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2036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75644.5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永康 , 雷艳阳 , 夏小萌 , 王颖 , 李树辰 , 张昉熠 , 陈佟 , 李灿 , 杨悦 , 刘军 , 李伯中 , 邓黎 , 李伟华 , 邓月 , 张静 , 刘涛 , 杜书 , 刘万宇 , 吴广哲 , 王谦 , 秦浩庭 , 白智丹
IPC: G01H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拉曼和遥泵放大的超长距离Φ‑OTDR传感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光学技术领域。为解决系统传感距离受限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窄线宽光源、一号光纤耦合器、半导体光放大器、声光调制器、一号掺铒光纤放大器、一号环形器、波分复用器、待测光纤、掺铒光纤、脉冲发生器、一号拉曼放大器、一号拉曼放大器、一号掺铒光纤放大器、二号环形器、光纤布拉格光栅、偏振控制器、二号光纤耦合器、光电平衡探测器、检波器和数据采集卡,该系统采用相干探测结构,结合双向拉曼放大技术和遥泵放大技术,并通过声光调制器级联提高消光比,实现超长距离传感。本发明在超长距离监测入侵监测、管线泄露监测、高压输电线路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6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81110.2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石家庄华能电力金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OPGW光缆接头盒用熔纤装置,包括底座、多个熔接架、引线管和多个分纤组件;多个熔接架沿第一路径依次设于所述底座上,每个所述熔接架沿上下方向依次开设有多个熔接槽,所述熔接槽用于容纳光纤;引线管绕设于多个所述熔接架的外侧,所述引线管用于容置光缆;多个分纤组件均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分纤组件与所述熔接架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分纤组件包括两个沿第二路径分别位于所述熔接架两端的分纤器,所述第二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本发明提供的OPGW光缆接头盒用熔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接头盒内的熔接盘设置不合理,造成后续维护中需要翻转熔接盘,极易导致被翻转的熔接盘上的光纤损坏,且增加了维护工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198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90639.X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B10/032 , H04B10/079 , H04B1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切换装置及光通信传输系统,该装置包括:光切换单元、光切换发送单元、光切换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光切换发送单元包括至少两组发送线路,光切换接收单元包括至少两组接收线路;光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切换子单元和第二切换子单元;发送线路用于监测发送站点信号光每一波道的功率;控制单元用于当发送站点信号光的功率变化时确定对应的功率变化值,并发送给接收站点的光切换接收单元;接收线路用于根据功率变化值确定并调节第二切换子单元的切换阈值;第二切换子单元用于当接收的信号光功率小于更新后的切换阈值时进行线路切换。本发明能解决现有多波传输系统中线路误切换和切换时延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211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915465.4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长飞(湖北)电力线缆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2G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光电复合架空线缆开剥及复绞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多个扭绞机构,每个扭绞机构均包括滑动盘、外转盘、内转盘、传动电机和推动机构;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最外层和次外层剥开;2)外转盘的每个第一通孔内分别穿入最外层的一根金属单丝,其中一个滑块的第二通孔穿装次外层的光单元,使穿装有光单元的第二通孔的中心线与内转盘的转动中心线同轴,绞合整体从另一个第二通孔穿过;3)最外层退绞;4)预留便于分离光单元的空间;5)次外层退绞;6)光单元分离;7)次外层复绞;8)最外层复绞。本发明的外转盘转动时,光单元不会被反复扭动而产生扭矩,对光单元的影响小,不会降低光单元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02116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15465.4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长飞(湖北)电力线缆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2G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光电复合架空线缆开剥及复绞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多个扭绞机构,每个扭绞机构均包括滑动盘、外转盘、内转盘、传动电机和推动机构;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最外层和次外层剥开;2)外转盘的每个第一通孔内分别穿入最外层的一根金属单丝,其中一个滑块的第二通孔穿装次外层的光单元,使穿装有光单元的第二通孔的中心线与内转盘的转动中心线同轴,绞合整体从另一个第二通孔穿过;3)最外层退绞;4)预留便于分离光单元的空间;5)次外层退绞;6)光单元分离;7)次外层复绞;8)最外层复绞。