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50270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611255596.5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EC61850关键逻辑节点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电力系统通用标准IEC61850‑5定义的逻辑节点和通信信息片传输列表,列出对象变电站实际所包含的逻辑节点和通信信息片传输列表;S2、将逻辑节点作为逻辑连接网络的节点,传输链路作为逻辑连接网络的边,传输链路的传输方向作为每条边的方向,构成逻辑连接网络;S3、根据每条传输链路两端的逻辑节点的信号种类数量,给每条逻辑链路分配相应的权重;S4、对每个逻辑节点进行故障传播实验,统计逻辑节点失效稳定后网络最大连通子图的节点数目,并按照逻辑节点的重要度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得到变电站逻辑节点的重要度排序。本发明可以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依据和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850270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55596.5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EC61850关键逻辑节点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电力系统通用标准IEC61850‑5定义的逻辑节点和通信信息片传输列表,列出对象变电站实际所包含的逻辑节点和通信信息片传输列表;S2、将逻辑节点作为逻辑连接网络的节点,传输链路作为逻辑连接网络的边,传输链路的传输方向作为每条边的方向,构成逻辑连接网络;S3、根据每条传输链路两端的逻辑节点的信号种类数量,给每条逻辑链路分配相应的权重;S4、对每个逻辑节点进行故障传播实验,统计逻辑节点失效稳定后网络最大连通子图的节点数目,并按照逻辑节点的重要度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得到变电站逻辑节点的重要度排序。本发明可以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依据和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77574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37851.3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8/22 , G09B23/1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三维仿真培训软件系统及其平台搭建方法,智能变电站三维仿真系统包括电网侧一次仿真系统、变电站三维仿真平台、通信网络接口、信息记录及分析系统以及外部显示系统。其中,变电站三维仿真平台包括场景管理、视角与视口操作、对象操作和图形用户接口。变电站三维仿真平台采用组件库的方式进行搭建,可以方便地实现功能扩展。本发明系统能为相关运行维护人员提供直观的三维展示和仿真平台,作为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培训和考核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7199118U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21460561.0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9B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数字仿真培训系统,包括教员系统、一次设备模拟系统、二次设备模拟系统、服务器、学员系统、GOOSE交换机、外置显示装置和输入装置。所述外置显示装置、输入装置、GOOSE交换机和一次设备模拟系统分别与教员系统相连接,学员系统通过服务器与教员系统相连接,一次设备模拟系统和二次设备模拟系统都通过GOOSE/SV网与GOOSE交换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仿真技术和模块化设计,成本较低,功能齐全,在不改变原有系统结构的情况下能方便增减一次和二次设备,为变电站运维人员提供培训和考核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371359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50683.0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分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电缆沟的监测防护领域,具体是一种变电站电缆沟监测装置。改进了现有电缆沟监测系统。包括监控终端、本地工作站、监控录像硬盘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监控终端包括监控箱、设置于监控箱外的监控摄像头、设置于监控箱内的监测传感器和信息采集单元,信息采集单元经485总线与本地工作站连接;监测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烟感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的视频通讯线及控制线与监控录像硬盘服务器连接;本地工作站和监控录像硬盘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与应用服务器连接通讯。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为变电站电缆沟的监测防护提供了分层、分类及模块化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安全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