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平衡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291C

    公开(公告)日:2002-05-08

    申请号:CN97115830.4

    申请日:1997-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平衡器,该平衡器的主阀部分由排气阀和供气阀构成,排气阀和供气阀上下对称地安装于主阀腔内,平衡活塞上部有背压室,平衡活塞的下部有反馈室,反馈室通过反馈通道与二次压力口相连,平衡活塞与阀杆刚性连接,同时与出力杆刚性相连,出力杆下端有一个连接机构连接负载。本发明是一种全气动的,能感知负载力变化从而自动调节其出口压力使之与负载力匹配的自动平衡装置,可以应用在气动平衡式助力系统上及其他需自动调节压力的力控制系统上。

    自动平衡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8827A

    公开(公告)日:1999-02-24

    申请号:CN97115830.4

    申请日:1997-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平衡器,该平衡器的主阀部分由排气阀和供气阀构成,排气阀和供气阀上下对称地安装于主阀腔内,平衡活塞上部有背压室,平衡活塞的下部有反馈室,反馈室通过反馈通道与二次压力口相连,平衡活塞与阀杆刚性连接,同时与出力杆刚性相连,出力杆下端有一个连接机构连接负载。本发明是一种全气动的,能感知负载力变化从而自动调节其出口压力使之与负载力匹配的自动平衡装置,可以应用在气动平衡式助力系统上及其他需自动调节压力的力控制系统上。

    贴片式悬臂梁弯振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

    公开(公告)号:CN103161811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078047.5

    申请日:2013-03-12

    Abstract: 贴片式悬臂梁弯振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它属于利用螺纹副连接的紧固件及传动件领域。它是为了方便、快速、灵活地实现螺纹副间自锁与解锁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与控制。它的在悬臂梁状态的螺母基体的外圆面上,绕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两两相对的平面,每个平面上都设置有一片或多片它激式伸缩片,所述它激式伸缩片的伸缩方向与悬臂梁状态的螺母基体的轴线平行;所述它激式伸缩片的它激频率在超声波频段内;多片它激式伸缩片的它激驱动方式为行波激振工作模式或驻波激振工作模式。本发明能在它激式伸缩片输入它激驱动信号时,使螺母基体的自锁工作状态改变为解锁工作状态,即螺纹副间的摩擦系数大幅度减小,使螺母基体与螺杆之间的自锁工作状态消失。

    夹心式自由梁弯曲振动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

    公开(公告)号:CN103174725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078049.4

    申请日:2013-03-12

    Abstract: 夹心式自由梁弯曲振动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它属于利用螺纹副连接的紧固件及传动件领域。它是为了方便、快速、灵活地实现螺纹副间自锁与解锁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与控制。它的自由梁状态的螺母基体外圆面中部上开有一周环槽,压电伸缩圆环由多片压电伸缩片组成;压电伸缩圆环镶嵌在自由梁状态的螺母基体的环槽中,压电伸缩圆环的两侧端面分别与环槽内的两侧端面连接;所述压电伸缩圆环的驱动方式为行波激振工作模式或驻波激振工作模式。本发明能在压电伸缩片输入驱动信号时,使螺母基体的自锁工作状态改变为解锁工作状态,即螺纹副间的摩擦系数大幅度减小,使螺母基体与螺杆之间的自锁工作状态消失。

    夹心式自由梁纵扭模态转换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

    公开(公告)号:CN103115056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078007.0

    申请日:2013-03-12

    Abstract: 夹心式自由梁纵扭模态转换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它属于利用螺纹副连接的紧固件及传动件领域。它是为了方便、快速、灵活地实现螺纹副间自锁与解锁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与控制。它的压电伸缩圆环由多片压电伸缩片组成;压电伸缩片的伸缩方向与压电伸缩片的厚度方向相同;每个环槽内都镶嵌有一个压电伸缩圆环;自由梁状态的螺母基体的外圆面上还设置有多条深槽或多列小孔;所有压电伸缩片可单独或成组驱动,在成组驱动时其驱动相位相同。本发明能在压电伸缩片输入驱动信号时,使螺母基体的自锁工作状态改变为解锁工作状态,即螺纹副间的摩擦系数大幅度减小,使螺母基体与螺杆之间的自锁工作状态消失。

