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分离回料装置的大型无筛板的氯化炉

    公开(公告)号:CN1172823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99049.4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分离回料装置的大型无筛板的氯化炉,属于钛白粉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当前无筛板氯化炉上排渣气体内大量携带细小的TiO2和石油焦回收再利用,进而提高TiO2和石油焦的利用率的问题,以及解决无筛板布风不均匀,易结焦导致运行周期短的问题。本发明加入分离回料装置可以有效回收炉出口烟气大量携带的细小TiO2和石油焦,保证分离下来进入分离回料装置的是固体TiO2和石油焦,保证其他物质从分离器出口出去的为气体和液体,然后进入降温分离后气体进入第一级气固液分离器进入下一个工艺流程。本发明利用了高温分离回料装置能够有效回收炉出口烟气大量携带的细小TiO2和石油焦,提高携带细小的TiO2和石油焦循环利用率。

    用于低速流化床锅炉的定向风帽布风板

    公开(公告)号:CN102563630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210043933.X

    申请日:2012-02-26

    Abstract: 用于低速流化床锅炉的定向风帽布风板。布风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床料流化是否良好,床内燃烧配风是否均匀和燃烧系统设计的成败。一种用于低速流化床锅炉的定向风帽布风板,其组成包括:平板缝隙式定向风帽(1)、水冷支撑管(2)、水冷却系统(3),所述的平板缝隙式定向风帽焊接在水冷管板(4)之间,所述的水冷却系统的水冷支撑管支撑在所述的平板缝隙式定向风帽与所述的水冷管板的下面,所述的水冷却系统连接所述的水冷管板。本发明用于低速流化床大截面的床面。本发明用于低速流化床大截面的床面。

    一种亚临界直流热水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077920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84622.6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临界直流热水锅炉,只在于提供一种可满足亚临界压力热水的加热需求的锅炉。其包括设于炉体内的炉膛和烟道,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烟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中部换热烟道和尾部换热烟道,所述中部换热烟道与炉膛相连通,所述尾部换热烟道与炉体的排烟口相连通,所述省煤器包括高温省煤器和低温省煤器,所述高温省煤器设于中部换热烟道内,所述低温省煤器设于尾部换热烟道内。本发明可加热出亚临界下的热水至工业实验所需的温度参数,为实验平台提供所需的亚临界热水,其采用天然气为燃料,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本发明的锅炉是实验平台热水系统的关键设备,是热水系统能源发生装置。

    燃煤过热锅炉及过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651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986292.5

    申请日:2015-12-25

    Abstract: 一种燃煤过热锅炉及过热方法。在国外技术中采用燃烧合成气锅炉主要从锅炉的安全性考虑,为了保证炉膛中过热器的安全,尽量降低炉膛的烟气温度,因为燃气锅炉炉膛的烟气温度可控,且蓄热量小。一种燃煤过热锅炉,其组成包括:锅筒(1),锅筒通过饱和蒸汽引出管(2)与包墙连接,包墙内部具有高温过热器(12)、低温过热器(7),低温过热器与上行屏式过热器(8)底部连接,上行屏式过热器与下行屏式过热器(10)连接,下行屏式过热器与高温过热器连接,高温过热器的一侧与主蒸汽管道(13)连接,锅筒通过连接管(20)与省煤器(19)连接,省煤器的一端连接有给水管道(18)。本发明应用于燃煤过热锅炉。

    水管、火管相结合的增压余热锅炉的供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71071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99380.6

    申请日:2013-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水管、火管相结合的增压余热锅炉及供热方法。现运行机组积灰严重,影响运行周期。在化工行业系统中,产生的较高温度正压余热烟气,当前技术条件下,可靠的煤气净化方法仍是低温湿法净化。因此降低煤气温度,回收其含有的大量显热能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的重要手段。由于此粗煤气的特殊性,显热回收系统很复杂,对于高压力的废气余热回收我国还没有较成熟的经验。本发明包括:承压壳体(1),在所述的承压壳体的上部/下部装有承压进/出口管道,在所述的承压壳体上部设有引入管接头和引出管接头,所述的承压壳体内上半部为火管锅炉结构;在所述的承压壳体内的下部是水管锅炉结构,所述的承压壳体上部与上升管系统连接,下降管系统和所述的上升管系统都与锅筒连接(8)。本发明用于增压余热锅炉。

