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纤打光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4902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51573.6

    申请日:2015-0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1/02 G01M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光纤打光器。其特点是:包括硬质壳体(1),在该硬质壳体(1)上有十二个光纤接口(2),其中每个光纤接口(2)均通过一个发光二极管接单片机(3)的一个I/O接口,该每个发光二极管还通过一个小型开关(5)接单片机(3)的5V直流接口,另外在硬质壳体(1)上还分别设有分别与单片机(3)上的接口连接的稳压电源供电端口和5V直流供电端口(6)。经过使用证明,采用本发明的新型光纤打光器后,可以同时校验多路光纤,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CT极性检测装置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66764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318419.1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T极性检测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充电电池组(DY),该充电电池组(DY)的正极通过第一单刀双掷开关(KG-1)分别接无线接收控制继电器单元的一端、充电口正极,同时该充电口负极与该无线接收控制继电器单元的另一端直接连接,并且该充电电池组(DY)的正极还通过第二单刀双掷开关(KG-2)分别接无线接收控制继电器单元的输出触点、正极输出端,同时该输出触点也与该正极输出端直接连接。经过试用证明,本实用新型装置既可以替代原始的极性测试装置进行手动控制输出测试,又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无线电遥控输出的方式,解决电流互感器和端子箱不在同一地点时的极性测试难题。

    蓄电池放电测试仪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26830U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20362979.1

    申请日:2016-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放电测试仪。其特点是:包括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依次通过蓄电池放电组件、待测蓄电池组、蓄电池电压监视模块与规约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该规约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前述微处理器连接。经过试用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放电测试仪只需要最多两个试验人员,一人接线一人操作,与背景技术相比至少节省了2个试验人员,节省了人力资源。并且该测试仪不需要再连接蓄电池放电电压监测线,直接借用蓄电池组已有的电压监测线,大大缩短了,试验时间。该测试仪具有使用实时数据无线传输功能,可将蓄电池放电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的传输到电脑监视软件,不需要人员在放电工程中去实际巡视,方便了试验人员。

    一体化电源校验仪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620528U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20362980.4

    申请日:2016-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电源校验仪。其特点是:包括单片机,该单片机的输出端口分别与6个输出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并且该6个输出继电器的6对输出触点分别与同一个公共接线端和6个交流输出端连接,该公共接线端还与移相器的输出端连接,该移相器的输入端接一体化电源测试端子;其中单片机还与人机界面连接。经过试用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校验仪后,有效解决了变电站现场一体化电源无法校验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校验仪的电源部分还可以实现将单相电源转换为三相电源。大大缩短了调试时间,节约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新型光纤打光器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66337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317957.9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光纤打光器。其特点是:包括硬质壳体(1),在该硬质壳体(1)上有十二个光纤接口(2),其中每个光纤接口(2)均通过一个发光二极管接单片机(3)的一个I/O接口,该每个发光二极管还通过一个小型开关(5)接单片机(3)的5V直流接口,另外在硬质壳体(1)上还分别设有分别与单片机(3)上的接口连接的稳压电源供电端口和5V直流供电端口(6)。经过使用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光纤打光器后,可以同时校验多路光纤,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便携式恒温保温箱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901010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714638.0

    申请日:2017-06-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恒温保温箱,包括箱体、肋板、铅蓄电池、数控台、加热片、硅油箱、出油管、出油泵机、进油管、进油泵机、交叉管、隔板、环绕管、导热管、保温箱;所述加热片另一端穿过箱体一侧与硅油箱嵌套连接,硅油箱和出油泵机一侧通过出油管连接,硅油箱与进油泵机一侧通过进油管连接,交叉管一端分别与出油泵机和进油泵机的另一侧连接,另一端均匀穿过隔板与环绕管连接,保温箱和环绕管通过导热管连接。其有益效果为:(1)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便捷性;(2)降低箱体重量;(3)无需额外设置安全阀和监控装置;(4)加强加热效果,缩小温度浮动范围值;(5)保证箱体绝缘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