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6396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00042.1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电网联络线功率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针对微电网,构建微电网联络线功率分层控制结构,所述微电网联络线功率分层控制结构包括两层控制层;其中:第一层控制层为设备级分散控制层,用于对PCC电压的幅值和频率进行初步调节;第二层控制层为系统级集中控制层,用于在第一层初步调节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PCC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即通过通信网络将更新后的PCC电压幅值和相位的参考值发送至微电网中各台逆变器的本地控制器,进而实现微电网与主网之间特定的功率交换,实现对微电网联络线功率的控制和调节。同时提供了一种终端及介质。本发明减少了控制层级,暂态响应良好;控制方法简单有效,可靠性强;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812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1416629.0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电网运行模拟数据维护、结果、仿真系统及优化方法,包括:获取电网运行的各类数据;基于电网运行的各类数据,通过基于电网运行模拟数据维护系统,进行数据输入;根据数据输入的主要数据,选择所要生产模拟的电厂和联络线等相关设置;通过基于电网运行模拟结果系统,进行相应的生产模拟;展示各时间段固定表、工作位置图和弃电统计;基于各时间段固定表、工作位置图和段弃电统计,生成未来电网运行策略;本公开采用高效、可靠、可扩展的架构体系设计,满足电网运行中新能源接入复杂、数据交互量大等特点,实现各新能源成员简单、安全接入系统,方便电力系统主体进行信息交互,做出准确的模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962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0500042.1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电网联络线功率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针对微电网,构建微电网联络线功率分层控制结构,所述微电网联络线功率分层控制结构包括两层控制层;其中:第一层控制层为设备级分散控制层,用于对PCC电压的幅值和频率进行初步调节;第二层控制层为系统级集中控制层,用于在第一层初步调节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PCC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即通过通信网络将更新后的PCC电压幅值和相位的参考值发送至微电网中各台逆变器的本地控制器,进而实现微电网与主网之间特定的功率交换,实现对微电网联络线功率的控制和调节。同时提供了一种终端及介质。本发明减少了控制层级,暂态响应良好;控制方法简单有效,可靠性强;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7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89089.9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能源优化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Agent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综合能源系统架构;基于所获取的综合能源系统架构,分别构建冷热电联供子系统模型、热泵子系统模型、分布式电源子系统模型和储能子系统模型;分析所构建的各个子系统模型之间的能源转换方式,结合各个子系统模型的约束条件,构建多Agent系统,实现综合能源的协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268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416629.0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电网运行模拟数据维护、结果、仿真系统及优化方法,包括:获取电网运行的各类数据;基于电网运行的各类数据,通过基于电网运行模拟数据维护系统,进行数据输入;根据数据输入的主要数据,选择所要生产模拟的电厂和联络线等相关设置;通过基于电网运行模拟结果系统,进行相应的生产模拟;展示各时间段固定表、工作位置图和弃电统计;基于各时间段固定表、工作位置图和段弃电统计,生成未来电网运行策略;本公开采用高效、可靠、可扩展的架构体系设计,满足电网运行中新能源接入复杂、数据交互量大等特点,实现各新能源成员简单、安全接入系统,方便电力系统主体进行信息交互,做出准确的模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094596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86487.8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振子控制实现耦合同步的互联微电网,包括若干子微电网和联络线;所述子微电网还包括基于非线性死区振子模型的虚拟振子控制器、n台不同容量的分布式电源、n个线路阻抗和n台本地控制器,所述分布式电源包括逆变器,所述n台分布式电源经由对应的逆变器和线路阻抗并联于公共耦合点处;所述虚拟振子控制器采集子微电网公共耦合点处的电流,通过非线性死区振子模型与子微电网建立等效联系,所述n台本地控制器控制对应逆变器采用基于并网点电压滤波跟踪误差的控制算法实现输出功率的精确分配。有益效果是无需锁相环实现耦合同步、两子微电网之间功率互补、控制层级少、各子微电网之间无需通信、分散自治控制响应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47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90364.9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网调峰的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待调度周期内各时刻的用户需求负荷;基于各时刻的用户需求负荷,以峰谷差值率最小为目标,在约束条件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调控参数进行寻优;其中,约束条件包括池储能响应电网调峰时的约束、储热设备响应电网调峰时的约束、蓄冷设备响应电网调峰时的约束和电动汽车响应电网调峰时的约束,准确得到调节设备的出力状态,实现电网调峰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47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63778.0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绍军 , 李玉凯 , 杨天佑 , 徐正清 , 康文明 , 韩佳兵 , 邱吉福 , 赵钧 , 陈明 , 魏振 , 安树怀 , 郭建豪 , 孙振海 , 刘明峰 , 程辉 , 张楠 , 李鑫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计及需求响应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多类型能源模型,所述多类型能源模型包括:热电联产机组模型、电锅炉模型、燃气锅炉模型、风机模型、光伏模型以及电储能模型;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响应模型以及需求响应总补偿成本;根据所述综合能源系统多类型能源模型、所述需求响应模型和需求响应总补偿成本,以总运行成本最低、碳排放最低以及用户舒适度最高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通过模拟仿真求解所述目标函数获得最优多能耦合综合能源运行调度策略。本发明实现经济最优和碳排放最低的、满足用户舒适度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综合能源运行仿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00636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44102.4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的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能力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系统中常规机组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和等效负荷预测值;将常规机组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和等效负荷预测值输入构建的分布式电源接入能力预测模型中,获取分布式电源接入能力预测结果;其中,分布式电源接入能力预测模型以各电源初始投资、维护和运行的综合成本最小、系统功率平衡、各电源输出有功功率约束、储能电池充放电功率约束和光伏并网可靠性约束为约束条件,以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电网峰谷差率最小为目标构建。保证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电网的峰谷差率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25455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240893.3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储能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配置储能系统的数据,得到目标数据;基于所得到的目标数据,分别构建不同投资主体下储能系统优化配置的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确定优化目标函数;采用二阶锥规划算法,对所述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进行转化,得到锥优化模型;求解所述锥优化模型,输出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结果。充分考虑多场景需求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问题,对分布式电源侧和用户侧储能系统进行优化建模,满足“源、荷”侧应用场景及投资主体的需求,在考虑源、荷侧配置储能系统后的配电网电源和负荷特性的基础上,配置电网侧储能系统,满足电网主体对储能方案系统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