    异墙水冷壁结构及介质循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354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99443.8

    申请日:2013-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墙水冷壁结构及介质循环方法。在锅炉设计中,屏式受热面的布置受到炉膛宽度限制和锅炉整体结构的限制。本发明的组成包括:管屏组件(6),管屏组件的端部分别为上销钉管组件(3)和下销钉管组件(4),在上销钉管组件和下销钉管组件穿墙处分别设有密封装置,两个密封装置分别与上集箱(1)和下集箱(2)连接,上集箱和下集箱分别与上升管接头(8)和下降管接头(9)连接,上集箱和下集箱装有固定装置,上集箱和下集箱分别固定在锅炉水冷壁的外壁上,与上集箱和下集箱相连接的分别是上部销钉管组件或者下部销钉管组件,上部销钉管组件或者下部销钉管组件是安装在炉内的水冷屏受热面上。本发明用于异墙水冷壁。

    一种防堵渣多层水冷壁热量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6543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85841.8

    申请日:2021-07-12

    Abstract: 一种防堵渣多层水冷壁热量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回收装置,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典型水管废锅在合成气流通空间内存在复杂的管道、集箱等结构,形成了灰渣沉积、生长的生根点以及结构突变、元件壁温突变,尤其二者的叠加,导致水管废锅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灰渣积聚影响换热效果、甚至需要停车清理,运行时间无法得到保证,造成经济效益损失的问题。本发明下收口水冷筒套装在上收口水冷筒上且两者之间构成环形空间,下收口水冷筒的内侧壁与上收口水冷筒的外侧壁连接,多个增强水冷屏的上部穿过上收口水冷筒上方后向外延伸至压力壳体的外部,多个振打除灰装置沿水平方向均横向从外到内依次穿过压力壳体、下收口水冷筒。用于回收防堵渣。

    一种高效低成本增压辐射废锅受热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50360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75923.3

    申请日:2020-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化和锅炉两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低成本增压辐射废锅受热面结构,本发明承压壳体,外筒水冷壁、内筒水冷壁、屏式受热面组成,各受热面连接下集箱和上集箱,及和受热面相连的下降管和引出管,内筒水冷壁、外筒水冷壁、屏内装有工作介质,工作介质为汽水两相介质,有效回收较大正压下的合成气的显热余热,将烟气温度从1500℃降至670℃左右,具体采用外筒+内筒+屏和特殊下降管结构有效结合受热面结构,这种受热面结构适用于高压力含尘浓度大的烟气,能够有效利用受热面的特点,加强传热效率,有效的降低了废锅的高度,由于布置更加紧密,各受热面的水循环问题和应力问题比较突出。

    水管、火管相结合的增压余热锅炉的供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71071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399380.6

    申请日:2013-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水管、火管相结合的增压余热锅炉及供热方法。现运行机组积灰严重,影响运行周期。在化工行业系统中,产生的较高温度正压余热烟气,当前技术条件下,可靠的煤气净化方法仍是低温湿法净化。因此降低煤气温度,回收其含有的大量显热能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的重要手段。由于此粗煤气的特殊性,显热回收系统很复杂,对于高压力的废气余热回收我国还没有较成熟的经验。本发明包括:承压壳体(1),在所述的承压壳体的上部/下部装有承压进/出口管道,在所述的承压壳体上部设有引入管接头和引出管接头,所述的承压壳体内上半部为火管锅炉结构;在所述的承压壳体内的下部是水管锅炉结构,所述的承压壳体上部与上升管系统连接,下降管系统和所述的上升管系统都与锅筒连接(8)。本发明用于增压余热锅炉。

    一种双床氯化炉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82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49650.2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床氯化炉装置,属于钛白粉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增加运行风险及物料损耗,而且随还有大量的TiO2随四氯化钛气体飞出,严重影响钛原料的利用率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双床结构,主床负责沸腾反应,副床负责收渣,然后排渣,主床的渣由高处流到副床,主床和副床的筛板采用坡度设计,保证主床的渣流到副床,为了控制渣的流量主床和副床之间隔板设置特殊空洞联通,满足主副床渣流入副床,副床下通有N2,负责接收及流化废渣,废渣通过副床排出炉外,达到主床物料平衡的作用,同时采用氯化炉外循环设备将飞出物料再循环反应,提高钛物料的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