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3147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71957.2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电站发电装置,设有聚光组件支架、光伏组件支架,聚光组件支架上设有聚光组件,光伏组件支架上设有光伏组件,聚光组件包括基材层、反射层、封装层、保护层,基材层一侧为光滑表面,基材层另一侧带有花纹,基材层的花纹侧镀反射层,反射层外侧设有封装层,封装层外侧设有保护层。其解决了现有晶体硅光伏组件功率衰减严重、成本高、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855536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1111420.7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铜纳米材料使金属与有机物形成高强度可靠连接的方法,首先制备铜纳米颗粒,使铜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有一层很薄的有机表面活性剂壳层;将铜纳米颗粒分散在溶液中制成分散液,在金属或者有机物母材表面利用铜纳米颗粒的分散液多次叠层直写,形成铜纳米颗粒含量和分布渐变的梯度连接层,并在连接层表面连接另一母材;对金属‑有机连接结构进行热处理改性,直写的连接层形成从纳米到连接界面宏观尺度的多尺度渐变界面结构,实现高强度可靠的金属‑有机物连接。该方法综合利用范德华力、化学键与机械互锁实现了金属与有机物的高强度连接,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环保、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855536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11420.7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铜纳米材料使金属与有机物形成高强度可靠连接的方法,首先制备铜纳米颗粒,使铜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有一层很薄的有机表面活性剂壳层;将铜纳米颗粒分散在溶液中制成分散液,在金属或者有机物母材表面利用铜纳米颗粒的分散液多次叠层直写,形成铜纳米颗粒含量和分布渐变的梯度连接层,并在连接层表面连接另一母材;对金属-有机连接结构进行热处理改性,直写的连接层形成从纳米到连接界面宏观尺度的多尺度渐变界面结构,实现高强度可靠的金属-有机物连接。该方法综合利用范德华力、化学键与机械互锁实现了金属与有机物的高强度连接,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环保、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17984992U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21221969.8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电站清雪机器人,设有驱动装置和导轨,所述驱动装置下方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导轨匹配,所述驱动装置可沿所述导轨滑动,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上设有清雪板,所述清雪板上设有刮板,所述导轨固定在光伏组件阵列或聚光组件阵列的最高点,所述导轨的两端设有限位块。其解决了现有光伏电站积雪清理费时费力、普通清雪机器人无法适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光伏组件阵列或聚光组件阵列的积雪清理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212012569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0737782.8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电站发电装置,设有聚光组件支架、光伏组件支架,聚光组件支架上设有聚光组件,光伏组件支架上设有光伏组件,聚光组件包括基材层、反射层、封装层、保护层,基材层一侧为光滑表面,基材层另一侧带有花纹,基材层的花纹侧镀反射层,反射层外侧设有封装层,封装层外侧设有保护层。其解决了现有晶体硅光伏组件功率衰减严重、成本高、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7329230U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21221960.7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升降的光伏电站监测系统,设有基座、驱动机构和终端计算机,所述驱动机构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顶部设有风速传感器和摄像头,所述驱动机构上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机构升降,所述风速传感器和所述摄像头分别与所述终端计算机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还设有遥控器。其解决了现有光伏电站图像监测方式存在监测范围小或者监测时长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远程监控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208836073U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21826629.1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nventor: 刘荣刚
IPC: H02S20/30 , H02S40/22 , F24S30/4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在不显著提高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光伏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用低倍聚光光伏支架装置,设有低倍聚光光伏组件,以及用于支撑低倍聚光光伏组件的组件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反射镜以及用于支撑反射镜的反射镜支架,其中反射镜经反射镜支架固定在低倍聚光光伏组件的侧面,其中所述低倍聚光光伏组件与反射镜的夹角范围为90°~135°,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系统在不显著提高成本的条件下获得更高的年发电量,从而提高光伏电站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207907539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21813018.9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nventor: 刘荣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低倍聚光光伏的冷热电联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低倍聚光光伏系统(1)、制冷终端(7)、制热终端(8)、第一保温水箱(5)、第一地埋管群(2)、第二保温水箱(6)、第二地埋管群(3)、地源热泵(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充分利用太阳的光伏和光热特性,有效降低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提高年发电量;光伏组件的冷却过程实际上也是地源井的蓄热过程,解决了北方地区地源热泵冬夏季节的冷热不平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306203282S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30196884.9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Designer: 刘荣刚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光伏电站发电装置。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光伏电站发电。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使用状态图2。
5.组件1后视图与组件1主视图对称,省略组件1后视图;组件2后视图与组件2主视图对称,省略组件2后视图;无设计要点,省略组件1左视图;无设计要点,省略组件1右视图;无设计要点,省略组件1仰视图;无设计要点,省略组件2左视图;无设计要点,省略组件2右视图;无设计要点,省略组件2仰视图。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