    夹心式自由梁弯曲振动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

    公开(公告)号:CN103174725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78049.4

    申请日:2013-03-12

    Abstract: 夹心式自由梁弯曲振动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它属于利用螺纹副连接的紧固件及传动件领域。它是为了方便、快速、灵活地实现螺纹副间自锁与解锁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与控制。它的自由梁状态的螺母基体外圆面中部上开有一周环槽,压电伸缩圆环由多片压电伸缩片组成;压电伸缩圆环镶嵌在自由梁状态的螺母基体的环槽中,压电伸缩圆环的两侧端面分别与环槽内的两侧端面连接;所述压电伸缩圆环的驱动方式为行波激振工作模式或驻波激振工作模式。本发明能在压电伸缩片输入驱动信号时,使螺母基体的自锁工作状态改变为解锁工作状态,即螺纹副间的摩擦系数大幅度减小,使螺母基体与螺杆之间的自锁工作状态消失。

    夹心式悬臂梁纵向振动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

    公开(公告)号:CN10314808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78052.6

    申请日:2013-03-12

    Abstract: 夹心式悬臂梁纵向振动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它属于利用螺纹副连接的紧固件及传动件领域。它是为了方便、快速、灵活地实现螺纹副间自锁与解锁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与控制。它的压电伸缩圆环由多片压电伸缩片组成;压电伸缩片的伸缩方向与压电伸缩片的厚度方向相同,多片压电伸缩片依次叠加连接;压电伸缩圆环镶嵌在悬臂梁状态的螺母基体的环槽中,压电伸缩圆环的两侧端面分别与环槽内的两侧端面连接;所有压电伸缩片可单独或成组驱动,在成组驱动时其驱动相位相同。本发明能在压电伸缩片输入驱动信号时,使螺母基体的自锁工作状态改变为解锁工作状态,即螺纹副间的摩擦系数大幅度减小,使螺母基体与螺杆之间的自锁工作状态消失。

    夹心式自由梁复合弯曲振动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

    公开(公告)号:CN103133493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78050.7

    申请日:2013-03-12

    Abstract: 夹心式自由梁复合弯曲振动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它属于利用螺纹副连接的紧固件及传动件领域。它是为了方便、快速、灵活地实现螺纹副间自锁与解锁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与控制。它的自由梁状态的螺母基体外圆面中部上开有一周环槽,压电伸缩圆环镶嵌在自由梁状态的螺母基体的环槽中,压电伸缩圆环的两侧端面分别与环槽内的两侧端面连接;压电伸缩圆环由多片压电伸缩片组成;所述压电伸缩圆环的驱动方式为行波激振工作模式或驻波激振工作模式。本发明能在压电伸缩片输入驱动信号时,使螺母基体的自锁工作状态改变为解锁工作状态,即螺纹副间的摩擦系数大幅度减小,使螺母基体与螺杆之间的自锁工作状态消失。

    夹心式自由梁扭转振动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

    公开(公告)号:CN103133488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78038.6

    申请日:2013-03-12

    Abstract: 夹心式自由梁扭转振动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它属于利用螺纹副连接的紧固件及传动件领域。它是为了方便、快速、灵活地实现螺纹副间自锁与解锁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与控制。它的自由梁状态的螺母基体的外圆面圆周上开有多个环槽,并分布在法兰盘的两侧,且法兰盘两侧环槽的个数相等;压电扭转圆环由多片压电扭转片组成;每个环槽内都镶嵌有一个压电扭转圆环,所有压电扭转片可单独或成组驱动,在成组驱动时其驱动相位相同,在成组驱动时法兰盘同侧的压电扭转片的驱动相位相同。本发明能在压电扭转片输入驱动信号时,使螺母基体的自锁工作状态改变为解锁工作状态,即螺纹副间的摩擦系数大幅度减小,使螺母基体与螺杆之间的自锁工作状态消失。

    贴片式悬臂梁纵扭模态转换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

    公开(公告)号:CN103133487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78013.6

    申请日:2013-03-12

    Abstract: 贴片式悬臂梁纵扭模态转换工作模式的可解锁螺母,它属于利用螺纹副连接的紧固件及传动件领域。它是为了方便、快速、灵活地实现螺纹副间自锁与解锁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与控制。它的悬臂梁状态的螺母基体的外圆面上,绕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平面,其绕圆周方向还设置有多条深槽或多列小孔,每个平面上都设置有一片或多片它激式伸缩片;同一圆周上的所有它激式伸缩片可单独或成组驱动,在成组驱动时其驱动相位相同,每个平面上的相邻它激式伸缩片的驱动相位差180度。本发明能在它激式伸缩片输入它激驱动信号时,使螺母基体的自锁工作状态改变为解锁工作状态,即螺纹副间的摩擦系数大幅度减小,使螺母基体与螺杆之间的自锁工作状态消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