本发明的外转盘转动时,光单元不会被反复扭动而产生扭矩,对光单元的影响小,不会降低光单元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86405.6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智能断路器系统。在智能断路器中,通过模糊控制器实时监测电流的变化,根据隶属度函数将输入变量转为输入模糊量表示,根据预设的模糊规则库将转化后的输入模糊量进行模糊推理得到输出模糊量,最终将输出模糊量去模糊化,得到最终的断路器动作指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升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与响应灵活性,动态调整保护策略,以更灵活、高效地应对各种复杂电力故障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4346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94422.7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2B6/02 , G02B6/036 , C03C25/1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小外径抗弯曲单模光纤,包括有纤芯层、包层和涂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芯层相对折射率差△n1为1.0~1.5%,直径D1为11~13μm,所述的包层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包层、下陷包层和外包层,所述的内包层相对折射率差△n2为‑0.3~‑0.7%,直径D2为19~25μm,所述的下陷包层相对折射率差△n3为‑1.0~‑1.6%,直径D3为28~35μm,所述的外包层为纯二氧化硅玻璃层,直径D4为123~125μm,外包层外面为涂覆层,所述的涂覆层包括内涂覆层和外涂覆层,所述的内涂覆层直径为140~155μm,所述的外涂覆层直径即光纤外径为155~180μm。本发明外径相比于常规单模光纤245μm的外径减小30%以上,通过优化光纤剖面设计和涂覆层理化特性,在减小涂覆层直径的前提下能有效保证光纤的弯曲性能、机械性能以及光学传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58411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10164109.X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高体积分数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低膨胀合金的超声钎焊方法,涉及一种铝基复合材料与低膨胀合金的超声钎焊方法。是要解决现有钎焊方法连接高体积分数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低膨胀合金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连接温度高、接头残余应力大的问题。方法:一、对铝基复合材料与低膨胀合金的待焊面进行表面清理;二、在低膨胀合金的待焊面涂覆金属层;三、将低膨胀合金和铝基复合材料的待焊面进行搭接,钎料放置在搭接接头侧面,组成待焊件;四、将待焊件加热,超声波振动,加热,保温,接头处施加压力,同时进行超声波振动,炉冷至室温,即完成超声钎焊。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连接温度低、接头残余应力大。用于钎焊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51363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9381.X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降低陶瓷与金属接头残余应力的钎焊方法,它涉及陶瓷与金属钎焊连接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陶瓷与金属低温钎焊连接困难、钎焊接头残余应力大、只能在高温真空或保护气氛下完成钎焊过程等技术问题。方法:一、对陶瓷及金属的待焊部位进行表面清理,将钎料箔片置于陶瓷及金属待连接面之间或者将钎料块放置到陶瓷与金属搭接缝隙的边缘;二、超声钎焊,保温,降温,对焊接接头施加纵向压力,继续随炉冷却至室温。在大气条件下完成钎焊过程;钎焊温度低;所获陶瓷/金属钎焊接头接头残余应力水平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13419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376337.2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50 , H01Q1/38 , H01Q1/521 , H01Q1/526 , H01Q15/24 , H01Q21/0006 , H01Q21/20 , H01Q21/28 , H01Q2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极化敏感阵列天线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紧凑的主被动复合极化敏感阵列天线装置,设有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设有主动雷达天线、被动雷达天线,所述主动雷达天线采用基于共面波导CPW馈电的双极化方形微带贴片天线;所述被动雷达天线采用小型化对数周期天线LPDA,并采用印刷电路结构的LPDA,主动雷达天线布置于圆形口径的中央部分,宽带被动天线阵列布置于圆形口径的边缘部分,且采用与圆周向随形布局的方式,还设有金属栅网式的电磁隔离装置,本发明适用于星载、机载、弹载以其他相关的无线电测向系统,具有更为全面的参数测量功能和平台的适应性。
-
-
-
-
-
-
-
-
-