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33301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0282898.0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nventor: 孙为民 , 魏福军 , 刁彦平 , 王建伟 , 魏海军 , 商力新 , 刘玉明 , 吴思源 , 韩旭 , 孟庆大 , 毛婷 , 张伟 , 田霖 , 杨坡 , 杨建 , 李旸 , 董冠初 , 侯宜男 , 张宇 , 宁琳
IPC: G01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表面RTV喷涂厚度测量装置中,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第一杠杆臂和第二杠杆臂,第一杠杆臂上设有第一压头和传感器,第二杠杆臂上设有与第一压头相对布置的第二压头以及与传感器相对布置的测量头,还包括用于将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压紧接触的弹性夹紧装置,传感器连接有信号处理模块。在测量时,将两个压头分离开并将绝缘子片放入两个压头之间,两个压头之间的距离变化通过两个杠杆臂转化为传感器与测量头的距离变化以及传感信号的变化,信号处理模块根据传感信号变化可计算得到绝缘子片的厚度。测得的喷涂RTV前后的绝缘子片厚度差即为RTV涂层的厚度。本发明无需破坏RTV涂层,可以准确、快速地测量RTV涂层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83330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82898.0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nventor: 孙为民 , 魏福军 , 刁彦平 , 王建伟 , 魏海军 , 商力新 , 刘玉明 , 吴思源 , 韩旭 , 孟庆大 , 毛婷 , 张伟 , 田霖 , 杨坡 , 杨建 , 李旸 , 董冠初 , 侯宜男 , 张宇 , 宁琳
IPC: G01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表面RTV喷涂厚度测量装置中,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第一杠杆臂和第二杠杆臂,第一杠杆臂上设有第一压头和传感器,第二杠杆臂上设有与第一压头相对布置的第二压头以及与传感器相对布置的测量头,还包括用于将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压紧接触的弹性夹紧装置,传感器连接有信号处理模块。在测量时,将两个压头分离开并将绝缘子片放入两个压头之间,两个压头之间的距离变化通过两个杠杆臂转化为传感器与测量头的距离变化以及传感信号的变化,信号处理模块根据传感信号变化可计算得到绝缘子片的厚度。测得的喷涂RTV前后的绝缘子片厚度差即为RTV涂层的厚度。本发明无需破坏RTV涂层,可以准确、快速地测量RTV涂层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044725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309101.7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nventor: 魏晓伟 , 赵淑珍 , 李永东 , 刁彦平 , 赵雪松 , 孙峥 , 董杰 , 许常顺 , 曹阳 , 李帅 , 宋巍 , 陈华 , 张国亮 , 骆立实 , 董肇辉 , 翟博 , 杨旭东 , 杨凡 , 郭飞 , 苏征宇 , 魏海军 , 夏岩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绝缘机架主体、绝缘传动轴、传动齿轮以及绝缘螺旋桨。无人机的电动机布置在绝缘机架主体内部,通过绝缘传动轴控制传动齿轮转动和绝缘螺旋桨转动。本发明将作为导体材料的电机设置在绝缘机架主体内,而外部传动装置均采用绝缘材料,增加了无人机整体的绝缘度,从而保证无人机在巡检过程中不会对带电设备的运行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04472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09101.7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nventor: 魏晓伟 , 赵淑珍 , 李永东 , 刁彦平 , 赵雪松 , 孙峥 , 董杰 , 许常顺 , 曹阳 , 李帅 , 宋巍 , 陈华 , 张国亮 , 骆立实 , 董肇辉 , 翟博 , 杨旭东 , 杨凡 , 郭飞 , 苏征宇 , 魏海军 , 夏岩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绝缘机架主体、绝缘传动轴、传动齿轮以及绝缘螺旋桨。无人机的电动机布置在绝缘机架主体内部,通过绝缘传动轴控制传动齿轮转动和绝缘螺旋桨转动。本发明将作为导体材料的电机设置在绝缘机架主体内,而外部传动装置均采用绝缘材料,增加了无人机整体的绝缘度,从而保证无人机在巡检过程中不会对带电设备的运行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5786691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447909.6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 G01R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缘遮阳装置,包括: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遮阳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遮阳板形成弯折结构,所述绝缘遮阳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面和所述遮阳板相连接,后端面和所述支撑板相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板、所述遮阳板和所述挡板形成对待遮阳设备三面遮光的结构,所述绝缘遮阳装置为绝缘材料制成的。