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6856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95243.6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8G75/30 , C08J5/22 , H01M8/1032 , H01M8/1067 , H01M8/10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离子交换膜,该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具有式(I)结构。本申请提供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在主链中引入刚性更强的芳香环或脂环,并且引入大量的磺酰胺SO2NH基团,从而使其制备得到的离子交换膜不仅具备优异的机械性能,而且具有优异的离子传导率和电化学性能,同时还具备优异的耐热性,进而提高催化活性以及抗一氧化碳中毒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15650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081445.3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8/0263 , H01M8/0258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极板和燃料电池电堆,双极板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阴极板的外侧设有氧化剂流场,阳极板的外侧设有燃料流场,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构成冷却剂流场;氧化剂流场、燃料流场和冷却剂流场中的每一者均包括依次连通的进口区、第一过渡区、反应区、第二过渡区和出口区,沿流动方向,第一过渡区的宽度逐渐增大,第二过渡区的宽度逐渐减小,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分流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反应区设有多个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反应流道,第一流道与反应流道之间的角度为钝角,第二流道与反应流道之间的角度为钝角。本发明提供的双极板具有流道设计合理、流量分配均匀,进而电池功率输出稳定、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688342U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23271038.7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氢槽组和水电解制氢槽。本实用新型的水电解制氢槽,包括:阳极端板和阴极端板;和制氢槽组,所述阳极端板和所述阴极端板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制氢槽组的两侧,所述制氢槽组包括阳极导流板,所述阳极导流板的阴极侧具有阴极流场;阴极导流板,所述阴极导流板的阳极侧具有阳极流场;和质子交换膜,所述阳极导流板、所述质子交换膜和所述阴极导流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所述制氢槽组具有进水通孔、出水通孔和氢气通孔,所述阴极流场与所述氢气通孔连通,所述阳极流场与所述进水通孔和所述出水通孔连通。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电解制氢槽具有装配简单和不易失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585241U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22978046.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25B1/04 , C25B9/19 , C25B11/032 , C25B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解水制氢装置,电解水制氢装置包括依次层压的阳极端板、阳极绝缘板、阳极导流板、烧结钛网、涂覆有催化剂的质子交换膜、阴极气体扩散层、阴极导流板、阴极绝缘板和阴极端板,阳极端板上设有进水口和氧气出口,阳极绝缘板和阳极导流板上共同形成与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流道和与氧气出口相连通的氧气流道,阳极导流板朝向烧结钛网的一侧设有连通进水流道和氧气流道的阳极流场,阴极端板设有氢气出口,阴极绝缘板和阴极导流板上共同设有与氢气出口相连通的氢气流道,阴极导流板朝向阴极气体扩散层的一侧设有与氢气流道相连通的阴极流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装配难度低和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528966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2240602.2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极板和燃料电池电堆,双极板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阴极板的外侧设有氧化剂流场,阳极板的外侧设有燃料流场,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构成冷却剂流场;氧化剂流场、燃料流场和冷却剂流场中每一者均包括依次连通的进口区、第一过渡区、反应区、第二过渡区和出口区,沿流动方向,第一过渡区的宽度逐渐增大,第二过渡区的宽度逐渐减小,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分流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反应区设有多个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反应流道,第一流道与反应流道之间的角度为钝角,第二流道与反应流道之间的角度为钝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极板具有流道设计合理、流量分配均匀,进而电池功率输出稳定、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