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站在线设备监控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262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1209765.1

    申请日:2016-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3/00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是一种配电站在线设备监控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RFID发射单元和RFID接收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与采集端传输单元双向通信连接,采集端传输模块与采集端主控单元双向通信连接,采集端主控单元与RFID发射单元电连接,RFID发射单元与RFID接收单元电连接,RFID接收单元与处理端传输单元双向通信连接,处理端传输单元与处理端主控单元双向通信连接,处理端主控单元与报警单元电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配电站蓄电池组及用电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及时判断故障进行告警,进一步实现了配电站机房、端局的无人值守,提高了用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质量,降低了用电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配电站在线设备监控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2627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611209765.1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是一种配电站在线设备监控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RFID发射单元和RFID接收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与采集端传输单元双向通信连接,采集端传输模块与采集端主控单元双向通信连接,采集端主控单元与RFID发射单元电连接,RFID发射单元与RFID接收单元电连接,RFID接收单元与处理端传输单元双向通信连接,处理端传输单元与处理端主控单元双向通信连接,处理端主控单元与报警单元电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配电站蓄电池组及用电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及时判断故障进行告警,进一步实现了配电站机房、端局的无人值守,提高了用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质量,降低了用电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配电站在线设备监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274623U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21427761.6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是一种配电站在线设备监控装置,包括RFID发射单元和RFID接收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与采集端传输单元双向通信连接,采集端传输模块与采集端主控单元双向通信连接,采集端主控单元与RFID发射单元电连接,RFID发射单元与RFID接收单元电连接,RFID接收单元与处理端传输单元双向通信连接,处理端传输单元与处理端主控单元双向通信连接,处理端主控单元与报警单元电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配电站蓄电池组及用电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及时判断故障进行告警,进一步实现了配电站机房、端局的无人值守,提高了用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质量,降低了用电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防雨露的散热式机箱箱顶

    公开(公告)号:CN204231775U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20695848.6

    申请日:2014-1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安装机箱技术领域,是一种防雨露的散热式机箱箱顶,包括屋顶式上盖、平板式下盖和连接板,屋顶式上盖和平板式下盖呈上下间隔分布,在屋顶式上盖的四周下部分别固定有和平板式下盖的四周固定在一起的连接板,屋顶式上盖、平板式下盖和连接板围合形成箱顶内腔,在平板式下盖的左部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有与箱顶内腔相通的通风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屋顶式上盖可在有雨露时能顺其滑下,从而有效防雨露,还可增大箱顶内腔的容积,使箱顶内腔内存储大量的自然空气,使热量从通气孔进入箱顶内腔后能在热量传递的同时通过通风孔排出,使其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具有防雨露、防异物、防冷凝、散热好、防辐射的特点。

    一种具有毛边磨损引线功能的自控型变电站箱体

    公开(公告)号:CN10653250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76237.9

    申请日:2015-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毛边磨损引线功能的自控型变电站箱体,包括变压器箱体和排风扇,变压器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自动控制装置,且自动控制装置分别于变压器箱体内的各个排风扇连接,圆形穿线孔的外缘设置有圆孔孔套,长形孔的外缘设置有橡胶孔套,顶棚的两侧通过螺栓对称安装有吊耳,吊装钢棒穿过两个吊耳。本发明解决了引线孔毛边磨损引线的问题,延长引线的使用寿命;同时配备有自动控制装置,解决了组合式变电站箱体的散热问题及其引起的断电现象;另外,安装的吊耳可有效避免无此装置的变电站在搬迁,拆装工程中的磕碰掉漆等问题。

    一种标书拆解钳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8990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45221.X

    申请日:2015-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7/22 B25B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书拆解钳,包括直立钳臂及中部成S状弯曲的弯曲钳臂,在弯曲钳臂的中部制有多个沿弯曲钳臂中心线排列的定位孔,直立钳臂及弯曲钳臂通过穿装在定位孔内的绞轴绞装,在直立钳臂及弯曲钳臂的下端均固装有橡胶手柄,在直立钳臂的上端部右侧制有切割刀刃,在直立钳臂切割刀刃的下部及同水平高度的弯曲钳臂的顶端分别固装有旋切刀轴,在两旋切刀轴上分别穿装圆片状旋切刀,在旋切刀的圆周边缘制有圆周状旋切刀刃。本发明用旋转刀刃切割包装盒,不会卡住,切割过程流畅、省时省力,随时调节钳口大小,使用方便。

    一种换流阀模块试验晶闸管监测与保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35189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010512406.X

    申请日:2010-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流阀模块试验晶闸管监测与保护系统。由晶闸管电子设备(TE)、阀基电子设备(VBE)、控制保护系统等组成。控制保护系统根据当前换流阀运行工况,计算晶闸管的触发角,并将其发送至阀基电子单元(VBE),VBE产生触发编码脉冲至晶闸管电子设备(TE),TE产生触发脉冲发送至晶闸管,从而触发晶闸管。TE根据晶闸管状态产生监测及保护回报脉冲,该回报脉冲通过光纤传至VBE,VBE对上传的状态信息进行汇总,然后通过CAN总线上传至控制保护系统,由控制保护系统完成对阀模块晶闸管级的状态信息进行监测。换流阀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若晶闸管承受的电压超过晶闸管的耐受能力,可能会损坏晶闸管,因而对晶闸管的保护技术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控制保护系统、VBE和TE完成对换流阀模块正常运行的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