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36846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53436.9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H04L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12
Abstract: 一种基于SDN技术的能源互联通信网络架构系统,包括:分布式发电电源、储能装置、智能能源控制器、电力通信网、数据中心和SDN控制器;所述分布式发电电源和储能装置相互连接;所述智能能源控制器分别与分布式发电电源、储能装置和电力通信网连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接收采集信息,并将接收的采集信息上传至数据中心;所述数据中心下接电力通信网,上接SDN控制器。构建的能源互联通信网络架构系统,实现了能源的合理调度和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0742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310513285.4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UC技术的智能用电服务方法,步骤1,当小区智能用电服务终端收到查询命令时,执行步骤2,操作命令时,执行步骤S3;步骤2,小区智能用电服务终端访问用电营销数据库,后台服务器返回查询数据,小区智能用电服务终端向用户显示查询数据;步骤3,小区智能用电服务终端完成用户的操作命令,向用户展示操作结果后向后台数据库发送更新数据信息;步骤4,后台服务器接收更新数据信息,从电营销数据库向用户发送电网推广信息或者家庭用电信息;步骤5,智能移动终端接收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方法,用户可实现历史用电数据主动显示、电量余额不足主动提醒、购电业务办理以及故障及时申报等等全新的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4836846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510153436.9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H04L29/08
Abstract: 一种基于SDN技术的能源互联通信网络架构系统,包括:分布式发电电源、储能装置、智能能源控制器、电力通信网、数据中心和SDN控制器;所述分布式发电电源和储能装置相互连接;所述智能能源控制器分别与分布式发电电源、储能装置和电力通信网连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接收采集信息,并将接收的采集信息上传至数据中心;所述数据中心下接电力通信网,上接SDN控制器。构建的能源互联通信网络架构系统,实现了能源的合理调度和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0533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512944.2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UC技术的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安全接入平台、小区智能用电服务终端和智能移动终端,小区智能用电服务终端固定设置于小区内,通过2G、3G网络或者以太网络接入安全接入平台与后台服务器通信,接收用户操作过程中发出的查询或者操作命令;智能移动终端安装客户端后,通过2G、3G网络或者以太网与后台服务器通信,后台服务器通过安全接入平台向智能移动终端发送电网推广消息或者家庭用电信息,用户通过该智能移动终端接收该电网推广消息或者家庭用电信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用电服务系统,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可实现历史用电数据主动显示、电量余额不足主动提醒、购电业务办理以及故障及时申报等等全新的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3607425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13285.4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UC技术的智能用电服务方法,步骤1,当小区智能用电服务终端收到查询命令时,执行步骤2,操作命令时,执行步骤S3;步骤2,小区智能用电服务终端访问用电营销数据库,后台服务器返回查询数据,小区智能用电服务终端向用户显示查询数据;步骤3,小区智能用电服务终端完成用户的操作命令,向用户展示操作结果后向后台数据库发送更新数据信息;步骤4,后台服务器接收更新数据信息,从电营销数据库向用户发送电网推广信息或者家庭用电信息;步骤5,智能移动终端接收后台服务器发送的信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方法,用户可实现历史用电数据主动显示、电量余额不足主动提醒、购电业务办理以及故障及时申报等等全新的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3605331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12944.2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UC技术的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安全接入平台、小区智能用电服务终端和智能移动终端,小区智能用电服务终端固定设置于小区内,通过2G、3G网络或者以太网络接入安全接入平台与后台服务器通信,接收用户操作过程中发出的查询或者操作命令;智能移动终端安装客户端后,通过2G、3G网络或者以太网与后台服务器通信,后台服务器通过安全接入平台向智能移动终端发送电网推广消息或者家庭用电信息,用户通过该智能移动终端接收该电网推广消息或者家庭用电信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用电服务系统,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可实现历史用电数据主动显示、电量余额不足主动提醒、购电业务办理以及故障及时申报等等全新的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205540154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035245.2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G05B19/0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后台管理模块、智能分析模块、编解码模块、存储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本地报警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编解码模块和智能分析模块依次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所述本地报警模块与所述智能分析模块连接,所述智能分析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所述智能分析模块通过电力专网与所述后台管理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将视频监控从传统的“被动监控”转变成智能化的“主动监控”,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983122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0152088.1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恢复电力通信网络中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电力通信网络原始网络状态,读取网络故障信息,根据所述网络故障信息,获取网络业务故障信息;根据故障后的网络状态,初始化学习环境;根据当前拟恢复的受损业务的参数,初始化强化学习中与学习环境交互的智能体;确定当前网络状态下拟恢复的受损业务的有效动作,根据贪心法则和行为准则表在有效动作中选取一个动作实施后,更新学习环境;确定是否存在未受损业务被抢占;判断是否达到预设学习次数。本发明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电力通信网络中的故障恢复路径的选择以及业务切换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729247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610225270.1
申请日:2016-04-12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对象和指标体系;(2)根据评估对象收集相关数据;(3)使用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计算评估对象的评估值,包括对建设质量进行评估,得出建设质量评估值;对运行水平进行评估,得出运行水平评估值;对应用成效进行评估,得出应用成效评估值;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得出经济效益评估值。本发明分析总结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经验,指导未来新项目编制规划、项目投资决策,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973056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710201909.7
申请日:2017-03-30
Inventor: 梁晓兵 , 翟峰 , 岑炜 , 赵兵 , 刘鹰 , 吕英杰 , 李保丰 , 付义伦 , 曹永峰 , 许斌 , 孔令达 , 徐文静 , 冯占成 , 任博 , 张庚 , 杨全萍 , 周琪 , 袁泉 , 卢艳 , 韩文博 , 李丽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对象的安全芯片及其加密方法,所述安全芯片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其用于协调安全芯片中其他功能模块,使其正常工作;对称密码算法单元,其采用国密对称密码算法对数据加解密运算;非对称密码算法单元,其采用国密非对称密码算法,实现数字证书的签名、验签,计算信息摘要以及通信双方的密钥协商;通信单元,其用于数据通信;安全保护单元,其用于保证安全芯片的正常运行;数据存储单元,其用于存储密钥;中断源,其用于向CPU提出事件的中断请求;以及定时/计数器,其用于安全芯片工作中进行计数和定时。所述安全芯片加密方法为分别建立传输层安全链接和应用层安全链接,采用传输层和应用层双层保护机制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