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高导弥散强化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6094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508439.7

    申请日:2010-10-15

    Inventor: 刘绍军 肖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高导弥散强化铜合金,包括铜基、陶瓷弥散强化相和掺杂元素,其中陶瓷弥散强化相为占铜合金质量分数为0.1%~2%的ZrO2、Y2O3、MgO、Al2O3和TiB2中的一种或几种,掺杂元素占铜合金质量分数为0.1%~1%的Ni、Y、Ag、Ti、Zr和Hf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解决了铜与陶瓷的界面结合性能差而导致的陶瓷颗粒团聚的问题、陶瓷颗粒在烧结中出现的粗化问题以及电子在铜与陶瓷界面的散射而引起的材料导电性能下降问题,获得了更高的硬度和电导率的弥散强化铜合金。本发明还涉及了这种高强高导弥散强化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无机-有机防风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7069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60757.0

    申请日:2012-03-09

    Inventor: 刘绍军 万勇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质文物防风化保护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石质文物保护用无机-有机防风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被保护对象石质文物本体所在地岩石粉碎后过筛,然后置于高能球磨机中球磨得到平均粒径为50~150nm的纳米岩石粉末;按纳米岩石粉末的重量百分比为0.2~4%的比例将纳米岩石粉末与有机硅类防风化保护剂混合得混合液,再进行高能球磨,球磨好后超声分散,使纳米岩石粉末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有机硅类防风化保护剂中。本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采用本方法制备的防风化复合材料与石质文物本体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其对石质文物的外观不敏感、岩石粉末的加入量不会对石质文物的外观产生变色等审美效果方面的影响。

    纳米相弥散强化铜及其制备方法和产品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250639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10066186.5

    申请日:2008-03-27

    Inventor: 刘绍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弥散强化铜及其制备方法和产品生产工艺。弥散强化铜中,弥散强化相含量为0.5-1.25wt%,弥散强化相微粒的尺寸为0.01-0.05μm,间距为0.1-0.5μm。纳米相弥散强化铜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在室温和惰性气体中,将铝、镱、镧、铈或锆粉与氧化亚铜粉进行混合,通过机械合金化在铜基体中通过原位反应合成法形成具有纳米增强相的铜合金粉末;二、在惰性气体下进行退火处理;三、将复合粉末与电解铜粉进行第二步高能球磨得到纳米相弥散强化铜合金。利用得到的弥散强化铜进行退火、冷等静压、烧结致密化和冷加工制出所需型材。利用本方法制备弥散强化铜的方法成本低、产量高、工艺简单,所制备的相关产品具有良好的导热和导电等综合性能。

    新型纳米相弥散强化铜及其制备方法和产品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250639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66186.5

    申请日:2008-03-27

    Inventor: 刘绍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弥散强化铜及其制备方法和产品生产工艺。弥散强化铜中,弥散强化相含量为0.5-1.25wt%,弥散强化相微粒的尺寸为0.01-0.05μm,间距为0.1-0.5μm。纳米相弥散强化铜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在室温和惰性气体中,将铝、镱、镧、铈或锆粉与氧化亚铜粉进行混合,通过机械合金化在铜基体中通过原位反应合成法形成具有纳米增强相的铜合金粉末;二、在惰性气体下进行退火处理;三、将复合粉末与电解铜粉进行第二步高能球磨得到纳米相弥散强化铜合金。利用得到的弥散强化铜进行退火、冷等静压、烧结致密化和冷加工制出所需型材。利用本方法制备弥散强化铜的方法成本低、产量高、工艺简单,所制备的相关产品具有良好的导热和导电等综合性能。

    一种高强高导弥散强化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6094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508439.7

    申请日:2010-10-15

    Inventor: 刘绍军 肖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高导弥散强化铜合金,包括铜基、陶瓷弥散强化相和掺杂元素,其中陶瓷弥散强化相为占铜合金质量分数为0.1%~2%的ZrO2、Y2O3、MgO、Al2O3和TiB2中的一种或几种,掺杂元素占铜合金质量分数为0.1%~1%的Ni、Y、Ag、Ti、Zr和Hf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解决了铜与陶瓷的界面结合性能差而导致的陶瓷颗粒团聚的问题、陶瓷颗粒在烧结中出现的粗化问题以及电子在铜与陶瓷界面的散射而引起的材料导电性能下降问题,获得了更高的硬度和电导率的弥散强化铜合金。本发明还涉及了这种高强高导弥散强化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石质文物用无机-有机超疏水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08256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010618653.8

    申请日:2010-12-31

    Inventor: 刘绍军 田仕鹏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质文物防风化保护的超疏水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石质文物用无机-有机超疏水纳米复合材料,它包含疏水性有机硅液相,在疏水性有机硅液相中分散有重量分数为0.2~4%的纳米ZnO/SiO2颗粒,该纳米ZnO/SiO2颗粒为ZnO包覆的SiO2颗粒,其平均粒径为20~200nm,ZnO包覆层的厚度为10~30nm。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超疏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无机-有机超疏水性材料应用在砂岩类石质文物上时,在石质文物表面形成了一层具有低表面能的微米纳米双层结构层,该表面出现了超疏水性,且有较小的滚动角,不但具有较好的透水性、透气性、抗酸性及抗盐性,而且还具有的耐老化、杀菌、防紫外线及自清洁等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