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甲虫前翅点阵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28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9827.0

    申请日:2024-01-0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点阵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仿生甲虫前翅点阵结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甲虫前翅微观小梁结构特点出发,通过对甲虫前翅微观小梁结构的相似性分析和提取,提取出主要结构元素和结构机理,根据仿生学原理,通过相似性分析的方法确认,从结构相似度、功能相似度和边界相似度角度对所选元素进行分析;根据甲虫前翅微观小梁结构特点进行结构特征提取与内凹三角形结构融合,建立一个三维宏观的初步仿生甲虫前翅单胞结构,并确立每个元素及其尺寸的范围,用于结构构造和尺寸参数优化;本发明内容:可以提高零件的轻量化程度和吸能性能。

    一种仿生蜘蛛网点阵结构设计及其吸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18665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810924.2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蜘蛛网点阵结构设计及其吸能方法,涉及仿生学技术领域;它的方法如下:步骤一、分析蜘蛛网结构参数对吸能效果影响;步骤二、仿生蜘蛛网点阵结构设计;步骤三、准静态载荷下点阵吸能效果研究;本发明通过对蜘蛛网力学模型的分析,构建蜘蛛网仿真模型;以总吸能量、峰值应力和比吸能量为吸能效果评价标准;利用有限元法模拟昆虫冲击蜘蛛网动态响应过程并基于响应曲面法得到蜘蛛网结构的结构参数对蜘蛛网吸能效果的影响规律;对得到的三种仿生蜘蛛网在低速冲击载荷和准静态压缩载荷下的吸能效果做出仿真验证;通过分析三种仿生蜘蛛网点阵结构夹芯板压缩力和压缩位移的关系总结归纳三种仿生蜘蛛网点阵在准静态载荷下的吸能效果。

    一种基于旋转盘的3D打印喷涂头

    公开(公告)号:CN110757802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68104.2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打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旋转盘的3D打印喷涂头,包括固定架、丝杆、平移电机和喷头,固定架的内部安装有丝杆,固定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平移电机,丝杆上套设有滑块,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机构,第一伸缩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轴伸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旋转盘上环形分布有不同型号的喷头,打印作业过程中,利用热风机对下料管进行加热,防止下料管的打印材料凝固,利用下料螺杆使下料过程更加顺畅,防止下料管被堵塞,通过设置旋转盘,可以完成更换喷头的操作,省去人工更换喷头的麻烦。

    一种可更换块电极的双块电极电火花反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0956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58781.4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一种可更换块电极的双块电极电火花反拷装置,属于电火花加工领域,所述包括精密平移台、块电极、保持架和固定块等,所述块电极在安装前要通过电火花线切割方法切去两个角来保证块电极安装部分的坡度与保持架夹持部分的坡度相同,并通过保持架平行安装在精密平移台上;所述保持架通过螺栓组与固定块安装在一起,并通过L型板与全螺纹螺栓进行紧固;所述固定块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精密平移台和底部平台上,并通过铣削加工来保证安装后两个固定块之间的平行;所述精密平移台为手动驱动方式的薄型精密平移台,并带有侧面锁紧装置。本发明不仅能够加工出一致性较好的微细电极,并且利用该微细电极进行在线加工微小群孔的孔径等于双块电极间距,无需在线检测装置。

    一种调节式机械电火花刻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2852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45985.9

    申请日:2018-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364 B23K2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式机械电火花刻槽装置,它涉及机械电火花设备技术领域;机架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所述机架的内部安装有控制系统,所述机架的上端安装有数个支撑辊体机构,所述支撑辊体机构的上侧设置有管材,所述机架的中上端安装有自动压紧进料装置,且自动压紧进料装置与管材相配合,所述机架的右侧安装有电动伸降器,电动伸降器的升降螺杆上安装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的上端安装有两个电动直线导轨,电动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安装有激光刻槽装置,所述安装平台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穿接在导向套内,两个导向套分别安装在电动伸降器的侧壁上;本发明便于实现快速定位式进料与刻槽,且卡槽速度快,便于实现快速清洁与冷却,效率高。

    一种电火花防沉底混粉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58240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13694.6

