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592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86612.9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恒温水箱、连接管、检测组件以及液体泵。连接管首先连接恒温水箱,然后经过检测组件后再回到恒温水箱从而形成循环,液体泵安装在连接管内。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箱、夹持结构、测速器和两个压力传感器。夹持结构用于夹持瓣膜,且夹持结构安装于检测箱内,测速器和两个压力传感器均安装于检测箱内,且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于夹持结构的两侧。本发明公开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利用一个可滑动的夹持结构来对瓣膜进行夹持,当一种瓣膜测试完毕后,滑动该夹持结构可将瓣膜带出,更换瓣膜后,直接再将夹持结构送入测试箱内即可进行再次检测,操作方便,简单快捷。

    一种用于二尖瓣瓣膜的负压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258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74779.X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二尖瓣瓣膜的负压测试装置,属于瓣膜测试技术领域,其包括瓣膜固定结构、水箱、负压结构、导气结构以及控制结构。水箱与瓣膜固定结构连接,瓣膜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固定瓣膜的固定通道,在水箱与瓣膜固定结构连接处安装有导气结构。负压结构位于瓣膜固定结构的上方,在负压结构朝向瓣膜固定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导气结构配合的控制结构。本发明公开的负压瓣膜测试装置利用控制结构与导气结构配合以控制水箱与负压结构之间的通闭,当控制结构与导气结构形成配合时,水箱与负压结构形成导通,若瓣膜无法闭严,由于固定通道内的压力与外界相同,而水箱内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因此水箱内的水位会上升,从而判断出瓣膜无法闭严。

    一种高分子瓣膜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704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04733.0

    申请日:2024-02-2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子瓣膜优化设计方法,属于瓣膜设计领域。上述设计方法用于提供一种心脏主动脉瓣膜,该瓣膜不仅能够保持较大的有效瓣膜口径,还能够保持较高的整体疲劳抗力。设计时,先利用三维软件建立几何模型,然后利用仿真软件模拟瓣膜在人体内的场景,从而找出应力较大的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加厚处理。其通过变厚度迭代的方法,根据每次模拟仿真的数据来调整对应区域的叶片厚度,最终使得整个叶片上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并且均不超过0.2MPA。采用上述方法设计得到的瓣膜,其不仅能够保持较大的有效瓣膜口径,还使得整体疲劳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种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110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37612.6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恒温水箱、连接管、检测组件以及液体泵。连接管首先连接恒温水箱,然后经过检测组件后再回到恒温水箱从而形成循环,液体泵安装在连接管内。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箱、夹持结构、测速器和两个压力传感器。夹持结构用于夹持瓣膜,且夹持结构安装于检测箱内,测速器和两个压力传感器均安装于检测箱内,且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于夹持结构的两侧。本发明公开的瓣膜血栓比对测试装置利用一个可滑动的夹持结构来对瓣膜进行夹持,当一种瓣膜测试完毕后,滑动该夹持结构可将瓣膜带出,更换瓣膜后,直接再将夹持结构送入测试箱内即可进行再次检测,操作方便,简单快捷。

    一种医用关节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6586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1587557.1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医用关节,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底座、转动部、限位部、楔形块以及辅助定位组件,底座设置有第一定位块,转动部与底座转动连接,转动部上设置有弧形卡槽,限位部与底座滑动连接,限位部设置有卡接于弧形卡槽内的卡块以及用于安装楔形块的定位槽,楔形块卡入定位槽后与第一定位块形成抵接。本发明公开的医用关节能够实现转动部与底座之间角度的线形改变,同时,利用楔形块与定位槽和第一定位块的配合能够将转动部与底座之间固定在任一介于调整范围内的角度上,且固定之后稳固牢靠,即使在使用较长的时间后,其角度依旧不会发生改变,从而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

    一种高分子瓣膜优化设计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480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86614.8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子瓣膜优化设计方法,属于瓣膜设计领域。上述设计方法用于提供一种心脏主动脉瓣膜,该瓣膜不仅能够保持较大的有效瓣膜口径,还能够保持较高的整体疲劳抗力。设计时,先利用三维软件建立几何模型,然后利用仿真软件模拟瓣膜在人体内的场景,从而找出应力较大的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加厚处理。其通过变厚度迭代的方法,根据每次模拟仿真的数据来调整对应区域的叶片厚度,最终使得整个叶片上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并且均不超过0.2MPA。采用上述方法设计得到的瓣膜,其不仅能够保持较大的有效瓣膜口径,还使得整体疲劳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自动化智能柔性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线设备和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700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90181.6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智能柔性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线设备和加工方法,涉及柔性复合材料零部件加工领域。该基于自动化智能柔性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线设备和加工方法,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工作台顶部设置有三组夹持运输装置,三组所述夹持运输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预加热装置和成型装置;所述夹持运输装置包括安装座。本发明设置有三组夹持运输装置,并配套设置有预加热装置和成型装置,通过夹持运输装置运输工件,通过预加热装置对工件进行加热任务,便于对装置进行工件进行加工,而成型装置的设置易于装置进行成型任务,完成成型后再通过夹持运输装置将工件运输至卸料板位置,工作效率高。

    一种智能材料性能可分批次分析仪器

    公开(公告)号:CN1130299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95785.X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材料性能可分批次分析仪器,涉及材料性能分析检测技术领域。该种智能材料性能可分批次分析仪器,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设备本体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固定隔板,所述设备本体中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检测腔和空腔;所述设备本体前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中心嵌合有防护窗,所述检测腔中心的底部安装有多组材料定位模块;所述检测腔中心的底部安装有与材料定位模块相对应的光学检测模块,所述空腔的前端安装有与光学检测模块和强度检测模块相对应的控制模块。通过设计简单的组合式检测分析设备,既可以对材料进行光学检测,同时也可以对材料进行检测和分析,值得大力推广。

    一种球形接头医用关节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0720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02058.4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球形接头医用关节,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转动结构、限位结构以及固定结构,转动结构包括转动座和转动件,转动座与底座转动连接,转动件与转动座转动连接,限位结构包括摩擦块、第一弹性件、滑动块和螺栓,转动螺栓可以增大或者减小摩擦块与转动件之间的摩擦力,固定结构用于对滑动块进行固定。本发明公开的球形接头医用关节中的转动件可以朝向各个方向转动以进行调节,使用方便,待转动件带动物件转动至与定位位置后,正向拧动螺栓,螺栓推动滑动块朝向摩擦块靠近,令第一弹性件被进一步压缩,弹力增大,对应的,摩擦块与转动件之间的摩擦力也会增大,从而对转动件形成限定。

    一种基于用户睡眠质量的社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6625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55099.7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睡眠质量的社交方法,该方法通过向用户终端配置闹钟服务,使用户终端在预设的时间点发出闹钟提醒,以及在闹钟提醒停止后,向用户终端发送一条窗口消息,并使用户终端接收到窗口消息而不发出消息提醒;由于将用户终端发出闹钟提醒之前最后被操纵的时间作为用户的入睡时间,以及将窗口信息被阅读的时间作为用户的起床时间,从而根据用户每天的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评估用户的睡眠水平,若用户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平均睡眠水平低于标准值,则根据向用户终端配置的社交信息,向用户的社交好友发送提醒消息。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用户睡眠水平的量化,还能通过社交好友监督用户的睡眠健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