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33040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35472.1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区域二值化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图像特征确定环形区域的中点,按照不同的比例确定环形区域的内环半径与外环半径;根据确定的环形区域的内环半径与外环半径对图像进行环形区域灰度信息提取;对各个环形区域分别进行二值化处理,其中每个环形区域都设置独立的阈值,使得每个环形区域之间互不影响;最后将各个环形区域的二值化处理结果拼接到同一张图像中,得到处理后的清晰图像。环形区域二值化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针对中心放射状特征明显的模糊图像,或者中心光照强于边缘光照的亮度不均匀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321882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57491.X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鲁棒性颗粒粒度反演方法,通过测量光束经颗粒系统前后的光强比值,在已知波长和相对折射率等条件下,根据经典的米氏散射理论和朗伯比尔定理就可以获得所测颗粒系的粒径分布。针对传统目标函数存在的病态性,采用L曲线法计算的正则化参数构建带有惩罚因子的目标函数,可以降低函数的病态性。本发明方法的反演计算中结合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得到很好的反演结果。在先验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本发明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反演算法,在测量结果准确性、计算过程稳定性、运行时间、鲁棒性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12903585U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21442258.4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字光学相位共轭的对准装置,属于光学检测领域,其包括:光源系统、数字光学相位共轭的对准系统、空间光调制器表面曲率校正系统和抑制散射系统。光源系统由激光器、衰减片、显微物镜、针孔、第一凸透镜、偏振片、1/2波片构;投影标定系统由第三分光棱镜、第三凸透镜、摄像头、空间光调制器构成;空间光调制器表面曲率校正系统由第三分光棱镜、第四反射镜、第二PZT、第三凸透镜、摄像头、空间光调制器构成;抑制散射系统由第一分光棱镜、第二反射镜、毛玻璃、第二凸透镜、第三反射镜、第一PZT、第二分光棱镜、第三分光棱镜、第三凸透镜、摄像头、空间光调制器。可以加强数字光学相位共轭系统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027957U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21715626.0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N15/06
Abstract: 双波长多角度透射式空气颗粒测量装置,属于光学检测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光散射测量装置存在误差大、速度慢的问题。设计双波长多角度,利用透射光栅分出固定的多个角度散射光,得到待测物在多个角度下的散射情况,测量过程简单、测量精度高。测量装置包括:绿光激光光源(1-1)、红光激光光源(1-2)、第一衰减器(2-1)、第二衰减器(2-2)、第一反射镜(3-1)、第二反射镜(3-2)、第一透镜(4-1)、第二透镜(4-2)、光阑(5)、分光棱镜(6)、第一会聚透镜(7-1)、第二会聚透镜(7-2)、样品(8)、偏振片(9)、光栅(10)、CMOS图像传感器(11.1~11.5)。本实用新型具有非接触性、测量简单、精度高、误差小等优点,用于测量颗粒浓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4503264U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22219469.8
申请日:2020-10-0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波长激光调制的细颗粒物测量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器、He‑Ne激光器、第一光学衰减片、第一分光棱镜、第一偏振片、第二光学衰减片、显微物镜、针孔、准直镜、第二偏振片、平面反射镜、第二分光棱镜、第一凸透镜、第一光阑、第一CCD图像传感器、样品、第二凸透镜、第二光阑、第二CCD图像传感器、计算机。本实用新型基于消光法原理,根据细颗粒物的粒径选取特定波长的激光器,并采用双波长交替测量法,无需估计平均粒径,即可通过光强变化得到颗粒物浓度。通过针孔显微镜扩束,再利用平面反射镜选取小而均匀的光束,使反射光与入射光成θ角反射,避免图像曝光,简化复杂透镜组合的激光整形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8176546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095575.X
申请日:2018-01-2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A61B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技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静脉血管显像系统;目的在于护士为患者静脉注射时,快速、准确的找到静脉进行注射。该系统包括:光源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微处理器模块、投影模块、电源模块。利用近红外线穿透皮肤与组织的能力比可见光好,而静脉中的血红素处于脱氧状态,很容易吸收近红外线,于是就能跟周围明显的区分出来,但人眼看不见近红外线,通过投影模块将近红外信息呈现在患者皮肤表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