    申请日:2017-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13/0211 B01F13/0283 B01F15/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火花防沉底混粉设备,包括工作液箱,所述工作液箱的内部竖直设有中心轴,中心轴的上端通过旋转接头与循环气管连接,循环气管上还设有循环风机,循环气管的另一端与环管连接,环管的内侧周向设有多个支气管,工作液箱内侧上部设有液体分布装置,液体分布装置的下侧于中心轴上设有多个U形架,U形架的内侧配合设有搅拌网板,U形架的下侧于中心轴上设有多个横杆,横杆的外端设有折流板,横杆上还转动设有套环,套环上设有多个搅拌叶,横杆的下侧于中心轴上设有螺旋输送器。本发明结构稳定,设计合理,混粉与工作液的混合效果好,混粉沉底现象有效减少,提升了工作效率与企业效益。

    一种缝线-螺旋状复合板仿生吸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823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9828.5

    申请日:2024-01-0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螺旋层状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缝线‑螺旋状复合板仿生吸能结构,结合了层状螺旋结构和缝合线结构的优点,所述结构包括:若干单元层组,每个单元层组均包括若干单元层,若干单元层组沿铺层方向呈周期性螺旋排布,根据仿生学原理,通过相似性分析的方法来确认,其核心是从铁甲甲虫中甲壳缝线结构进行比对,从结构相似度、功能相似度和边界相似度角度对所选元素进行仿生出新的吸能结构;根据铁甲甲虫中甲壳特点进行结构特征提取与螺旋结构融合,建立一个三维宏观的初步缝线‑螺旋状复合板仿生结构,并确立每个元素及其尺寸的范围,用于结构构造和尺寸参数优化,本发明内容:可以降低零件的质量、提高吸能效率。

    一种改进型3D打印喷头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53287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029946.4

    申请日:2024-01-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打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改进型3D打印喷头,包括喷头结构;所述喷头组件安装在滑动板上;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有在滑轨上;所述喷头结构包括固定板、料管、喷头加热机构、喷头冷却风扇以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用于安装喷头;所述滑动板固连有两个第一安装块;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均固连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另一端与固定板固连;还包括更换结构;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由于所有喷头最低点的高度均相同,从而容易导致其它喷头与打印的物品接触,从而使打印的物品存在瑕疵。

    一种迷宫型节流阀微小孔电火花加工孔形及流场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422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810921.9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迷宫型节流阀微小孔电火花加工孔形及流场仿真方法,涉及电火花技术领域;它的方法如下:步骤一、电火花加工迷宫型节流阀微小孔实验;步骤二、迷宫型节流阀的流场仿真;步骤三、系列化单向喇叭孔形迷宫型节流阀的流场仿真;本发明根据反拷加工原理制备微细电极,进行迷宫型节流阀微小孔的多因素放电参数加工实验和不同厚度工件下的微小孔加工实验,研究工件厚度对迷宫型节流阀微小孔孔形的影响;建立不同微小孔结构的迷宫型节流阀微流道仿真模型,进行迷宫型节流阀微流道的流场仿真,分析微小孔孔形对迷宫型节流阀流体压降、速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并探究具有不同深径比微小喇叭孔的迷宫型节流阀微流道的流体流动情况。

    一种3D打印用原料搅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25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76096.4

    申请日:2022-01-23

    Inventor: 解宝成 路自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原料搅拌装置,涉及3D打印原料制作技术领域,包括搅拌罐、搅拌叶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旋转杆、搅拌杆、伸缩组件、位移组件和混合组件,所述驱动件可控制旋转杆进行转动,并通过伸缩组件可带动搅拌杆和搅拌叶在搅拌罐内侧进行转动;所述旋转杆侧面和伸缩组件之间安装有位移组件,便于在旋转杆带动搅拌转动的过程中使搅拌杆可进行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便于对搅拌罐内侧的原料进行搅拌,提高搅拌效率;所述搅拌罐内侧底端还安装有混合组件,混合组件与搅拌杆连接,可在搅拌杆进行竖直方向移动时对搅拌罐内侧边缘处的原料进行混合,进一步的提高搅拌效果和搅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