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91032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355847.1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冰区输电线路设计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重冰区不能采用同塔双回路设计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塔线耦合模型;验证塔线耦合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塔线耦合模型模拟不同脱冰工况下导线脱冰跳跃动态过程,总结出脱冰过程中重冰区输电线路脱冰动力响应规律;确定重冰区同塔双回路线路路径选择原则;确定重冰区同塔双回路杆塔的荷载组合原则;重冰区同塔双回路杆塔荷载计算方法。采用本发明的重冰区同塔双回路输电线路设计方法设计输电线路,可以为重冰区节约大量的路径走廊,减少工程建设占地,减少林木砍伐量、减小输电线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09103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55847.1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冰区输电线路设计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重冰区不能采用同塔双回路设计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塔线耦合模型;验证塔线耦合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塔线耦合模型模拟不同脱冰工况下导线脱冰跳跃动态过程,总结出脱冰过程中重冰区输电线路脱冰动力响应规律;确定重冰区同塔双回路线路路径选择原则;确定重冰区同塔双回路杆塔的荷载组合原则;重冰区同塔双回路杆塔荷载计算方法。采用本发明的重冰区同塔双回路输电线路设计方法设计输电线路,可以为重冰区节约大量的路径走廊,减少工程建设占地,减少林木砍伐量、减小输电线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140079.1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软岩地基微型钢管桩基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属于微型钢管桩基础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没有针对复合软岩地基微型钢管桩基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以得到适合的微型钢管桩基桩的问题。微型钢管桩基桩承载力包括抗压承载力、抗拔承载力、抗水平承载力,抗压承载力为覆土层抗压承载力与嵌岩层抗压承载力之和,抗拔承载力为覆土层抗拔承载力与嵌岩层抗拔承载力之和,抗水平承载力大于等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基桩的水平力。本申请的微型钢管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用于计算出微型钢管桩基桩承载力从而选择适合复合软岩地基的微型钢管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复合软岩地基微型钢管桩基桩施工方法,从而降低工程量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478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541544.8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2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建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风速V风(m/s)、模拟导线覆冰后的重量读数T1(g)﹢T2(g)、模拟导线长度L导线(m)、模拟导线直径d导线(mm)、模拟导线单位长度重量g导线(g/m)、模拟导线离地高度h导线(m)、模拟导线实际覆冰厚度r冰(mm)和风向与模拟导线间的水平夹角θ(°);B、通过公式联立,计算得出模拟导线上的实际覆冰重量G冰(g);C、模拟导线上的标准冰厚B0(mm)为:能精确测出拟建架空输电线路模拟导线上的标准冰厚,能为输电线路设计提供合理准确的冰区量级及其它设计气象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205785151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722852.6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覆冰监测装置,属于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前期覆冰监测领域。其包括现场监测主机、模拟导线重量测量模块、气象监测模块、摄像模块、供电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监控中心;模拟导线重量测量模块、气象监测模块、摄像模块与现场监测主机电连接,且通过通信线路与现场监测主机实现数据传输;现场监测主机与监控中心之间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送数据;供电模块与现场监测主机电连接,为现场监测主机、气象监测模块和摄像模块提供工作电源。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覆冰监测装置监测覆冰状态,采集覆冰数据,并剔除风荷载的影响,得出准确的标准覆冰厚度,为线路设计冰区划分及优化提供客观数据;与人工观冰相比可以大量节约观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1588221U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20301663.4
申请日:2010-01-27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挖孔桩基础,具有基坑开挖土石量小且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特点。人工挖孔桩基础,包括直圆柱体形状的基柱,基柱内部配置有钢筋,基柱的底端设置有基座,基柱上端设置有柱状体形状的内部配置钢筋的斜柱,斜柱一端位于基柱内部,斜柱另一端从基柱顶面伸出至基柱外部,斜柱的轴心线与基柱的轴心线之间存在一个夹角θ,且0°<θ<15°;斜柱、基柱和基座由混凝土浇注成一体结构。由于基柱为直圆柱体形状,且设置有斜柱,符合山区架设输电铁塔的设计要求,基坑的开挖量小,施工方便且成本低,还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205276989U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21014986.4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H1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四边形横断面的输电铁塔,该输电铁塔包括:包括六根或者八根立柱的上部塔身,包括六根或者八根立柱的下部塔身,六个或者八个分别位于下部塔身的六根或者八根立柱的底部处的塔腿,六个或者八个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下部基础,一个以上固定设置在上部塔身的任意两根相邻立柱上的导线横担和一个以上固定设置在上部塔身的任意两根立柱或者导线横担上的地线支架;其中,上部塔身和下部塔身呈正六边形锥台或者正八边形锥台,上部塔身的锥台坡度小于下部塔身的锥台坡度,上部塔身的底部与下部塔身的顶部固定连接,六个或者八个塔腿与下部塔身的底部固定连接,六个或者八个下部基础分别与六个或者八个塔腿固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3961419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411799.9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的直线塔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双回路同塔架设的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用于重冰区的输电线路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包括双回路VIV直线塔,所述双回路VIV直线塔包括上横担、中横担、下横担以及安装在上横担上的地线支架,各相邻两层线间距离为:相邻两层线间最小垂直线间距离H≥上层线均匀冰静态弧垂-下层线不均匀冰静态弧垂+操作过电压间隙值;相邻两层线间最小水平偏移距离L≥工频电压间隙值+组合导线半径r+导线脱冰跳跃过程中最大横摆距离。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重冰区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可以节约大量的路径走廊,减少工程建设占地,减小输电线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1649765U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20301664.9
申请日:2010-01-27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具有塔身整体高度较低、用钢量少和避雷效果好的特点。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包括塔身和塔头,塔头包括自塔身顶部向下依次并列设置的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在铅垂线方向上,中导线横担的两个横担斜面以及下导线横担的两个横担斜面都位于中横担基面和下横担基面之间,由于中导线横担的两个横担斜面都位于中横担基面之下,所以与现有技术比较,上横担基面与中横担基面之间的距离在设计时可以缩短,从而使塔身整体高度降低,进而有利于避雷和减少用钢量。
-
公开(公告)号:CN217824851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1109338.7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倾角可调的单轴跟踪光伏发电装置。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光伏板,所述底座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位于光伏板下方的滑板,所述安装板的外表面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上端滑动插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端与光伏板的上端内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电动推杆使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伸出,带动滑板远离安装板移动,滑板远离安装板移动将会使光伏板的一端慢慢向上升起,从而使得光伏板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根据光照的角度变化而改变光伏板的角度,能够更加充分的吸收光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