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13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36787.2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M4/1397 ,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42 , H01M10/0525 , H01M4/136 , H01M4/1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双层涂布补锂正极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包括:将正极活性材料浆料涂覆在集流体表面形成第一活性物质层,在其表面第二次涂覆硫化聚丙烯腈浆料形成第二活性物质层;浸在锂‑联苯化学预锂化试剂中使硫化聚丙烯腈反应生成锂化的硫化聚丙烯腈,得到所述双层涂布补锂正极。本发明通过设计双层涂布工艺,并对硫化聚丙烯腈的活性物质层锂化,形成以锂化的硫化聚丙烯腈作为补锂材料的正极补锂层,与正极材料在常规电解液中良好的兼容性,可提供大量额外活性锂,用来弥补负极的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正极补锂层脱锂和利用率高,实现了高效补锂,对先进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073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02252.6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6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态电解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解质膜。聚合物浆料包括:高熵氧化物、聚合物基材、锂盐以及溶剂;所述高熵氧化物、聚合物基材和所述锂盐的重量比为0.05‑2:1:0.05‑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中高熵氧化物特有的表面带正电的结构缺陷锚定锂盐的阴离子,有利于锂盐的解离,将其用作固态电解质时,能够提升复合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浓度和锂离子迁移数,从而减少循环过程中的浓差极化,有效提升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对锂金属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173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15064.9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锂金属电池,所述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膜通过以下的原料制备得到:质量比为100:(0.01~20):(0.01~80)的氧化物陶瓷粉末、粘结剂和深共晶电解液,深共晶电解液包括丁二腈和有机锂盐。深共晶电解液会将氧化物陶瓷粉末润湿,改善氧化物陶瓷粉末之间的接触并促进粉末颗粒间的离子传输,大大提高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膜的室温循环的容量,并且本发明还对电极与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膜的界面进行改性,使得二者之间的界面接触得到保证,提高了电解质膜和电极之间的界面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6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65757.9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粘结剂溶于第一溶剂中,进行第一搅拌处理,得到第一搅拌物;向所述第一搅拌物中加入石墨,进行第二搅拌处理,得到第二搅拌物;向所述第二搅拌物中加入硅源、第二溶剂和导电剂,进行第二搅拌处理,得到第三搅拌物;对所述第三搅拌物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所述球形硅碳复合材料,所述球形硅碳复合材料包括石墨片堆叠而成的球状结构(石墨层)以及结合在所述球状结构表面的硅。本发明制备的球形硅碳复合材料的石墨层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为硅的体积膨胀提供了空间,且该石墨层上结合着纳米硅,缩短了锂离子的扩散距离,两者的结合十分紧密,有利于锂离子电池的动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32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311386641.0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子级分散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原子级分散镍基催化剂包括:基体、负载于所述基体上的金属镍单原子和/或镍团簇;所述基体为还原的氧化石墨烯;所述还原的氧化石墨烯掺杂有氮元素。本发明利用金属镍单原子和/或镍团簇活性位点均匀地分布于碳基体之间,同时引入氮元素提高了材料内部缺陷程度,与金属镍位点形成配位结构,产生区域活性,增强了材料催化性能及对锂的亲和性。并且所述原子级分散镍基催化剂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增大了电极与电解液间的接触面积,缩短了离子和电子的传输路径,有效的改善了三相界面问题,同时也为放电产物的容纳提供了更多的位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86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914407.9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 H01M10/42 , H01M4/0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0 , B02C17/10 , B02C17/20 , B02C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极补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球磨法将方酸锂和正极材料混合制备得到正极补锂材料,其中正极材料作为催化剂能够促进方酸锂完全分解,方酸锂容量能够完全释放,且减少了对正极的不利影响,大大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增加了电池首次充电放电的容量,从而优化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本发明所述正极补锂材料用在电池中的正极片上,能简单高效的实现给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的目的,能应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352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254483.1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i‑Ru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Ni‑Ru双金属催化剂包括掺杂有氮元素的基体,负载于基体表面的镍催化位点和钌催化位点;基体为还原的氧化石墨烯;镍催化位点以单原子和/或团簇的形式负载于基体表面,钌催化位点以单原子、团簇、纳米颗粒中的至少一种形式负载于基体表面。本发明以还原的氧化石墨烯为基体,其上负载镍催化位点和钌催化位点,同时引入氮元素以提高材料内部缺陷程度。将其用于锂‑氧气电池催化正极材料,由于Ni‑Ru双金属催化剂协同催化作用的存在,能够显著降低充电过电位,增加放电容量,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且Ni‑Ru双金属催化剂可同时在正极和负极侧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368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26145.X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电芯及其制备方法与固态电池,其中复合固态电解质包括:基底膜,所述基底膜的表面和内部分布有若干孔隙;位于所述孔隙中的聚合物和锂盐。本申请中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在室温下电导率优异,锂离子迁移数高。将本申请提供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用于固态电池中,聚合物隔绝了硫化物或者卤化物电解质与正负极的副反应,有效保证了正负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稳定,提高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973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41758.1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湖南美尼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固化的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原位固化的固态电解质包括以下原料经固化得到:聚合物单体、锂盐、深共晶电解液和引发剂,所述聚合物单体、锂盐、深共晶电解液和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00:(5000‑10):(9000‑10):(1000‑0.001);所述聚合物单体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丙烯腈、碳酸乙烯酯、碳酸亚乙烯酯、环氧乙烷、1,3‑二氧环戊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深共晶电解液包括深共晶锂盐和深共晶溶剂。本发明使用高安全性的深共晶电解液,有效保证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安全性,并兼具原位固化与正负极之间的界面良好接触,最终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展现出较高的容量以及优异的室温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26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124036.4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1M4/36 , H01M10/44 , H01M10/0525 , H01M4/62 , H01M4/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补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补锂剂包括改性草酸锂和改性石墨烯,改性草酸锂经过再结晶处理得到,改性石墨烯包括随机堆叠的片层结构,改性草酸锂均匀分散在改性石墨烯的片层结构中。本申请提供的补锂剂中改性草酸锂经过再结晶处理,尺寸缩小,进而提供了足够的反应点并缩短了离子传输路径。改性石墨烯包括随机堆叠的片层结构,具有丰富的孔洞,赋予其更高的比表面积,为锂离子、电子的快速传输提供路径,同时提供了足够的三相反应区,使改性草酸锂均匀分散在改性石墨烯的片层结构中,为改性草酸锂的分解和扩散提供了大量的空间,提升其分解动力学性能,降低其分解电压,提高其分解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