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6362642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3257952.6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凉山州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指导服务中心 , 会东县林业和草原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枝采摘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采收松果的高枝剪,包括支撑柱、夹紧组件、升降组件和收纳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安装在支撑柱的顶部,所述升降组件安装在支撑柱的底部且升降组件的输出端与支撑柱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收纳组件位于夹紧组件输出端的下方,所述收纳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的输出端上且收纳组件与升降组件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收纳组件可以在收集果实时进行翻转,将果实直接倾倒,更加便于对果实的收集,完成对果实的收集后,收纳组件可以快速复位继续工作,更加省时省力,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8937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1407814.8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的森林资产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首先获取森林资源资产数据并根据所获取的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拟合分析计算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拟合结果将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计算进行评价指标综合评分;最后根据综合评分高低划分多个等级。通过上述方式,构建森林资源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5086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236062.1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A01G23/06 , A01G23/09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树木移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濒危野生植物移栽装置及移栽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濒危野生植物移栽装置及移栽方法,可以更加稳定地将野生树木连根带土地挖出并进行移栽,并能够在移栽的过程中对野生树木进行保护,提高移栽存活率。一种濒危野生植物移栽装置及移栽方法,包括有安装滑轨板、C形安装架、升降液压缸和液压推杆等;所述C形安装架滑动式连接在安装滑轨板上,所述升降液压缸设置在安装滑轨板上,所述C形安装架与升降液压缸的伸缩杆连接,所述C形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推杆。本发明通过两个开槽铲将野生树木挖出来,并保留野生树木根部的泥土,保持植物的完整度,提高野生树木的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1403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08983.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产工业研究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构筑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古树名木生态护坡装置及其生态护坡方法,包括L型支撑板,横向锚固组件的一端与所述L型支撑板的竖板可拆卸连接;纵向锚固组件与所述横向锚固组件可拆卸连接;笼网组件与所述纵向锚固组件可拆卸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古树名木生长处的下方,连接纵向锚固组件与横向锚固组件形成搭建框架,笼网组件在搭建框架内形成笼网,古树名木的护坡养护前期,通过笼网组件配合L型支撑板在古树名木生长处的下方进行固土,古树名木的护坡养护后期,通过笼网组件与古树名木根茎的缠绕连接,避免连接脱离和土壤流失,实现了对生长在坡体地段的悬空古树进行护坡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6547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10703.1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产工业研究设计所)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古树养护的健康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属于林木健康监测领域,包括控制器、径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和光照度监测模块,径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和光照度监测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本申请还公开了相应的监测方法,首先对待监测古树进行健康检测;随后计算待监测古树栽种环境过去一自然年的历史温度参数、光照度参数和待监测古树的历史径流参数,并建立健康评估模型,再获取待监测古树的监测温度参数、监测光照度参数和监测径流参数,最后将监测温度参数、监测光照度参数和监测径流参数导入健康评估模型中输出健康评估结果;本申请通过对古树蒸腾作用的整体监测,从而对古树健康状态进行快速预判,提高了监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0460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203725.X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1 , G06F18/241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外来入侵物种预警方法及系统,涉及大数据分析技术领域。首先,筛选出具有潜在入侵风险的待监控物种,并构建待监控物种的生物维度影响能力特征和环境维度影响能力特征;然后输入待监控物种对应的入侵能力评价模型,输出得到待监控物种的入侵能力评价分数,并确定待监控物种的危险等级,最后,并根据待监控物种的危险等级,执行对应的预警策略。在申请中,请通过获取物种类别统计数据、生态环境数据和气象数据等多维度信息,能够更全面地监测目标区域内的物种入侵情况,提高了监测效果和精度,并且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处理大量的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046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3725.X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1 , G06F18/241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外来入侵物种预警方法及系统,涉及大数据分析技术领域。首先,筛选出具有潜在入侵风险的待监控物种,并构建待监控物种的生物维度影响能力特征和环境维度影响能力特征;然后输入待监控物种对应的入侵能力评价模型,输出得到待监控物种的入侵能力评价分数,并确定待监控物种的危险等级,最后,并根据待监控物种的危险等级,执行对应的预警策略。在申请中,请通过获取物种类别统计数据、生态环境数据和气象数据等多维度信息,能够更全面地监测目标区域内的物种入侵情况,提高了监测效果和精度,并且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处理大量的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减少了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65472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0910703.1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产工业研究设计所)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古树养护的健康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属于林木健康监测领域,包括控制器、径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和光照度监测模块,径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和光照度监测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本申请还公开了相应的监测方法,首先对待监测古树进行健康检测;随后计算待监测古树栽种环境过去一自然年的历史温度参数、光照度参数和待监测古树的历史径流参数,并建立健康评估模型,再获取待监测古树的监测温度参数、监测光照度参数和监测径流参数,最后将监测温度参数、监测光照度参数和监测径流参数导入健康评估模型中输出健康评估结果;本申请通过对古树蒸腾作用的整体监测,从而对古树健康状态进行快速预判,提高了监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140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08983.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产工业研究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构筑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古树名木生态护坡装置及其生态护坡方法,包括L型支撑板,横向锚固组件的一端与所述L型支撑板的竖板可拆卸连接;纵向锚固组件与所述横向锚固组件可拆卸连接;笼网组件与所述纵向锚固组件可拆卸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古树名木生长处的下方,连接纵向锚固组件与横向锚固组件形成搭建框架,笼网组件在搭建框架内形成笼网,古树名木的护坡养护前期,通过笼网组件配合L型支撑板在古树名木生长处的下方进行固土,古树名木的护坡养护后期,通过笼网组件与古树名木根茎的缠绕连接,避免连接脱离和土壤流失,实现了对生长在坡体地段的悬空古树进行护坡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21641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53289.0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产工业研究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育领域,公开一种五小叶槭播种育苗方法,选择长势良好的母树于9至10月下旬采种;翻动阴干、挑拣后低温保存;次年2~3月催芽,催芽前消毒,温水浸种;浸种后,使种子刚好嵌入催芽盘育苗基质,催芽盘放置在日变温5℃~20℃、全黑暗环境中,保持育苗基质湿润;种子裂口率达到20%以上后覆盖基质,发芽后炼苗,再栽植至苗圃。催芽盘放置在日变温5℃~20℃的环境中,这种温度变化模拟了自然条件下的昼夜温差,有助于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促进萌发。五小叶槭种子的发芽率与温度密切相关,变温条件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在实际的育苗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条件,来提高五小叶槭种子的发芽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