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9684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0991395.6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及制备方法、两性聚醚醚酮离子交换膜和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包括链段A,链段B和链段C,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C10的烷基,分子量为23000~38000,磺化度为60~90%,胺化度为1~5%。本申请提供的两性聚醚醚酮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阻铁铬离子性能好、高导电性、耐温性能好,并且大大降低成本等优点,可广泛地应用于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81719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91399.4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性聚醚醚酮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两性聚醚醚酮具有以下结构单元:基础单元:磺化单元:胺化单元其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C5的烷基、C6‑C10的芳基或C5‑C10的杂芳基,两性聚醚醚酮的分子量为23000~38000,磺化单元的摩尔比为60~90%,胺化单元的摩尔比为1~5%;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两性聚醚醚酮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铸膜液;步骤S2,采用辊涂工艺将铸膜液涂覆至基材上形成涂层,得到涂覆基材;步骤S3,对涂覆基材进行干燥,得到两性聚醚醚酮离子交换膜。利用本申请两性聚醚醚酮为原料、采用辊涂方式制作离子交换膜,方法简单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8968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991395.6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及制备方法、两性聚醚醚酮离子交换膜和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包括链段A,链段B和链段C,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C10的烷基,分子量为23000~38000,磺化度为60~90%,胺化度为1~5%。本申请提供的两性聚醚醚酮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阻铁铬离子性能好、高导电性、耐温性能好,并且大大降低成本等优点,可广泛地应用于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7465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89148.2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子交换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两亲性醇类自组装诱导磺化聚苯并咪唑离子交换复合膜及制备方法,形成所述两亲性醇类自组装诱导磺化聚苯并咪唑离子交换复合膜具有磺化聚苯并咪唑单元和小分子醇单元;本发明通过将醇类小分子引入到磺化聚苯并咪唑基质中,醇类小分子与磺化聚苯并咪唑之间的氢键和疏水作用诱导形成了基于微相分离的离子传输纳米通道,实现了质子与铁铬离子的高度筛选。制备所得的两亲性醇类自组装诱导磺化聚苯并咪唑离子交换复合膜具有高质子传导率、高离子选择性和高稳定性,可应用于铁铬液流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96278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85196.X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主要由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悬液和纳米二氧化硅酸性溶胶复合而成;其中:所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悬液中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30nm;所述纳米二氧化硅酸性溶胶具有链状纳米二氧化硅,且所述纳米二氧化硅酸性溶胶的缩合度为70‑90%。利用本发明的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减反增透、自清洁及防雾效果,同时薄膜还具有良好的机械耐磨性及耐候性,与基底之间的牢固性好,使用不受限制,能够长期在户外发挥作用,适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879323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312011.7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05 , B01J20/0233 , B01J20/041 , B01J20/06 , B01J20/28004 , B01J20/3078 , B22F9/24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G23/003 , C01P2002/72 , C01P2004/04 , C01P2004/13 , C01P2004/16 , C01P2004/24 , C01P2004/80 , G21F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钛酸盐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钛的氧化物以及修饰剂加入碱性水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溶剂热处理,以便获得所述钛酸盐纳米材料,其中,所述修饰剂包括AgNO3,Ag2O以及AgCl中的至少之一。该制备钛酸盐纳米材料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的至少之一:合成方法简便,生产工艺简单,仅需一步即可完成,降低能耗,节约成本,获得的钛酸盐纳米材料,可以同时去除放射性阴离子和阳离子。
-
公开(公告)号:CN115684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049869.6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膜电导率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待测膜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紧贴所述待测膜两侧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远离所述待测膜一侧均依次包括板框、铂电极和保温板,所述板框中部开设半槽圆孔,所述待测膜放置在所述板框上形成的所述半槽圆孔处。本发明的膜电导率测试装置及方法,测试装置采用封闭系统,溶液密封在腔体中,不会产生随温度升高造成溶液挥发带来的影响,容积固定,加液量恒定,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阻抗。可以测量各种不同组分的溶液下的测试数据,增加测试装置的适用性,同时,本发明的测试装置能够对垂直方向膜的电导率进行测试,实现跨膜方向电导率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962781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11585196.X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主要由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悬液和纳米二氧化硅酸性溶胶复合而成;其中:所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悬液中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30nm;所述纳米二氧化硅酸性溶胶具有链状纳米二氧化硅,且所述纳米二氧化硅酸性溶胶的缩合度为70‑90%。利用本发明的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减反增透、自清洁及防雾效果,同时薄膜还具有良好的机械耐磨性及耐候性,与基底之间的牢固性好,使用不受限制,能够长期在户外发挥作用,适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218350176U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22309069.5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3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膜电导率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待测膜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紧贴所述待测膜两侧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远离所述待测膜一侧均依次包括板框、电极和保温板。测试装置采用封闭系统,溶液密封在腔体中,不会产生随温度升高造成溶液挥发带来的影响,容积固定,加液量恒定,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阻抗。可以测量各种不同组分的溶液下的测试数据,增加测试装置的适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能够对垂直方向膜的电导率进行测试,实现跨膜方向电导率测试;其次本装置即可实现跨膜电导率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1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060423.7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沈阳农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钰 , 闫振宏 , 卢盛阳 , 王会斌 , 孟令林 , 王海鑫 , 杨俊友 , 王同 , 张武洋 , 蔡玉朋 , 于同伟 , 楚天丰 , 厍世达 , 卢岩 , 宋保泉 , 王英明 , 蒋顺平 , 刘东奇 , 张蓉 , 张莉 , 王宁 , 王慧 , 王俊 , 赵福志 , 闫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VSG有功控制方法,步骤为:检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输出电角速度,得到机械功率;由机械功率得到机械转矩,由测量得到的电磁功率得到电磁转矩;由两个阻尼支路构成阻尼反馈得到阻尼转矩;由当前虚拟同步发电机输出电角速度的变化量及其变化趋势作为振荡抑制算法的两个输入信号,输出转动惯量;机械转矩、电磁转矩、阻尼转矩和转动惯量整合至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有功控制回路中,最终得到电角度,参与虚拟同步发电机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本发明克服了传统VSG中固定转动惯量无法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问题,通过测量变化量及变化趋势,及时改变转动惯量从而抑制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低频振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