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27468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310147170.8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华中电力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变电站常用的3/2主接线方式的变电站主接线配串优化方法。该方法从变电站一条母线检修、另一条母线跳闸情况下当前配串对电网结构改变和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影响的角度,结合变电站规划设计,从电厂送出线和主变压器接入方式、配串对电网结构和系统潮流的影响等方面,对变电站当前配串提供一种可操作的配串优化方法,既可以解决或减轻已投运变电站对电网造成的安全稳定隐患,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也可以对变电站规划设计及其评审提供一种技术方法,从源头解决不合理配串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227468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47170.8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华中电力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变电站常用的3/2主接线方式的变电站主接线配串优化方法。该方法从变电站一条母线检修、另一条母线跳闸情况下当前配串对电网结构改变和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影响的角度,结合变电站规划设计,从电厂送出线和主变压器接入方式、配串对电网结构和系统潮流的影响等方面,对变电站当前配串提供一种可操作的配串优化方法,既可以解决或减轻已投运变电站对电网造成的安全稳定隐患,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也可以对变电站规划设计及其评审提供一种技术方法,从源头解决不合理配串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2944798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98311.6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武汉华中电力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阻尼低频振荡与强迫功率振荡判别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电网的安全运行。该方法是在电网中发生负阻尼低频振荡或强迫功率振荡时,基于电网广域测量系统(WAMS)采集的数据,计算各发电机和负荷支路的能流方向因子,判断电网中是否存在明确的外部扰动源,如果存在明确的外部扰动源,则判断低频振荡机理是强迫功率振荡,如果没有明确的外部扰动源,则判断低频振荡机理是负阻尼低频振荡。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在电网发生低频振荡时为电力调度部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快速抑制振荡提供依据,且计算方法简便易行,计算速度快,能够适应电网实时判断振荡机理的要求,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944798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498311.6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武汉华中电力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阻尼低频振荡与强迫功率振荡判别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电网的安全运行。该方法是在电网中发生负阻尼低频振荡或强迫功率振荡时,基于电网广域测量系统(WAMS)采集的数据,计算各发电机和负荷支路的能流方向因子,判断电网中是否存在明确的外部扰动源,如果存在明确的外部扰动源,则判断低频振荡机理是强迫功率振荡,如果没有明确的外部扰动源,则判断低频振荡机理是负阻尼低频振荡。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在电网发生低频振荡时为电力调度部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快速抑制振荡提供依据,且计算方法简便易行,计算速度快,能够适应电网实时判断振荡机理的要求,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411118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10390520.4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武汉华中电力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6 , H02H7/261 , H02J3/24 , Y02E60/728 , Y04S10/265 , Y04S1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互联电网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位置判断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电网的安全运行。在区域电网中发生强迫功率振荡时,该方法通过计算区域互联电网中各区域能流方向因子的代数和,实时在线地判断出扰动源所在的位置。与传统的基于能量函数的扰动源定位方法相比,本发明提出基于计算能流方向因子的扰动源定位方法,能够减少周期性扰动分量和初始常数对支路势能非周期性分量判断的影响,具有更好的准确性。且减少了积分环节,简化了计算过程,能够更好的适应电网实时计算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411118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390520.4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武汉华中电力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6 , H02H7/261 , H02J3/24 , Y02E60/728 , Y04S10/265 , Y04S1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互联电网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位置判断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电网的安全运行。在区域电网中发生强迫功率振荡时,该方法通过计算区域互联电网中各区域能流方向因子的代数和,实时在线地判断出扰动源所在的位置。与传统的基于能量函数的扰动源定位方法相比,本发明提出基于计算能流方向因子的扰动源定位方法,能够减少周期性扰动分量和初始常数对支路势能非周期性分量判断的影响,具有更好的准确性。且减少了积分环节,简化了计算过程,能够更好的适应电网实时计算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742892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1033380.9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24
Abstract: 一种抑制新能源电力系统宽频带振荡的储能阻尼控制方法,涉及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该方法先确定储能装置容量和储能装置安装位置,再分析储能装置接入后对电网暂态能量的影响规律,然后以促进电力系统暂态能量衰减为目的,设计储能装置控制策略,最后根据储能装置控制策略,设计储能阻尼控制器;不仅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和高频振荡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对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复杂振荡模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同时,在新能源出力具有较大随机性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本设计不仅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和高频振荡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5289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1021326.3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层次启发式动态规划的电力系统动态等值法,涉及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可以在多变运行工况下用简化的系统跟踪原复杂系统的动态特性,从而加快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分析过程。本发明首先采用同调等值法对原系统进行动态等值,再将多层次启发式动态规划算法动态环节引入等值系统,对该环节进行离线训练,从而获得了含多层次启发式动态规划算法的等值系统。该系统可以在多变的运行工况下实现对原系统动态特性的跟踪,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优点是:克服了现有等值方法适应性差的缺点,大大提高了等值精度,保证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61413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410655369.6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4
Abstract: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重构方法,该方法先获取当前需要重构的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并初始化最大最小蚁群算法的参数,然后依据最大最小蚁群算法和生成树理论形成多个辐射网,再采用前推回代法潮流计算形成的辐射网的网损值,随后找出本次计算的最小网损值及该最小网损值所对应的辐射网的网架结构,并更新全局最小网损值及本次计算的最小网损值所对应的辐射网的网架结构中各支路的信息素浓度,接着对更新后的各支路的信息素浓度进行限定以完成一次迭代,再依次循环直至完成最大迭代次数,最后输出得到的全局最小网损值及其所对应的辐射网的网架结构。本设计不仅能够实现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重构,而且重构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632700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666303.6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升电力系统规划的真实、客观、准确,更具体涉及从安全、效能、全寿命周期成本三个维度判断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网规划方案的优选方法。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的电网规划设计一般只对初始投资进行详细分析计算,而对电网建成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考虑不充分的缺点,从电力工程项目整个资产的寿命周期角度出发,提出了一套科学、全面、易推广的评价模型,并确定了相关电网区域范围以及计算指标与量化公式,为从事电力规划人员选择出最优的电网规划方案提供决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