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5828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69717.1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象自动站标准格式数据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气象数据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数据标准编码格式规范,台站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将国内气象观测数据封装为BUFR数据文件,并将所述BUFR数据文件写入接口目录;通过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在台站平台部署传输客户端,为台站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提供接口,将所述BUFR数据文件封装成消息发送至省级消息服务器;根据消息交换控制策略,省级消息服务器将所述消息转发至国家级的消息传输服务端。本申请能够有效提升气象自动站观测数据的高时效传输,统一国家级自动气象站通信传输技术体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01009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084316.2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属于气象信息处理领域。本发明提出了虚拟体扫数据的技术,将仰角数据与体扫基数据有机结合,将最新的仰角数据融入体扫基数据,从而获得与仰角数据实时同步的虚拟体扫数据供应用使用。本发明无需等待全体扫结束后才能使用雷达数据,可以在不改变用户现有使用全体扫基数据的应用程序的基础上,而获得最新的仰角的基数据,实现了仰角数据与用户应用的无缝对接,可以为短临预报等高时效应用提供更高时效的雷达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8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64963.3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文件播发时效的广播信道统计复用方法,包括:根据数据文件类型划分不同的逻辑信道,并为每个信道的数据文件设定传输时效要求和时效达成系数;统计当前时刻各信道的待播文件数量、待播数据量大小,计算各数据文件的预分配带宽;根据系统总带宽,对各数据文件的预分配带宽进行修正,确定各数据文件的最终带宽;各信道根据各数据文件分配的最终带宽播发数据文件,直至下一个信道带宽统计复用周期。本发明方法对数据文件传输时效敏感的广播系统具有传输时效控制精确的特点,有效解决已有的统计复用方法无法精确控制数据文件传输时效的问题,尤其是同一信道内部不同大小文件传输时效无法精确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5828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69717.1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象自动站标准格式数据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气象数据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数据标准编码格式规范,台站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将国内气象观测数据封装为BUFR数据文件,并将所述BUFR数据文件写入接口目录;通过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在台站平台部署传输客户端,为台站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提供接口,将所述BUFR数据文件封装成消息发送至省级消息服务器;根据消息交换控制策略,省级消息服务器将所述消息转发至国家级的消息传输服务端。本申请能够有效提升气象自动站观测数据的高时效传输,统一国家级自动气象站通信传输技术体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01009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84316.2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雷达流的虚拟体扫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属于气象信息处理领域。本发明提出了虚拟体扫数据的技术,将仰角数据与体扫基数据有机结合,将最新的仰角数据融入体扫基数据,从而获得与仰角数据实时同步的虚拟体扫数据供应用使用。本发明无需等待全体扫结束后才能使用雷达数据,可以在不改变用户现有使用全体扫基数据的应用程序的基础上,而获得最新的仰角的基数据,实现了仰角数据与用户应用的无缝对接,可以为短临预报等高时效应用提供更高时效的雷达数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