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28882C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610114245.2
申请日:2006-11-02
Applicant: 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化负压气流捕鼠方法,它利用捕鼠器来捕鼠,捕鼠器包括一机械动力吸入容器,该机械动力吸入容器上设有排风口和吸入口,在排风口处连接引风机,该引风机与动力驱动装置相连接;在吸入口上连接一个或几个吸引软管,吸引软管的端头连接一个吸引头;在该容器的下底部设有一个排出口,在该排出口上设有一个可启闭的开关闸,吸引头插入到鼠穴深处,通过动力驱动装置驱动引风机产生负压并将负压气流传递到鼠穴中,使鼠从鼠穴中被吸出进入机械动力吸入容器。本机械化负压气流捕鼠方法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化学、生物方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对人及其它动物的危害,操作简单,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并具有主动捕捉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947503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10114245.2
申请日:2006-11-02
Applicant: 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化负压气流捕鼠方法,它利用捕鼠器来捕鼠,捕鼠器包括一机械动力吸入容器,该机械动力吸入容器上设有排风口和吸入口,在排风口处连接引风机,该引风机与动力驱动装置相连接;在吸入口上连接一个或几个吸引软管,吸引软管的端头连接一个吸引头;在该容器的下底部设有一个排出口,在该排出口上设有一个可启闭的开关闸,吸引头插入到鼠穴深处,通过动力驱动装置驱动引风机产生负压并将负压气流传递到鼠穴中,使鼠从鼠穴中被吸出进入机械动力吸入容器。本机械化负压气流捕鼠方法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化学、生物方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对人及其它动物的危害,操作简单,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并具有主动捕捉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6869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70791.7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芥子醛葡萄糖苷在制备防治白蜡窄吉丁产品中的应用,将所述芥子醛葡萄糖苷作为农药的主要成分,可以对白蜡窄吉丁幼虫进行毒杀。本发明还公开了芥子醛葡萄糖苷在抗白蜡窄吉丁白蜡树辅助育种中的应用,以所述芥子醛葡萄糖苷作为抗白蜡窄吉丁白蜡树辅助育种中的代谢标志物,将芥子醛葡萄糖苷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效结合,可以早期判断白蜡树的抗虫性能,缩短育种时间,加快育种速度,提高白蜡树抗虫育种效率。本发明对于白蜡树抗虫育种及白蜡窄吉丁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46386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896878.0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23K50/90 , A23K10/30 , A23K10/22 , A23K20/163 , A23K10/18 , A23K20/105 , A23K2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齿绿刺蛾室内饲养人工饲料,该饲料中包括麦胚5-8份、蔗糖3-5份、虾粉3-5份、山梨酸0.5-1份、琼脂1-1.5份、胆固醇0.05-1份、啤酒酵母0.5-1份和水75份。采用本发明的人工饲料,双齿绿刺蛾幼虫历期缩短至40d以下、幼虫期存活率达到84%以上,老熟幼虫体长达到24mm以上,且长势均一,满足研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637591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587236.9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水分散粒剂含有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高岭土、甘油和氯化钠;所述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含量为5.0×1010-2.5×1011PIB/g,以100重量份的所述水分散粒剂为基准,所述高岭土的含量为80-90重量份,所述甘油的含量为1-7重量份,所述氯化钠的含量为0.3-1.0重量份。该水分散粒剂相对于传统的液体制剂具有有效成分高、加水后崩解性好、对环境污染小、杀虫效果好的优点,且便于储存和运输,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环保型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228853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710062972.3
申请日:2007-01-2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23K1/18 , A01M99/00
Abstract: 一种松褐天牛人工饲养和传代方法及其幼虫人工饲料,其方法:将待饲养的松褐天牛蛹放在室温下羽化成虫;再将羽化后的成虫分组放入备有松树枝的容器中进行交配产卵;产卵后的卵常规消毒;将孵出的幼虫接入装有松褐天牛幼虫人工饲料的松褐天牛幼虫饲养容器内,放入健康养虫间内饲养;在整个幼虫饲养过程中调配饲料多次,饲养直至幼虫化蛹。其幼虫人工饲料所含组分:麦麸;豆蛋白;韦氏盐;蔗糖;纤维素;37%甲醛;尼泊金;抗坏血酸;维生素B12;琼脂;酵母;氯化胆碱;水。
-
公开(公告)号:CN100404667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510086522.9
申请日:2005-09-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昆虫脂肪体组织,并且对杆状病毒高敏感的细胞系,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细胞系的建立方法,以及该细胞系在杆状病毒规模化生长上的用途。该细胞系可以用来复制这类病毒,用于杆状病毒杀虫剂的规模化生产,以及构建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表达具商业或科学价值的蛋白质。因而具有极高的商业和科研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69260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810750293.3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10/30 , A23K20/105 , A23K20/163 , A23K20/168 , A23K20/1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星天牛幼虫人工饲料及星天牛的传代饲养方法,该星天牛幼虫人工饲料由如下成分组成,胚芽粉,酪酸钠,韦氏盐,蔗糖,木质粉,乙醇,山梨酸,维生素B6,烟酸,胆固醇,琼脂和水。本发明提供的人工饲料完全不含寄主植物,成分来源简单,容易取得,不受地区、四季变化等因素的限制,可有效地保证室内星天牛的连续饲养,由本饲料饲养的星天牛幼虫,其各虫态的生长期都比野外有所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1057801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68034.5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LAMP快速检测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方法,以落叶松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F蛋白为靶基因,设计与合成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组p7,该引物组p7序列见SEQ ID NO:37~42,利用等温扩增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可实现10min快速检测,灵敏度达100万倍以上,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荧光LAMP与显色LAMP灵敏度一致,从而大大提高LAMP检测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检测效率和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667079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10642065.1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伊氏杀线真菌生产工艺及其制剂和生产装置,生产工艺采用液固双相培养方法进行伊氏杀线真菌的大量生产,通过液体发酵可以先获得大量的菌丝体、芽生孢子及少量的分生孢子,再转到固体培养基上使其产生大量的气生分生孢子,经本工艺可最终制得伊氏杀线真菌的丸剂或粉剂以便于储存,使用时在0.1M柠檬酸钠溶液中溶解或加水稀释即可;生产装置包括一盘体,盘体的底盘上打有若干孔,至少有一层可将所有孔罩住的金属网固定在底盘上,该装置保证了伊氏杀线真菌固体培养所需要的氧气、湿度,又有效地防止了杂菌污染,大大提高了伊氏杀线真菌的产孢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