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8086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010343184.7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IPC: G06Q10/0639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评价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海洋生物集中分布区及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边界确定;第二步,开展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评价;第三步,开展海岸防护功能重要性评价;第四步,开展海洋生态敏感性评价;第五步,集成分析。本方法解决了现有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随意性、主观性较大,缺乏科学评估标准等主要问题,从而为开展其海洋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划定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30386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1967.0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海底栖息地的制图方法和装置,包括:将海底栖息地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层级的分类方式;获取与海底栖息地分布关联的单要素数据;将单要素数据转换为面矢量数据;将单要素数据进行语义转换与生态分类,得到分类后的数据;将单要素数据进行标准化编码,按照多个层级的分类方式进行空间叠加,得到海底栖息地的分布图层与标准名称;构建了单要素与海底栖息地的分类方式,确定了海底栖息地的种类,完善了海底栖息地的制图技术,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30386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281967.0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海底栖息地的制图方法和装置,包括:将海底栖息地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层级的分类方式;获取与海底栖息地分布关联的单要素数据;将单要素数据转换为面矢量数据;将单要素数据进行语义转换与生态分类,得到分类后的数据;将单要素数据进行标准化编码,按照多个层级的分类方式进行空间叠加,得到海底栖息地的分布图层与标准名称;构建了单要素与海底栖息地的分类方式,确定了海底栖息地的种类,完善了海底栖息地的制图技术,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16801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281974.0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IPC: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红树林修复适宜区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包括:确定宜林地初划结果;通过底质类型调查数据对现状红树林斑块进行标识,得到红树林的宜林地底质类型;确定拟修复区域的拟种植红树植物种类的最大适宜浸淹时间;根据最大适宜浸淹时间确定拟种植红树植物的最大适宜浸淹时间的临界高程;将宜林地初划结果、红树林的宜林地底质类型和最大适宜浸淹时间的临界高程以上潮间带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得到不同适宜等级的宜林地图斑,提高了适宜性区域的选划精度;将适宜条件的满足情况进行等级划分,便于区分修复难度和成本,指导红树林修复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168086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343184.7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评价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海洋生物集中分布区及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边界确定;第二步,开展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评价;第三步,开展海岸防护功能重要性评价;第四步,开展海洋生态敏感性评价;第五步,集成分析。本方法解决了现有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随意性、主观性较大,缺乏科学评估标准等主要问题,从而为开展其海洋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划定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58268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42473.5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评价内容确定;步骤二:评价指标筛选;步骤三:评价单元创建;步骤四:单项指标评价;步骤五:综合集成评价;步骤六:用海综合分析。本方法设计科学合理,主要优点效果包括:一是对生态极重要、极敏感区进行了优先扣除,保障生态优先保护;二是指标体系从资源环境本底条件出发,客观反映海洋开发利用依托的资源环境基础,强化海洋环境污染等环境保护底线,以为日后的管理规划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三是集成评价时,不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判别法等集成方法,而是采用较为简单的矩阵逻辑判别法,更为清晰直观,避免了人为主管偏见的影响,使方法具有通用性与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0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54676.2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IPC: G06F18/24 ,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底层海水温度的珊瑚礁白化预警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珊瑚礁白化预警数据,珊瑚礁白化预警数据包括分层的海水温度数据和各网格的水深数据;将各网格的水深数据进行重新分类,使各网格的水深数据对应到预定义的波段;根据各网格的水深数据对应到预定义的波段,计算每日底层海水温度数据;根据重分类的水深数据计算底层多年最高月平均水温;根据每日底层海水温度数据和底层多年最高月平均水温,计算白化热点;根据白化热点计算周热度;根据白化热点和周热度对珊瑚礁进行白化预警分级,得到分级结果;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珊瑚礁白化,提高珊瑚礁白化预警精度,实现白化产品日更新,降低技术门槛。
-
公开(公告)号:CN11616801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281974.0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IPC: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红树林修复适宜区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包括:确定宜林地初划结果;通过底质类型调查数据对现状红树林斑块进行标识,得到红树林的宜林地底质类型;确定拟修复区域的拟种植红树植物种类的最大适宜浸淹时间;根据最大适宜浸淹时间确定拟种植红树植物的最大适宜浸淹时间的临界高程;将宜林地初划结果、红树林的宜林地底质类型和最大适宜浸淹时间的临界高程以上潮间带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得到不同适宜等级的宜林地图斑,提高了适宜性区域的选划精度;将适宜条件的满足情况进行等级划分,便于区分修复难度和成本,指导红树林修复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68284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17776.8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IPC: G06Q1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产品的制作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产品的标准化和质量。该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产品的制作方法包括:获取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数据;将所述监测数据制作成数据产品;审核所述数据产品的质量;集成所述数据产品的成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95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49262.7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海洋光学分类的海水透光率遥感提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针对目标水体,结合实测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了分类处理和海水透光率计算。首先,通过获取实测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实测数据集和遥感数据集。基于这两个数据集,对目标水体进行了分类处理,区分出清洁水体和浑浊水体。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目标类型,利用实测数据集构建了光衰减系数遥感估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目标水体的海水透光率;本申请能够提高对海水透光率的计算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