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系统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344468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20407185.3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蒸发系统。所述蒸发系统包括蒸发器和分离罐,所述蒸发器具有固液物料排放口,所述固液物料排放口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底部,所述分离罐具有固液物料入口,该固液物料入口与所述固液物料排放口连通,以使所述蒸发器内的固液物料自动排入所述分离罐内。本实用新型的蒸发系统通过设置与蒸发器的固液物料排放口连通的分离罐,在将蒸发系统应用于甲醇制聚合级烯烃工艺中时,可以实现在不停止蒸发器运行的情况下,使蒸发器底部易结焦、结垢的重质烃类物质及时排出至分离罐中,而不会滞留在蒸发器的底部,进而防止结焦反应的发生,延长蒸发器连续运行时间。

    丙烯生产装置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287790U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22850745.4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丙烯生产装置,丙烯生产装置包括:加热炉,加热炉具有相互连通的对流段和辐射段;混合器,混合器具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物料出口与辐射段连通;蒸汽管路,蒸汽管路具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蒸汽管路的中部位于对流段内,蒸汽出口与物料进口连通,对流段能够对蒸汽管路的流体加热;DME供给管线,DME供给管线的出口与物料进口连通;换热器和循环烃供给管线,换热器具有换热进口和换热出口,循环烃供给管线与换热进口连通,换热出口与物料进口连通;连通管线,连通管线的一端与循环烃供给管线连通,连通管线的另一端与蒸汽进口连通。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丙烯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过多的问题。

    分离机构及分离设备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861223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1212476.2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机构及分离设备,本实用新型中的分离设备包括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包括分离壳体、分布器、除沫器和搅拌器,其中,分离壳体上设置有输入口、出气口以及出液口,分布器设置在输入口的内侧;除沫器设置在分布器与出气口之间;搅拌器可运动地设置在分布器下方并位于出液口的内侧。通过设置分布器将待分离物料分离为气相物料和液相物料;通过设置除沫器对气相物料进行除沫;通过设置搅拌器对液相物料进行搅拌,以分离残留的气相物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烃混合物分离设备在分离烃混合物时存在工艺复杂的问题。

    废液回收设备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370620U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21211797.0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液回收设备,废液回收设备包括分离壳体,分离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入液口,分离壳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分离隔板,分离隔板的第一端与分离壳体的底部内壁连接,分离隔板的第二端与分离壳体的顶部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过液空隙;通过设置分离隔板将容纳腔位于过液空隙下方的空间分为静置空间和溢流空间,入液口与静置空间相对设置,以使待分离物料经入液口流入至静置空间内进行静置分层,并使位于静置空间的上层液体经过液空隙流入至溢流空间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组分废液不便于回收再利用的问题。

    受限空间入口监测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873699U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22066811.5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受限空间入口监测装置,属于安全管理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气体检测模块,设置于受限空间内,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受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并生成对应的有毒有害气体参数信息;感应模块,设置于所述受限空间入口位置,用于在识别到移动物体时生成触发信息;处理模块,与所述气体检测模块和所述感应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有毒有害气体参数信息和所述触发信息生成对应的报警指令;报警模块,设置在所述受限空间入口位置,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执行所述报警指令。实现可疑人员的自动监测和根据受限空间内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报警提醒,避免无关人员擅自进入受限空间造成安全事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