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8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02430.3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反应堆堆芯换热研究的汽液两相流生成系统,包括:汽水混合器,汽水混合器具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和第一出口;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用于生产蒸汽;饱和水加热器,饱和水加热器用于生产饱和水,饱和水加热器具有饱和水进口和饱和水出口,饱和水出口与第二管路的进口连通,第二管路的出口通过回水管路与饱和水进口连通,第二管路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汽水混合器的第二进口连通,第二管路上设有水泵,回水管路上设有回水启闭阀,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三启闭阀。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反应堆堆芯换热研究的汽液两相流生成系统具有便于准确可靠控制及长期稳定运行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976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19845.8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强化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管束和套筒,换热管束布置在安全壳内置换料水箱中,换热管与冷却剂系统连通且两者之间连接有隔离阀门,隔离阀门打开后,冷却剂依靠自然循环将热量传输至换热管,换热管与换料水箱中的水换热,套筒位于换料水箱内并套设换热管束,套筒的内壁面与换热管束之间具有间隔。本发明提供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强化换热装置通过在换热管束周围增加套筒作为简单的流道组织结构,形成了类似于“烟囱”的流道结构,提高了换料水箱内自然循环的驱动力,提高了换热管附近流体的流速和湍流强度,提升了换热系数,有效强化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换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801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8150.8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 G21C17/02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模拟破口事故喷放阶段试验系统和方法,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其中,模拟破口事故喷放阶段试验系统包括:流体生成模块、试验本体、破口模块、质能回收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进行试验数据采集,以用于试验分析;流体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饱和水和蒸汽混合的两相流体,并将两相流体通过第一管道通入试验本体;试验本体为堆芯模拟体,用于对两相流体进行加热,并将两相流体通过第二管道通入破口模块;破口模块用于对两相流体进行喷放;质能回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三管道对喷放后的流体进行回收,并通过回收的流体进行质能平衡评估,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核反应堆场景下大破口事故喷放阶段试验方法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63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26763.6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1B3/06 , H02J15/00 , H01M8/04082 , H01M8/0606 , H01M8/04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放氢装置和可控产量的氢供电系统,储放氢装置包括反应舱和放料板,反应舱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可拆卸拼接的若干子反应舱,每个子反应舱内部或与相邻的子反应舱之间限定出储料腔室和反应腔室,放料板沿第一方向依次穿过若干子反应舱将储料腔室与反应腔室分隔,并沿第一方向相对反应舱可移动地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储放氢装置通过控制放料板的移动距离而实现间接控制储氢材料下落数量以达到控制产氢速率和控制放氢量的目的,实现可控产氢,并且未反应的反应液不与储氢材料接触,不受储氢材料的污染,保证未使用的储氢材料可以与干净的反应液发生正常的制氢反应,从而保证了每个子反应舱内的产氢反应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801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42501.2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 G21C17/02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模拟破口喷放过程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其中,模拟破口喷放过程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初始状态信息调整阀门集合中阀门的初始状态;基于初始功率开启试验本体内的加热单元对混合流体进行加热,并根据加热单元的温度判断加热单元是否满足温度的第一判定条件;响应于加热单元满足第一判定条件,获取控制策略并执行,以实现破口喷放试验模拟,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模拟核反应堆中破口喷放过程试验容易出现误操作的问题,在提高试验进程中快速响应的同时实现更好的试验模拟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63166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1277075.5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3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能动安全壳水分配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非能动安全壳表面的冷却水膜信息的测量值;获取非能动安全壳表面的冷却水膜信息的目标值;基于冷却水膜信息的测量值和目标值,确定安全壳水分配装置的待调节挡板和待调节挡板的目标开度;将待调节挡板的标识信息和待调节挡板的目标开度发送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以使PLC控制安全壳水分配装置驱动与标识信息对应的挡板至目标开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基于非能动安全壳表面的冷却水膜信息的测量值,实现准确控制水分配区域,从而及时且精准的调节水膜覆盖率和水流量,保证非能动安全壳具备良好的换热能力,并减少水流量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6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02412.5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22 , G21C17/035 , G21C17/112 , G01K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堆芯换热试验装置,其包括试验本体,所述试验本体包括内部构件和外部构件,所述内部构件包括流道和堆芯棒束,所述堆芯棒束设在所述流道内且沿所述流道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堆芯棒束为加热棒,所述外部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壳体、堆芯外壳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具有上腔室,所述下壳体具有下腔室,所述堆芯外壳的内腔与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连通,所述堆芯外壳套设在所述流道上,所述堆芯棒束的上端伸出所述上腔室以便连接电源。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应堆堆芯换热试验装置结构强度高、试验精准度高,可最大程度复现压水堆堆芯几何结构,获得的试验数据与原型电站事故情况下堆芯真实情况更加接近。
-
公开(公告)号:CN1166316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277075.5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3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能动安全壳水分配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非能动安全壳表面的冷却水膜信息的测量值;获取非能动安全壳表面的冷却水膜信息的目标值;基于冷却水膜信息的测量值和目标值,确定安全壳水分配装置的待调节挡板和待调节挡板的目标开度;将待调节挡板的标识信息和待调节挡板的目标开度发送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以使PLC控制安全壳水分配装置驱动与标识信息对应的挡板至目标开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基于非能动安全壳表面的冷却水膜信息的测量值,实现准确控制水分配区域,从而及时且精准的调节水膜覆盖率和水流量,保证非能动安全壳具备良好的换热能力,并减少水流量浪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