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8170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39129.2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综合短路限流电抗优化配置算法。本发明根据工程应用的要求,介绍了一个满足在需要求导的场合应用的解析模型;利用阻抗矩阵支路追加公式以及短路电流与阻抗矩阵的关系式,提出了一个由短路电流限值求取限流阻抗及其取值范围的直接方法,可用于对短路限流方案及阻抗参数进行筛选和分析;讨论了限流阻抗优化配置模型,以满足各限流阻抗值在允许范围内和满足系统各节点短路电流不超限为约束条件,优化目标为节点短路电流平方和最小,或接入的限流电抗代数和最小,或系统中接入的限流阻抗个数最小,或其组合。本算法适合大系统应用,可使用单组或多组短路限流器,能确保计算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6970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087287.1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网络可靠性评估方法,步骤如下:(1)获取元件失效频率和恢复时间;(2)对网络拓扑进行建模,内点法计算直流潮流,得到初步可靠性结果;(3)对元件先验信息、拓扑进行敏感性分析,列举先验信息和拓扑范围空间;(4)批量计算敏感性分析结果,得到失电量数学期望值。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柔性直流系统的可靠性建模的计算结果与综合投资年值及运维、损耗的综合年费用值合并考虑,以同量纲值的量化结果提供了不同方案柔性直流输电网络的综合可靠性和经济性比较手段,对于造价水平很高的柔直输电网络系统具有很大的现实优化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487005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1001068.7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输配电价的电网规划方法。现有的电网规划原则、投资决策方法、电网规划方法等规划体系难以适应输电管制约束、新能源并网等复杂不确定性环境的新要求。本发明构建考虑输配电价的电网规划模型和建立该电网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利用基于半不变量法的随机潮流方法校验约束条件,将不确定性概率优化问题转化为确定性优化问题;使用改进的NSGA‑Ⅱ算法对所述的电网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求得最优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案。本发明采用的电网规划模型实现了在规划过程中对电网成本及输配电收益的核定,降低电网企业无效成本,进一步提高了顺应电力市场化建设下电网规划方案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870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1101198.8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接入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频率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岸上换流站退出运行时,通过合理地配置所在受端电网内换流站的控制器,并通过风电场附加虚拟惯量控制实现异步电网暂态频率偏移下降和风电场附加桨距角控制最终消除异步电网稳态频率偏差,从而提高相邻异步电网的频率特性,减小换流站故障对岸上其他异步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影响。使用本发明方法分析大容量海上风电场接入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时岸上换流站退出运行情景,所设计的频率控制策略对岸上交流系统频率稳定提升得到了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07863780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01698.6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故障控制方法及系统。现有的故障下系统控制策略只能在一定风电场电压和频率范围内进行故障控制,无法保证将直流电压限制在最高限值附近。本发明的故障控制方法包括针对部分功率变换型电源采用的正负序双同步旋转坐标系电流控制器,推导出不同控制目标下新能源电源的稳态电流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由于海上新能源设备的特殊性,设计输电系统控制策略;采用低穿平抑电阻消耗直流线路上的多余功率,抑制直流电压的升高,防止过电压对柔直输电线路造成伤害,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了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87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101198.8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接入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频率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岸上换流站退出运行时,通过合理地配置所在受端电网内换流站的控制器,并通过风电场附加虚拟惯量控制实现异步电网暂态频率偏移下降和风电场附加桨距角控制最终消除异步电网稳态频率偏差,从而提高相邻异步电网的频率特性,减小换流站故障对岸上其他异步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影响。使用本发明方法分析大容量海上风电场接入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时岸上换流站退出运行情景,所设计的频率控制策略对岸上交流系统频率稳定提升得到了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07086579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0400858.0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H02J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回滞效应的空调用户对实时电价的响应方法。目前,需求侧综合资源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可实时响应电网需求并参与电力供需平衡。本发明考虑空调用户舒适度,基于回滞效应建立设定温度‐实时电价的响应策略。本发明将回滞效应与实时电价的响应结合起来,使得该响应方法既能满足空调用户的对舒适度的需求,又能高效参与需求侧的响应,有效地调动峰、谷时段的空调资源,实现削峰填谷,提高能源效率,优化用电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7919678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094580.5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供电恢复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步骤:1)预存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各类参数,在配电网系统中建立电网初始拓扑结构,并在运行时实时记录电网负荷情况;2)收集故障信息,锁定失电区域;3)建立供电恢复优化问题模型;4)采用原始-对偶内点法求解步骤3)所述的供电恢复优化问题模型;5)输出供电恢复结果以及控制决策量结果。本发明为含有柔性直流输电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提供一种易于实现、高效可靠的供电恢复方法,其采用应用广泛的原始-对偶内点法解决供电恢复这一优化问题,通过简便的修正操作后均可适用各种结构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同时得到对应电压源换流器的矢量控制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19452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198540.9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 G06K9/622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售电侧市场化改革进度评估方法。以往并没有进行售电侧市场化改革进度评估分析。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首先,根据国内外电改历史经验,客观可靠地选择能全面评估售电侧改革进展的各项指标,收集其实际统计数据,并结合区间赋值和专家打分法,将指标数据量化;其次,在充分研究我国电改历程和国外成熟电改经验基础上,根据我国当下售电市场改革的内在逻辑和改革方向,结合国外各阶段特点和我国改革试点情况,将售电侧改革过渡期分为三个阶段;最后,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售电侧改革过渡期进度评估。本发明运用模糊聚类数学分析模型进行阶段分类,使得售电侧改革进度评估结果更加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77929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21441.5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园区需求响应控制策略。目前大多数智能需求模型建立的适用主体为单一的居民用户,忽视了实际用户群体的多元性以及不确定性,并未涉及多个用户聚合而成的园区。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对智能用电园区的柔性负荷按照需求响应方式不同进行分类;2)对不同的柔性负荷建立相应需求响应策略模型;3)对整个智能用电园区建立相应需求响应策略模型;4)计算园区用户在不同需求响应策略下的效果。本发明以用户用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在不同电价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对所有需求响应资源进行优化调度,达到同时缩减用户用电成本与改善负荷用电行为的效果,使智能用电园区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市场竞争机制下的需求响应当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