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03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02114.1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兴县经开区铝镁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白酒酒糟生物炭‑金属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吸波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白酒酒糟生物炭‑金属复合吸波材料原料包括白酒酒糟生物炭‑金属复合材料和固化剂,所述白酒酒糟生物炭‑金属复合材料是以白酒酒糟生物炭为基体材料,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将金属纳米颗粒沉积在白酒酒糟生物炭表面得到的。本发明以白酒酒糟为生物炭原料,其内部微结构可以提高金属负载率,增强吸波特性,利用白酒酒糟和ALD法沉积Fe或Co金属所制得的吸波材料在4~18GHz频区都有明显的吸波效果,适合于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40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06775.7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建立一种掺杂二氧化铀陶瓷燃料力学性能的计算方法。主要通过模型计算不同二氧化锆掺杂量和不同燃耗深度条件下的掺杂二氧化铀陶瓷燃料的组成成分;根据计算的组成成分结果,制备一系列模拟不同二氧化锆掺杂量和不同燃耗深度的二氧化锆掺杂二氧化铀燃料;然后测量模拟不同二氧化锆掺杂量和不同燃耗深度掺杂二氧化铀材料的杨氏模量、硬度、断裂韧性、断裂强度力学性能数据;然后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一种不同二氧化锆掺杂量和不同燃耗深度条件下二氧化铀陶瓷燃料力学性能的计算模型和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定量预测二氧化锆掺杂二氧化铀陶瓷燃料的力学性能,有助于准确评估掺杂二氧化铀陶瓷燃料的堆内反应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868808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20155.3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江苏百若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静水条件下原位三维应力腐蚀实验装置,包括带有可视窗口的耐压样品腔、能够提供应力的慢应变速率试验机、能够拍摄被测试样并进行位移和应变分析的数字图像相关单元和基于金属材料本身的导电特性来测量裂纹长度的直流电位降法裂纹监测单元。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静水条件下原位三维应力腐蚀实验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静水条件下原位三维应力腐蚀实验装置与方法,可以对被测试样进行高静水条件下原位三维应力腐蚀实。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8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11422.1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C22C38/0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0/00 , C22C33/04 , C21D1/00 , C21D6/00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igma相弥散强化的耐蚀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及制备方法,在Fe20Cr25NiNb奥氏体不锈钢的基础上,通过增加Cr+Al含量和调控热处理工艺,在奥氏体不锈钢基体内形成大量弥散分布的亚微米Sigma相,起到弥散强化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力学强度;另一方面,在奥氏体不锈钢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Al和Ti元素,Al和Ti元素在高温氧化环境中易于形成致密的Al2O3和TiO2氧化膜,保护金属基体,从而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高温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28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15133.1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16C60/00 , G01N25/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掺杂氧化物核燃料的热导率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掺杂材料对热传导过程中声子的散射系数计算模型;掺杂材料形成AxBy型固溶体材料;步骤2,分别建立掺杂材料中A类点阵缺陷和B类点阵缺陷所产生的声子散射系数计算模型;步骤3,建立计算替代原子导致的声子散射系数模型;步骤4,建立前述步骤中各声子散射系数模型中各参数的计算方法;步骤5,根据前述步骤中的结果计算掺杂材料的热导率。本发明基于掺杂前氧化物材料的热导率数据,经过计算即可直接获得掺杂后材料的热导率,无需额外单独制备热导率实验测量所需的标准尺寸样品,从而能够快速反映被研究材料产品的热物理性能状态,降低新材料的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8372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748993.4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低温盐雾‑高温氧化腐蚀的盐雾实验设备及方法,用于低温盐雾‑高温氧化腐蚀的盐雾实验设备,包括:盐雾箱、盐雾室、加热炉、制冷系统和温湿度箱;盐雾箱与盐雾室连通,用于产生盐雾并送入盐雾室中形成盐雾氛围;加热炉用于加热盐雾室;制冷系统用于对盐雾室制冷;温湿度箱与盐雾室连通,用于产生适宜湿度;温湿度箱与加热炉、制冷系统一起在盐雾室内产生需要的温湿度氛围。本发明实施例扩大了盐雾腐蚀装置的适用范围,对复杂服役环境的腐蚀有良好的模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51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69246.3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材料断裂韧性和断裂强度的测量与计算方法,采用维氏压头对陶瓷材料样品表面进行压痕实验,根据获得的载荷与位移之间关系曲线数据及样品表面压痕对角线方向裂纹长度和对角线长度数据,结合函数关系式计算得到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断裂强度。本发明可直接针对陶瓷材料进行断裂强度测试,能够真实反映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状态,并可同时完成陶瓷材料的弹性模量、断裂韧性和断裂强度测量,为高性能陶瓷材料研发过程中的性能检测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本发明的技术路线简单,而且针对测试样品的尺寸及形状要求低,实验参数易于控制,对实验设备和相关辅助实验条件无苛刻要求,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5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69246.3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材料断裂韧性和断裂强度的测量与计算方法,采用维氏压头对陶瓷材料样品表面进行压痕实验,根据获得的载荷与位移之间关系曲线数据及样品表面压痕对角线方向裂纹长度和对角线长度数据,结合函数关系式计算得到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断裂强度。本发明可直接针对陶瓷材料进行断裂强度测试,能够真实反映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状态,并可同时完成陶瓷材料的弹性模量、断裂韧性和断裂强度测量,为高性能陶瓷材料研发过程中的性能检测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本发明的技术路线简单,而且针对测试样品的尺寸及形状要求低,实验参数易于控制,对实验设备和相关辅助实验条件无苛刻要求,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19100.4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08 , G01N15/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小尺寸球形核燃料颗粒压碎强度的测量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获取小尺寸球形核燃料样品;步骤2:量测所述样品颗粒的粒径大小;步骤3:对所述样品进行压碎,获得所述样品的压碎载荷;步骤4:根据所述样品颗粒粒径大小及所述压碎荷载计算所述样品的压碎强度。本发明的量测方法使单个球形核燃料颗粒在整个压碎强度测量过程中易于转运;本方法可直接针对单个球形核燃料颗粒的直径和压碎载荷进行精确测量;采用本方法测量单个球形核燃料颗粒的压碎强度所需的辅助设备少,操作方式简便易行,测量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8125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91856.0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符号回归的控制棒芯体材料热物理性能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控制棒芯体材料Ag‑In‑Cd合金的化学成分随热中子辐照剂量变化的线性关系式;步骤2,给定多个热中子辐照剂量预设值,根据线性关系式,分别制备与热中子辐照剂量预设值相对应化学成分的Ag‑In‑Cd模拟合金;步骤3,对Ag‑In‑Cd模拟合金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后,测量Ag‑In‑Cd模拟合金的热物理性能;步骤4,基于符号回归方法,获得Ag‑In‑Cd合金的热物理性能可解释模型。本发明方法可以定量计算控制棒芯体材料Ag‑In‑Cd合金的热物理性能,有助于准确评估核反应堆控制棒的堆内服役行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