高压试验时,因遮阳板、支撑板和挡板形成三面遮光结构,故可利用本装置为试验设备进行遮阳,以避免阳光对其显示屏的照射;因遮阳装置为绝缘材料制成的,故不仅可以满足高压试验环境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本装置有效解决了现阶段高压试验设备显示屏因阳光照射导致的可视性低,且遮阳设备绝缘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999441U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20669771.X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 B65H75/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线收纳装置,包括:支架;绕线架,绕线架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架上;用于驱动绕线架转动的驱动装置;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开关;电源接口,电源接口设置在支架上;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方向的转换装置。使用时,将需要收纳的电源线插入到绕线架内且与电源接口连接,电源接口的作用是将电源线与外部实现电连通,方便完成串联谐振耐压试验的接收线工作,然后开启开关,驱动装置驱动绕线架转动,使电源线缠绕在绕线架上,实现电源线的收纳,当需要展开电源线时,只需要通过转换装置反转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人工拖拽电源线的一头,配合绕线架的反转送线,实现电源线的展开,降低了现场劳动强度,提高收线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5229216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0669755.0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 G01R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空接线杆,包括接线杆本体和吸铁装置,所述接线杆本体为绝缘杆,所述吸铁装置设置在所述接线杆本体上。使用时,通过吸铁装置将接线杆本体与被测设备吸紧牢靠,固定十分方便,而且无需人工把持,整个试验过程中通过吸铁装置是实现接线杆本体的自身固定,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204241521U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20804437.6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 G01R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空绝缘接线杆,包括绝缘杆体;用于连接实验仪器的试验接线端子,其设置于绝缘杆体的顶部;能够挂在高处被测试设备的测试部的夹紧部,其设置于绝缘杆体顶部并与试验接线端子电连接;能够吸附夹紧部以使夹紧部产生夹紧测试部的作用力的吸铁磁石,其设置于绝缘杆体上。应用时,由试验人员将高空绝缘接线杆举起,将夹紧部挂在高处的被测试设备的测试部上;在吸铁磁石的吸附磁力下,夹紧部会吸紧夹牢上述测试部,提高了高空绝缘接线杆对被测试设备的测试部的夹紧牢固度,保证测试部与高空绝缘接线杆的接触性,从而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避免试验过程中因固定不牢固需人为扶持接线杆的问题,从而节省人力,确保工作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885945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311451.7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 H02B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电容器用放电装置,包括:绝缘操作杆;与所述绝缘操作杆连接的放电部件;用于连接导通所述放电部件和接地网的接地线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电容器用放电装置,在使用时,手持绝缘操作杆,绝缘操作杆上连接有放电部件,使放电部件接触单个电容器的正负两极,电容器发生电路放电,电路通过连接放电部件和接地网的接电线组件传递至接地网,完成放电。整个操作安全、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203387694U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20464915.9
申请日:2013-07-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 H05B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验仪器加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发热装置,所述壳体还设置有发热口以及用于放置试验仪器的支撑架。当试验仪器在低温环境中无法正常工作时,将试验仪器放置于该加热装置的支撑架上,发热装置发出热量,热量通过壳体上的发热口传导至试验仪器,可以使试验仪器快速升温至正常水平,从而保证试验仪器可以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与现有技术室内静置的加热方法相比较,由于本方案可以随时对试验仪器进行加热,加快了加热速度,且不局限于在室内加热,所以可以保证试验仪器在低温环境下长时间进行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试验仪器的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