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6399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310812467.5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炎症微环境介导的药物响应释放仿生心脏瓣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仿生心脏瓣膜材料是表面接枝硫酸软骨素和甘草酸的心包。本发明仿生心脏瓣膜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血栓能力和内皮化潜能,还能在炎症微环境下响应释放药物,最终发挥更好的抗炎和抗钙化的作用。此外,本发明制备的仿生心脏瓣膜材料保持了戊二醛交联的猪心包瓣膜的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本发明为制备性能更好的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384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73034.5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A61K9/06 , A61K9/107 , A61K47/32 , A61K47/18 , A61K47/34 , A61K45/06 , A61K31/7048 , A61K31/12 , A61K31/616 , A61K31/192 , A61K31/353 , A61K31/4418 , A61P29/00 , A61P39/06 , A61P9/00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环境响应型载药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该微环境响应型载药水凝胶是以聚合物基体、小分子交联剂、活性纳米颗粒和载药微球为原料制备而成的水凝胶。本发明该微环境响应型载药水凝胶可注射、可自愈合,具有抗氧化、减少炎症、促进新血管形成和抑制纤维化的程序化功能,能显著增强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12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611556.9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7D233/58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系列N‑芳基咪唑鎓盐,具有式I所示结构。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并且同时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杀菌的同时还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对细菌生物膜形成具有显著抑制效果和破除效果,体内杀菌效果优于万古霉素,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8992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6322.8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合成了一种光声显影剂,该光声显影剂的结构如式I所示。利用该光声显影剂与两亲性聚合物AsePS制备得到纳米颗粒,在该纳米颗粒表面包覆葡聚糖外壳,制备得到一种既可以实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实时诊断,又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的纳米颗粒。本发明纳米颗粒将SS‑31与虾青素联合治疗,起到协同抗炎作用,发挥优异的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作用,并与光声成像相结合,有望实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实时诊断和联合多通道介导的治疗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56779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54205.1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8J9/42 , C08J9/40 , C08J9/36 , C08L75/06 , A61L31/06 , A61L31/10 , A61L31/14 , A61L31/16 , A61L33/00 , A61L33/10 , A61L3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部促凝血外表面抗凝血的医用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医用聚氨酯泡沫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多元醇10‑80份、二异氰酸酯30‑80份、催化剂0.1‑5份、硅油1‑15份、发泡剂0‑15份和水0.5‑5份,还包括促凝血材料A、促凝血材料B、交联剂和抗凝血材料涂层溶液。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医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该医用聚氨酯泡沫能防止血栓脱落,安全性好,可降解,有效解决了普通聚氨酯泡沫材料促进血栓形成的能力不足以及血栓易脱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99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10089666.2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A61L31/06 , C08J9/14 , C08J9/40 , C08L75/06 , A61L31/02 , A61L31/14 , A61L31/16 , A61L24/04 , A61L24/02 , A61L24/00 , A61L27/18 , A61L27/02 , A61L27/04 , A61L27/54 , A61L27/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炎功能的医用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聚氨酯泡沫材料技术领域。在制备得到聚氨酯泡沫后,通过“后引入”的方法,进行原位还原反应,在泡沫本体均匀分布能够分解活性氧的颗粒物,催化活性氧分解为水和氧气,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达到抗炎的作用。本发明的具有抗炎功能的医用聚氨酯泡沫材料,适用于心血管领域的封堵填充材料、外科止血材料、以及骨科填充材料等生物医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414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531081.3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附性的消化道粘膜修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本发明先提供了修复凝胶产品盒,它是由分开存放的两个组分组成:组分1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海藻酸盐2~4%、增稠剂1~3%、抗菌剂0~0.1%、胶原蛋白0.1~0.2%,余量为溶剂;组分2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离子交联剂1~5%,余量为溶剂。将组分1和组分2混合可得消化道粘膜修复凝胶。本发明修复凝胶使用方便,并且成胶迅速,耐酸性好,适用于酸性较强的胃部环境,且黏附力强,能与创面牢牢的结合起来,不易脱落,为创面修复提供良好的条件。此外,本发明消化道粘膜修复凝胶细胞相容性良好,创面修复效果优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2204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885161.2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后交联的高分子量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氨酯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伯醇或者仲醇和仲胺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率的差异,设计新型的扩链剂,使异氰酸酯优先和仲胺反应,保留侧链的伯醇或仲醇的羟基,制备侧链含有羟基的线性高分子量聚氨酯。采用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聚氨酯分子量高,同时可以进行后交联,力学性能得以提高,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长期植入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72626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144993.9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A61L31/12 , A61L31/10 , A61L31/04 , A61L31/14 , A61L15/22 , A61L15/42 , A61L27/40 , A61L27/34 , A61L27/26 , A61L27/50 ,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仿生材料和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降解聚合物封堵器阻流膜。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然/合成高分子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天然聚合物1‑5份、合成聚合物1‑5份。本发明将该组合物制成的层状材料与合成聚合物制成的层状材料结合,制成了具有多层结构的封堵器阻流膜,这种多层结构的封堵器阻流膜不仅具有与纯天然聚合物相当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及细胞亲和性,而且具有与合成聚合物相当的稳定性、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741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62321.2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凝、抗菌功能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首先,对基底材料进行活化处理,在材料表面引入活性基团羟基;活化处理的方法包括芬顿试剂或类芬顿试剂氧化活化,或者电化学氧化活化;然后将活化后的基底材料浸入到含疏水基团的氯硅烷溶液中,常温反应30min‑12h,形成超疏水表面;再对制得的超疏水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引入活性反应基团羟基;将活化后的超疏水表面浸入到含氟氯硅烷溶液中,常温反应10‑50min,反应结束后清洗并用氮气干燥,得到具有抗凝、抗菌功能的超疏水涂层。本发明的超疏水涂层制备方法尤其适用于内径尺寸极细的医用长导管,克服了现有常规超疏水涂层制备方法不适用于内径尺寸细的医用长导管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