , 李毅男 , 翟慎会 , 葛小玲 , 胡九如 , 韩敬钦 , 高德申 , 宫现辉 , 赵佰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位集水冷却塔集水装置及其防溅材料,属于高位集水冷却塔领域。所述高位集水冷却塔集水装置设置在填料下方,所述高位集水冷却塔集水装置包括分集水槽、悬吊装置、收水斜板、防溅材料及固定件,所述防溅材料呈长方体或梯形体,所述防溅材料包括夹片及波片,所述夹片及所述波片间隔设置,所述波片的截面形状为规则曲线。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防溅材料在确保水滴溅落量的同时,优化设计了防溅材料,在保证安全运行的条件下,降低噪声污染,提高冷却塔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17358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32567.6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温条件下冷却塔热力性能的计算方法,包括:根据实际冷却塔在逆温气象条件下的相关参数建立相似几何模型;根据几何模型确定冷却塔的抽力;根据抽力确定冷却塔的热力性能。本发明实施例中,增加了在逆温气象条件下的热力性能计算方法,根据实际冷却塔在逆温条件下的相关参数建造几何模型,并依据该几何模型确定冷却塔的抽力,从而确定冷却塔的热力性能,如此能够为设计适应逆温气象条件的冷却塔提供较为精确的参考和依据,使得通过本发明设计出的冷却塔能够满足在逆温气象条件下正常工作的要求,从而使得冷却塔的实际抽力符合实际需求,保证冷却塔的实际热力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