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5279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770048.0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交叉测线布置方式的弹性波层析扫描检测方法,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弹性波层析扫描检测时,因为P波传播夹角主要集中在45°以内,故需要根据测点所在边的长度a与垂直于测点所在边的测线长度b的大小关系进行测线布置方式选取,当a小于b时,可选取全交叉测线布置方式、部分交叉测线布置方式或小交叉测线布置方式,均可保证每个激振点的垂直于测点所在边的测线和该激振点与其接收点尾点形成的测线之间的夹角小于45°,测线布置方式选择多样化,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当a大于或等于b时,采用小交叉测线布置方式,使之满足上述夹角要求的同时,可大幅度减少现场工作,提升检测效率,并且可将所需检测测区一次性检测完毕。
-
公开(公告)号:CN11325279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770048.0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交叉测线布置方式的弹性波层析扫描检测方法,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弹性波层析扫描检测时,因为P波传播夹角主要集中在45°以内,故需要根据测点所在边的长度a与垂直于测点所在边的测线长度b的大小关系进行测线布置方式选取,当a小于b时,可选取全交叉测线布置方式、部分交叉测线布置方式或小交叉测线布置方式,均可保证每个激振点的垂直于测点所在边的测线和该激振点与其接收点尾点形成的测线之间的夹角小于45°,测线布置方式选择多样化,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当a大于或等于b时,采用小交叉测线布置方式,使之满足上述夹角要求的同时,可大幅度减少现场工作,提升检测效率,并且可将所需检测测区一次性检测完毕。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06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094876.1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测试悬索张拉力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悬索张力模拟模型和检测设备,悬索张力模拟模型包括两个挡板以及设置在两个挡板之间的两个上支撑杆和两个下支撑杆,两个上支撑杆之间平行设置张拉索,张拉索的一端与第一挡板连接,另一端穿出第二挡板上的穿出孔,绕设在定滑轮上,并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末端连接有承重底盘,承重底盘上放置荷载砝码;张拉索的中间设置振动传感器,两个下支撑杆之间滑动连接有固定底盘,固定底盘上设置有处理器,处理器与振动传感器有线连接,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检测设备无线通信连接。本发明能快速模拟测试张拉索的张力,便于高校学生对斜拉桥、吊桥张拉力进行现场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06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94876.1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测试悬索张拉力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悬索张力模拟模型和检测设备,悬索张力模拟模型包括两个挡板以及设置在两个挡板之间的两个上支撑杆和两个下支撑杆,两个上支撑杆之间平行设置张拉索,张拉索的一端与第一挡板连接,另一端穿出第二挡板上的穿出孔,绕设在定滑轮上,并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末端连接有承重底盘,承重底盘上放置荷载砝码;张拉索的中间设置振动传感器,两个下支撑杆之间滑动连接有固定底盘,固定底盘上设置有处理器,处理器与振动传感器有线连接,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检测设备无线通信连接。本发明能快速模拟测试张拉索的张力,便于高校学生对斜拉桥、吊桥张拉力进行现场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74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57525.6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50/20 , G06F3/0484 , G06F30/20 , G06F16/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检测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系统,包括:资源配置子系统,用于根据预设的教学规定对题库和资源信息进行配置,并对所述教学管理子系统进行授权操作;教学管理子系统,用于对配置好的题库和资源信息进行更新、修改和发布;操作子系统,用于基于虚实结合技术,根据发布的所述题库和资源信息进行可视化显示,以模拟工程检测现场的情景并进行学习、实训和考核。本发明能够使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实践和学习实际工地的检测方法,让用户更真实地了解现场检测过程,从而提高操作者的技能和经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9527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592331.4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和Unity3D技术的智能化教学系统及操作方法,属于虚拟仿真教学技术领域,系统包括:现场实训虚拟模拟模块,用于操作人员在不进入现场的情况下,了解现场操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具体环境、设备传感器或探头安装部署位置和检测软件操作步骤;答题卡判阅系统模块,基于OpenCV图像识别,对操作人员拍摄的答题卡进行识别,提取答题卡内每个单元格内信息,并根据提前录入的答案进行比对判别。本发明采用三维游戏动画的形式,逼真还原现场操作过程,让相关操作人员仅凭一台电脑或平板即可完成现场检测的学习,降低培训成本、现场危险系数的同时提高了培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3487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05499.9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六方体测线布置的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为:利用冲击弹性波层析法对六方体混凝土结构的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在六方体混凝土的两个测试对立面分别布置测试区,形成网格测试区;根据所述网格测试区,接收波形数据;根据所述波形数据,并结合六方体混凝土的尺寸,获取相应测线弹性波的波速;根据所述测试弹性波的波速,利用反演算法获取检测断面的速度分布,完成基于三维六方体测线布置的弹性波层析成像检测。本发明在提升了缺陷或软弱区的检测精准度的基础上,可实现展示测区整体波速分布情况,缺陷或软弱区空间形态、空间大小和空间位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